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命是主觀的體驗

JK talk
·
·
IPFS
·
過去可以改變,你可以重新定義未來

承襲上篇文章。如果能理解,生命沒有客觀的體驗,也就應該能理解,生命就是一場主觀的認知。

我們的確受到過去生命經驗的影響,尤其是童年經驗幾乎是形塑我們的人格的根源。兒時的創傷極易造成我們日後人格上的缺憾,關於這部份,我覺得一定有更多文友可以提供更專業的說明。

我曾經有位女同事,一直為憂鬱症所苦。她一病就已經有五年的時間。她曾清楚告訴我引發她病情的原因,是她離開我的工作團隊到另一家公司服務時,當時的主管過於嚴格的要求,讓她無法承受而發病。我同情她的遭遇,卻無法幫助她解開心中的結。

發病後的她,很容易深陷在別人的評論中,以致於自己無法走出情緒。後來甚至出現幻聽,覺得身邊的人都在說她的壞話。然而,我卻發現她其實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她有個深愛她的丈夫,提供給她相當富足的物質生活,但她似乎心裡面永遠缺失了一塊無法被填補的地方,那裡是她對自己的不認同與缺憾。

有次她狀況還不錯時,我們約了喝咖啡聊天。那次她向我透露說,她的父親也同樣受到憂鬱症的困擾,而她曾經多次想尋死,可每次想到年老的父親形單影隻的模樣,她就止住這個想法。

原來,她的憂鬱來自上一代的複製。我無法確定憂鬱症是否會遺傳,但我可以理解,孩子們會學習父母的生活模式。一如我反觀自己年幼時,也曾想按照父親的生活方式來過活。這就是童年的枷鎖吧。

現在的景況,的確是受到了過去許多複雜成的影響。過去曾發生的事無法被改變。按熱力學第二定理:「獨立系統的熵是不可逆的」。但我相信能改變的是對過去事件的認知,能改變認知,就能改變其受到影響的未來。

雖然過去的事件記憶存在我們的腦子裡,但我們經常記得的很可能只是事實的其中一種面向,其實就是選擇性的記憶,也就看我們想看的,聽我們想聽的。但事實上,我們的大腦記錄下來的東西可能遠超乎我們的想像。透過記憶的回放,你極有可能看見更的「事實」。

一如我昨日在寫七日書#3 Day1的文章時,當我回顧起16歲那段記憶時,我竟還能發現一些先前不記得的場景。像是店內的椅子,那姊姊的母親,甚至是她隱約的臉龐,以及當時的某一部份心情等等。相對於她的美好,突顯了我當時家境的困頓,讓我立志想要改變生活。從一個佛教徒的思考來說,她就是我的觀世音菩薩化身吧。而這是我現對於那段過去記憶的感受。

過去能夠改變,未來就可以改變。重新審視那些束縛自己過去的因,一一的覺察,像是在看一段數位互動影片一樣,仔細地從不同角度去觀看,也許你能發現那個改變的時刻。

過去雖然形塑了我們,但生命是一種主觀的體驗,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可以選擇體驗的內容與模式,重新尋找那些幫助我們往好的方向發展的生命場景。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JK talk既然煩惱無盡,那就以化解眾人煩惱為大願吧!在一個偶然的機遇裡,發現自己特長,能夠洞悉每個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然後透過對話幫助人們放下心中的煩惱。深信沒有煩惱才是真正的快樂。希望透過文字與故事的傳達與更多朋友們一起發現生命中的解答。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JK七日書#3 父親的身教帶我走過生命轉折點Day3

JK七日書#3 找回真實的自己 Day2

JK七日書#3 讓我感受到這世界的善意 Da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