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觀念從何而來?

M&N
·
·
IPFS
·
本篇介紹法國著名歷史學者 Philippe Ariès (1914-1984) L'enfant et la vie familiale sous l'Ancien Régime (中譯:兒童的世紀:舊制度下的兒童和家庭生活) 一書,分享其對兒童觀念在西方的流變

觀念的研究一直是學界的研究主流,莫論中西。柏拉圖想定義什麽是理型, 孔子談仁。而在教育學的研究上也是如此,什麽是課程,什麽是知識,何謂意識型態等等。法國學者 Philippe Ariès 則探討教學的一個核心觀念:兒童(Childhood)是如何而來的。

圖片來源:網上 本書在學界長期存有爭議,但了解兒童觀念的歷史流變依舊是經典必看之作

先談結論,作者全書觀點有以下幾項:

1.兒童的觀念並非先天獨有,這是社會發展逐漸形成。其形象最早見於13世紀,於15世紀的藝術作品中廣泛出現;兒童觀念開始成形要到17至18世紀,並在19世紀得以確立

2.此觀念演變不但可以從各類時人的記録,著作,與論述中得知,更可以從西洋繪畫史的題材中獲得佐證。

3.兒童最早是和成人,青少年混為一體,被視為一種不成熟的存在。因此,兒童觀念是被發現出來。而兒童觀念的出現,意味著其他觀念也同步轉型,例如:對兒童的照顧,對兒童的用語,兒童衣著等。

4.當兒童此觀念得以確立,父母溺愛,兒童為理性(或能成為理性)等各類觀念也漸形成為社會的一種普遍共識,這直接影響兒童教育的方式 (例如:禮儀教育,不能縱容小孩。),以及學校制度上的安排 (如:分學歲階段)


兒童形象與其轉變

Philippe Ariès 梳理文獻認為過往西方研究一直視兒童形象為自然而成,並與成人有異的解讀不精確。 從藝術史的角度,當涉及兒童的觀念,緃然是聖經相關的畫作題材,小孩也只不過是成人形象的縮影。而直到13世紀,兒童的形象開始被獨立出來,並離不開三種形象:(1)天使;(2)童年耶穌 /童年聖母;(3)裸嬰 (哥特藝術的時代) 。

圖片來源:網上 Duccio di Buoninsegna 是中世紀著名的畫家,作品madonna(1300)中的聖子只是成人的縮小版,並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可愛小朋友截然不同,Philippe Ariès認為這正是有其中一項有力的證據說明兒童觀念的轉變。


這三種形象不但影響及整個西洋藝術史,同時也能看出西方對兒童觀念的改變:兒童形象開始與神聖(holy)觀念連在一起。Philippe Ariès認為此前的中世紀,兒童的觀念其實和成人無異,當時殺嬰的觀念可以被容許,社會對於年齡的觀念更是模糊不清[1] ,直到18世紀,青少年還是和童年混淆在一起,兩者並無明顯界線,這也反映了兒童過早投入社會的情況。

第二次轉折出現在15至16世紀,從藝術史可以看到兒童多了兩組形象出現:肖象與男孩裸像,其中putto的形象在中世紀並不存在,也成了此時期兒童形象的典型。

圖片來源:網上 Fiorentino Rossi 的'Winged Putto Playing a Lute'的putto不但是天使的化身,更是代表兒童形象的轉變

有現在術語,兒童形象逐漸萌化。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事實,16世紀的殤兒肖像畫也是社會對兒童觀念轉變的佐證,對死亡兒童的悼念在被視為兒童生命作更多的關注與重視。

而最重要的轉折便是18至19世紀,這個契機源於避孕方式的推廣 [2],種牛痘技術的出現也大大減少兒童夭折的風險,而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人口論>>也影響及社會決策著對人口與社會發展關係的看法,兒童的觀念終於在19世紀獲得成形。

而為了更完整解說自已的理論,Philippe Ariès引用另一組觀念的發展紅過作比對:青少年

青少年觀念的演化

Philippe Ariès認為青少年在古代常和兒童及成人觀念混為一談,並沒有明顯界線,這種情況一直到17至18世紀才開始有所改變,特別是青少年和兒童作出了清楚劃分,當時的青少年的形象是呈現出兩種面向。

首先是富有浪漫主義與文學色彩的形象,青少年充滿陰柔性(女性特質) 的男性角色,呈現出的是浪漫與愛情,如cherubin筆下的角色。

另一種則是軍隊的應微者,呈現出剛毅一面。跟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這種角色的特質更漸被日漸定形,青少年漸具有決定時代命運的社會價值。

此時期的青少年與兒童,成人形象有著顯著差別,並日漸成為社會共識。而經著名音樂家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1883)之手塑造的Siegfried一角,不但充滿英雄氣慨,更成功結合了浪漫與剛毅的特質,即成為當時青少年的典型形象,更為Philippe Ariès所定義的青少年時代,即20世紀的青年形象提供養份,使青少年正式成為社會期望的未來主人翁,黃金年代,他/她們的愛好與風格更被社會視為潮流指標。在當下視角的我們,可以看出Philippe Ariès 的前瞻性。

