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小事
總是有一些小事,會讓人感到自己身負使命,比如說,某一天忽然能夠撿到一塊石子,然后在水塘上打出十次水漂兒;或者忽然就記得了在場眾人,誰也沒能想起來的一個外語單詞——絕不是英語、日語、法語、俄語的大路貨,而是某個秘魯山巔閉塞環境中的部落語言。而記起這個單詞的人,也完全忘記了自己什么時候瞥到過,于是她立即認為自己得到了天啟。
我說的并不重要,但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樣,一個人的一生,如果要相信某種真理,總會給自己找到證據的。起碼,好運氣和壞運氣之間的博弈,往往留下來的印象,只有前者。我們是幸運的忠實信徒,也是自己牢不可破的情人,我們會讓那個視天下如芻狗的家伙,總在我們的心里,顯得脈脈含情,十分可人。
話雖如此,但這樣的人,往往又總是經歷不同的失敗,一半歸因于世界——我們都會這么想,所以不要太怪責這個可憐人兒——另一半,與其相信是自己的笨拙和命定,倒不如認為這笨拙和命定,都來自于一種神秘的召喚。
魯濱孫就忘記了自己在桿子上刻下的記號,并且認為這種失去,往往不可尋找答案。
我們也認為,這樣的人,并不是在一開始,就打算如此生活。
我們走入山嶺,沿著別人走過的路前行,但總有些不請自來的事情,讓我們開始離開這條路。當然,所有人都沒辦法一直沿著別人的路前行,總有離開的時候,但能意識到這一點的人,往往已經走進了一條很深很黑的峽谷。到了那一時刻,要么回頭,那意味著前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全部白搭,也意味著我們必須先轉過頭來,把從前的「前」當作「後」,把「後」當作「前」。
很麻煩,不是嗎?想一想,都知道一個人要在狹窄谷道轉身,有多難。
這時候,大部分就那么繼續下去,并且認為這就是自己的選擇,無可厚非,且值得同情。
講到這兒,又不得不想到,前面的話似乎都是無用功,因為它們并沒有起到該有的作用。能感覺到這一點的人,往往十分敏感,當然生活也會回報她超過十倍的刺激,幸福十倍,痛苦也十倍。所以,挺多人都不喜歡去回想,至少之成功之前,這些帶來痛苦的記憶,他們不想要。
誰想要呢?
知道自己走錯路,或是坐錯車,從來不是在錯誤路上和車里的時候。老天爺才是那個看到一切的人,但我們除非愿意把自己交給他,否則一切都還會繼續。好在時間本身只是一個概念,我們可以在科學還未抵達之前,倔強地相信,時間本身只是一個有待設定的多維圖表,我們可以在未來,也可以在過去,當然還是在不斷變化,無法停留的現在。改變過去,并不僅僅是一種設想。當時間成為閉環的時候,很有可能,我們想了,也就成了。但時間是那個閉環嗎?或者說,我們可以在莫比烏斯環上抬起頭,然后飛到環之上,來觀察這個環的一切嗎?
一個不懂當地語言的教授,在另一種文化里,總是會顯得猶如一個傻瓜。徹頭徹尾,毫無疑問,因為他不僅只能說一些諸如「吃什么」「那個」「這個」「多少錢」之類的簡單詞匯,更不用說,他將犯一些異鄉客的冒失錯誤了。即使他可以證明自己用母語寫成一篇妙語連珠,充滿格言警句,還帶著詩意和睿思的論文,但在找到那個精明的翻譯之前,他只能讓當地人享受一下蹩腳語音帶來的笑話。
「沒人在意。」
她知道這句話的意義。但她沒辦法存在于其中,恰恰相反,她仿佛穿著一套厚實的冬裝大衣,卻感覺自己忘穿了內褲。沒人知道,但她自己在意。
「謝謝。」
當她走下臺的時候,掌聲依然響起,雖然不知道是因為什么,但這讓每個人都顯得熱情洋溢,帶有一種萬事大吉的歡暢。
一個陪同的男人,親切地說:「這個引用的短語,太精妙了,大家都很喜歡。」
「謝謝。」除了這個她還能說什么呢?畢竟翻譯過來的講稿,讓她受盡折磨,可內心的堅持,又讓這種折磨帶有某種愉悅。而且,完成了某項復雜且漫長的工作,總會讓人感到放松。
事實上,到了旅館以后,她脫了個精光,并把那個一直以為不存在的小玩意兒,扔在了床鋪上。
洗了個熱水澡,雖然沒有浴缸這種東西,但她還是心曠神怡,并有了一點興趣,看看網上能有什么消息。
沒有,什么也沒有。
這既是她現在身上的狀態,也是網上的情況。
在開始焦慮以前,她決定立即用這筆因發言而得來的收入,訂購一些可以取悅自己,又不會讓下個月的生活更糟糕的東西。當然,在耗過兩個小時之后,她的情緒不是被遺忘了,而只是被推遲了。她不得不在雙倍的焦慮中,戰戰兢兢地打算睡著。
睡眠可以安慰每個人。
夢則總是會在梳理自己的時候,也提醒著每個人。
她做夢了。
然后,她在一個美好的早晨醒來。
她說了一句:「這是夢,還是現實。」
管它呢!她再一次讓自己得到救贖。可那個單詞,卻猶如一個碰到船舷,又消失于大海的漂流瓶,很難知道什么時候再見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