庖廚故事
自閱畢董啟章的《香港字》後,很久沒沉浸於香港歷史的文學作品。最近讀畢的文學作品,由葛亮的《燕食記》則讓我再次回到那時代中。
《燕食記》整本共40萬字,台灣版頁數接近600頁。究竟是什麼吸引我去閱讀,且愛不惜手?記得第一次接觸《燕食記》,是在上環的見山書店,硬皮書且簡體字版。「雙死穴」,不敢碰。本年9月初,從網絡得悉《燕食記》成了第十屆「紅樓夢獎」首獎[註1],仍不為所動。最後因為聽了洪愛珠老師在中央書局的週三讀書會後,吸引我拿起這重甸甸的書——重且排版密。
這書是兩師徒榮貽生(幼名阿響)及陳五舉(又名五舉山伯)的故事。榮貽生出世不久就已經沒有母親,由母親的好姊妹撫養。後來兩母子去到太史家當傭人,因而開始了貽生的庖廚人生。後來貽生來到香港,遇到他的第二位徒弟陳五舉。小說之後半部則講述五舉的庖廚之路。
故事一開始是「我」的出現——「我」是一位曾經跟爺爺上茶樓,曾見過榮貽生一面。之後「我」得悉同欽樓結業,「我」立即到榮師傅家問候,同時遇上榮師傅口中所言的叛徒陳五舉。之後「我」跟著他們到廣州、香港兩地,聽著兩師徒的故事。兩師徒並沒有同時出現,他們如陌路人,因為五舉背叛師傅貽生栽培之恩,入贅當上海菜廚師。
故事中有很多「影子」,比如一開始一間茶樓結業,會聯想到蓮香樓;當貽生兩母子到太史向家時,會想起太史公江孔殷[註2];當中的七少爺向錫堃,會猜到是南海十三朗江譽鏐[註3],等等。很佩服作者搜集資料之強,相信在此下了很多功夫,可惜這書不像《香港字》般,列出所有參考書目,否則一定讓讀者進一步研究。
整部書沒有一種鬥爭感,除了太史公一少段如宮鬥劇的劇場,其餘都是跟命運有關——有得時,也有不得時。但兩位主人翁沒有怨天尤人,只是默默地面對。貽生父親雖來自名門,但他與母親的愛情卻不容於世。結果母親最後自殺,義母照顧他成長。在太史家的日子,寄人籬下自然會受點氣,但貽生沒在意。到後來因為被人知道他們兩母子的背景,不得不離開太史家,到湛江生活,亦因此跟了他的師傅,學了他的一門手藝,還有他念念不忘的曾經吃過蓮蓉月餅,最後學了打蓮蓉的絕技。
整部書展現了作者的功力。因為要駕馭歷史資料,包括時代背景、飲茶文化,也刻劃每個人物的性格。人物雖多,但由於他們只屬某一年代,所以沒有感到混亂。作品有很多地景書寫,廣州太史公宅、湛江、北角、灣仔,甚至觀塘,也有仔細書寫。因為作者的努力,讓讀者可以理解香港發展史。另一方面,作者的文筆,是香港人較熟悉的文字,且加入廣東話,令我讀得暢快。
榮貽生與陳五舉的性格一樣,是帶著不放棄,且有點「戇居」。貽生能拜葉七為師,是因死纏爛打。陳五舉被榮貽生收為徒,則是一句我只想當文鬥雀。又如五舉雖被貽生收為徒,但先安排在另一師傅聶師傅身邊學藝。過了兩年,五舉被問是否願意回到貽生身邊學師:
榮師傅與聶師傅,將五舉叫到小房間裡。
榮師傅說,五舉,我和聶師傅說好了。讓你回「大按」。你願意回嗎?
五舉低下眼睛,說,我聽師父的。
聶師傅面無表情道,這回不用聽師父的,聽自己的。
五舉說,不回。
榮師傅說,嗯,那你說說,你不回的道理。
五舉說,榮師傅把我帶來了同欽樓,是伯樂的恩情。可是師父栽培了我,教我學手藝。我走了,師父兩年的心血就白費了。(頁41)
五舉的回答,是來自他心中的善良。只是他不知道,兩位師傅打賭,如果他說回,就要留在聶師傅多當兩年學徒;如果說不回,聶師傅就要放手。結果,聶師傅願賭服輸。而五舉因為入贅,甘願放棄跟榮師傅所學的技藝,重新學上海菜,且在過時過節跟師傅拜年(只是榮師傅不願見他),可見他對師傅的情。
兩師徒的愛恨情仇,最後以烹飪比賽作結。兩人不願輸,全力以赴。但貽生最後一道蓮蓉,因為手痛而要放棄,然而徒兒五舉幫他完成。描述不多,卻令人感動:
五舉木木地放下手中的碗,走過去。
他靜默地,執起師父的手。榮師傅退後,閃躲一下,卻又由他。五舉在師父腕肘輕輕按摩。以往天寒溼冷,師傅手痛,閃五舉幫他揉。如今這隻手,筋絡密布,蒼硬如虯枝。
師父胖了,唯獨手卻乾枯粗礪了,被時間熬乾的。
榮師傅定定看自己的徒弟,不再退。鏡頭對著他們。便有千家萬戶,凝神望著他們。榮師傅在心裡嘆一口氣。
做師父的,願到這裡來,有心成全他。做師父的,放下了。他這十多年,所受的苦痛,師父都知道。
做師父的,選了短痛,也是給自己的提醒。償他,讓他贏得結實堂皇。
榮師傅悶聲對他說,回去。
五舉沒有動。
做師傅的,眼前是那少年人。少年眼泛淚花,對他說,師父,捻雀還分文武。我敬您,但我不想被養成您的打雀。
如今,少年人老了。眼神又暗沉了幾分,是被歲月磨疲的。內裡卻還硬著,犟著,沒有變。做師父的急了,聲音厲了些,對他說,回去。
五舉終於轉身,將炒鍋重新架在灶上,開了火。鍋裡的蓮蓉,幼嫩細滑。他執起鍋,慢慢炒。師父說過,要慢慢炒,心急炒不好。
十年沒有炒了。一招一式,他全記得,像是長在了身上了。
做師傅的,眼睛慢慢矇矓。那時五舉身量小,一口大鍋,像是小艇,鍋鏟像是船槳。他就划啊划啊。那蓮蓉漸漸地,就滑了、黏了、稠了。(頁575、576)
邊閱讀,畫面片刻現在腦海中,是一幅很美的場景。兩人的沉默,反而勝過千言萬語。
這正是我喜歡這書的原因——默默地幹,正是香港的故事。
~~~~~~~~~~~~~~~~~~~
[註1]小説家葛亮憑《燕食記》獲浸大第十屆「紅樓夢獎」首獎(香港浸會大學)——www.hkbu.edu.hk/zh_h...
[註2]江孔殷(維基百科)——
zh.wikipedia.org/zh-...江孔殷
[註3]南海十三郎(維基百科)——
zh.wikipedia.org/wik...南海十三郎
《燕食記》(博客來)——
www.books.com.tw/pro...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