圖片來源:網上 作為北歐的神話,Siegfried不但後世"屠龍勇士"提供了刻畫的原型,更成了各路遊戲參考的對象。此為木戲soul calibur一角



兒童觀念轉變:實際的影響

當兒童的觀念在青少年與成人中獨立出來,這意味兒童相關的事物,其觀念也同步改變。Philippe Ariès歸納出以下幾項:

首先,在服裝上,過往的兒童是和成人穿著無異,並沒所謂童裝;直到16至17世紀,上流社會,即貴族兒童開始有了自己的衣服,此一風氣也逐步影響及社會各層面。

其次,兒童的遊戲與讀物,過往沒有獨立給小朋友的遊戲或讀物,都是成人玩什麽,他們玩什麽。但自17世紀始,成人與兒童的文本與遊戲漸漸分開,而這種分離也為後續兒童文學,童話書的出現帶來契機。

而性觀念,即對兒童身體的看法也是一項重要的改變。15世紀初,性觀念可以用"開放"來形容,成人對兒童開黃色笑話,兒童在公眾場合玩弄性器官,並非大問題 [3] 。但這種情況到15世紀,16世紀便慢慢有所改變,首先jean gerson(1363-1429)出版<<論手淫之懺悔>>對性與恥感問題作關注,而社會也漸發展出對兒童不應講述有關性題材的氛圍。兒童的形象也由不知恥漸漸發展成要有羞恥感,兒童所以不知恥,原因在於天真無邪[4]。這種觀念的轉變也漸發展出對兒童身體的保護。

這些對待兒童方式的改變,源自於對兒童觀念的轉變,而自中世紀一直發展至近代,主要可以提鍊成三項核心的觀念:

1.父母對兒童出現溺愛 ,因為 兒童是上帝創造出來的脆弱物

2.兒童是可以被教育成理性的

3.兒童的身心健康與成長需要額外的關注。


正因為這些觀念的轉變,也促使了西方教育制度的改變:

首先,過往的混齡教育直到16世紀開始有所改變,配合觀念的轉變與社會中産階級的發展,直到19世紀兒童和成人的學習終走向分班制。

而入學年紀也因為把兒童從青少年與成人中作出區分,終於到了17世紀人們傾向入學階段按年區分,並個算個定於5至7歲。

此外,13世紀出現的學院制度,不但成為了後來的大學,也成為學校的參照模式。

而兒童不能獨處 ,必須有監護的想法也因為上述觀念的轉型而被發展出來,正正因為父母的溺愛,學校成了不能縱容小孩的場所。

而最重要的是,兒童被期許能被教育成理性,因此要端莊克制,有了道德教育的要求[5]


結語:Philippe Ariès的遺産

Philippe Ariès的《童年的世紀》一書出版自1960年,距今超過半個世紀,依舊是研究兒童發展歷史的必讀作品,後人對此書不泛批評,認為其引用孤證,證據不存,立論欠理據等等。然而,正如英國著名史學家Colin Heywood在書評中的序,直到Philippe Ariès此書的問世,才引起後續一連串的歷史辯論,以及史學家開墾此研究處女地。

也許在當工講求量化,海量文獻作支持的研究年代,學者說的每一句話都要有"真憑實據",用這樣的角度去檢視Philippe Ariès的著作,不難看出其粗梳處。然而,其研究方式與視域的創新,更正是其成為不朽之作的原因,從這個角度去檢視,本書還是有許多值得參考與欣賞的地方。


註解:

[1] Philippe Ariès引用法語的發展表示當時的針對年紀的用詞只有童年,青年,和老年三種;而1556年的<<萬事大全>>7種年紀分佈也與當時的對天體的了解有關

[2] 就文獻的記載,人類很早便有使用保險套的歷史,但橡膠保險套的發明則約在1855年。

[3] Philippe Ariès引用亨理四世御醫埃羅阿爾有關路易十三成長的筆記中可以看出,當時對性話題是毫不掩飾,緃然是上流的貴族社會。

[4] 這可從著名學者蒙田 (Michel de Montaigne, 1533-1592)筆下的描述獲得佐證

[5]而在此層面觀之,則能看出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的 Emile一書強調兒童要復歸自然的的偉大之處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N自奉為世界公民,相信每一次寫作歷程都是和文字玩捉迷藏。 花十年做勻教育界所有持份角色,教育研究狂人。 #教育研究 #澳門教育 #cult文化 #美酒與生活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澳門教育321:第8篇 :各校分析(代號4)

澳門教育321系列:第7篇 各校分析(代號29)

澳門教育321 :第6️⃣篇: 澳門各校分析(代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