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Day5:北國旅居

Feya
·
·
IPFS
·

我從小到大都一直都居住在台北,因為我有一個控制狂的媽媽,她管控著我生活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以連大學的志願卡也是她搶過去填的,最終也必須留在台北唸大學。

直到大三那年,我申請了去俄國當交換學生。那是我第一次離家,而且還是一個這麼遠,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度。

雖然大學本來就是念俄文系,也從曾經留俄的教授口中理解俄國「是個很不一樣的」國家,所以也都做好了文化衝擊的心理準備。但實際到了俄國,才明白教授曾經說過:「只要你待過莫斯科,你之後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存的下來。」的意思。

不只是天寒地凍的氣候差異,而是人們的冷漠、官僚制度的荒謬、所有事情行政程序的拖拉。

像是每個一起去的同學都被扒手偷過錢掉過東西,像是我們每個人幾乎都被海關、警察或是宿舍樓管刁難找碴,像是睡覺睡到一半會突然被告知有火災。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世界上有這麼不安全的地方,原來我需要時常保持警戒留意自己周遭的環境與人事物。

原本抱持著終於能離開家,體驗自由與獨立的感覺,我卻被這些異地充斥著各種不安全的事件讓人煩心。

除了治安的問題,身為來自熱帶島嶼的子民來到這個冰寒地凍的北方大陸,的確也有非常大的感官衝擊。我永遠都記得第一次看見雪的時候,忍不住用手掌接著雪花,想用全身的感官去記得冰雪的觸感。但隨著每天幾乎都在下雪,持續忍受零下十幾度的低溫,有時還不小心走路會滑倒,我開始想念陽光的氣息與溫度。

我還記得有一天突然出了太陽,俄國老師上課幾乎心思都沒在課堂上,她露出久違的笑容不斷地感嘆啊有陽光好棒,而她的眼神一直飄移到窗外。在那個時候我好像突然明白為什麼俄國的地理條件會孕育出這麼憂鬱深沈的文化作品,因為在這種幾乎半年都滿天白雪且又濕又冷的外在環境中,人只能窩在室內把所有的目光回到內在深處,探討自我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雖然俄國有這麼多居住上的不舒適與不便利,但是在那年之間也因為大量去浸淫各種文化與藝術表演,重新思考著那什麼是台灣的文化與藝術?當他人能侃侃而談自己國家的歷史與文化脈絡時,我卻發現過去我學習到的都是中國本位文化,對於台灣本體的文化意識我竟然是如此生疏。

也是因為這樣的機緣讓我回台灣之後,花了好多的時間重新看書去認識台灣的歷史、文學與藝術,即使我明白台灣跟俄國相比不論是歷史或文化都是如此淺薄,但我卻好像重新對於我是台灣人的身份認同產生更深的渴望與連結。

我們是小國小民,但也是好國好民,我們的文化在不斷的殖民與被殖民下,因為有自由民主,所以終究能慢慢地開展出屬於自己生猛的姿態。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Feya從小喜愛童話故事且相信魔法,成長過程卻因自我懷疑失去魔力。近年來重新相信雙手還有創作與療癒的能力,想重新憶起自己靈魂名字。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身體先決

七日書-家與故鄉
7 篇作品

七日書Day7:在時空迷路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