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Day1:我的家

Feya
·
·
IPFS
·

小時候我住在台北的指南山腳下,那是遠離都市的喧囂。
我家開泡沫紅茶店,我時常盯著窗外的景色,陽光被雲朵所遮蔽,然後又透出光。我的童年對於家,是這樣獨自一人的景象,時常缺乏對話。如果開啟對話,父母總是針鋒相對。

而我感到最親近而溫暖的家是店面二樓我的房間。也許父母想彌補無法時常陪伴我的虧欠,我有許多布偶娃娃。小時候我總覺得他們像是我的家人,毛茸茸的多溫暖而可愛。我總一個人和那些玩偶玩著扮家家酒,我甚至記得姊姊會悄聲地帶著她的同學回家,然後她會站在門口指著我悄聲說:「你看,我妹妹又再跟娃娃說話了。」

如果有些人童年擁有「看不見的朋友」,那我應該擁有的是「無法發出聲音的家人」。

仔細想想我對家的記憶是如此孤寂,好像都是屬於自己要獨自面對的空無。所以我從小就自己聽音樂聽廣播或是看電視來面對那些不用說話的時刻。

家之於我是空曠的所在,但我喜歡過年的時候去親戚家拜年,我才意識到空間被好多好多的人們所填滿,被聲音所覆蓋,我擁有真實能夠對話的人們。

一直以來我覺得我最安全的地方是我的床。

從小我媽媽對我很嚴厲,我對家有種不安全感。或許是出自她的控制狂性格,讓我覺得我時常在一個蜘蛛網上,必須要維持脆弱的平衡。或許是這樣我總是高敏感,懂得看人臉色。我家是缺乏自由的,房門不准許被鎖上,書信或日記總會被媽媽隨意翻閱,讓我一直在某種不安之中,太害怕自己會被如何注視與評價。

我的家就是一個這樣充滿著碎裂的地方。

我好像更喜歡的是我想像的國度,讓我能稱之家的地方,當我在想像的時刻,才能讓我感覺安全,因為不再被干預與批判。我好像才能感覺到自己,能夠放鬆地成為自己。

我內在的家可以跳轉不同的時空,可以隨時見到想見的人,可以擁有所有的美好。
我內在的家可以溫柔地接住我,可以讓我相信這世界上有一個不管我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都無條件被愛的地方。
我內在的家在我創作的時候會變得無限寬廣與擴張,好像可以和宇宙相連那樣。

我想起在之前我去離島旅行,我在大山大海的包圍之下,我好像找到了我外在真實的家,我好像跟這世間所有萬物同頻,我感到安全,感覺到愛,感覺到永恆和無限。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Feya從小喜愛童話故事且相信魔法,成長過程卻因自我懷疑失去魔力。近年來重新相信雙手還有創作與療癒的能力,想重新憶起自己靈魂名字。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身體先決

七日書-家與故鄉
7 篇作品

七日書Day7:在時空迷路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