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影展速寫 - 紀子三部曲
《晚春》《麥秋》《東京物語》被稱做紀子三部曲,原節子在片中演出的角色名字都叫做紀子,同時笠智眾也都有演出。這兩個人在多重宇宙中有著不同的關係,《晚春》是父女,《麥秋》是兄妹,《東京物語》則是公媳,但他們都有一個共通的命題,就是紀子要如何出嫁的問題。雖然《東京物語》的主軸看來不在於此,紀子也只佔了眾多角色線的一條,不是如前兩部是主角。
表面上的出嫁問題,其實內裏描述的情感是,三位紀子以不同的態度來面對生命到了一個必需拋下過去的時刻,或說是紀子要如何對抗時間的流逝,而同時,笠智眾擔任的則是接受並推動時間流動的工作。《晚春》中紀子從抗拒相親到死心接受後結婚離家;《麥秋》紀子在家人百般追問下,決定選擇亡兄喪妻的好友為結婚對象;《東京物語》則是在懷念亡夫的同時,向公公告白自己開始淡忘了丈夫的存在。
而小津在處理其中的衝突與角色變化,都是用一種心口不一,表面情節和內在情感矛盾的方式來推進。《晚春》裏的高潮戲是父親用一番男人說教來教導紀子結婚的真義,表面上是紀子接受了開導,但實際上是兩人被迫分開,而父親最後承受一人生活的孤獨。《麥秋》中紀子用許多理由來自我辯解選擇結婚對象的原因,但劇情不言說,或許角色本身也並未察覺的,就是紀子透過選擇從小熟識的家族好友結婚,為的是凝結和原生家庭的關係。但此決定卻間接讓家庭分散,一直到父母打算搬離東京回鄉時,她才躲起來流下悔恨的眼淚。
《東京物語》紀子無論表現的如何親近、照顧亡夫的父母,她最後也坦誠的告白她不過是在扮演,但這個扮演不是為了別人的眼光做表面工夫,而是想要留住過去的自己(「我是不會老的」)。三位紀子,不論是積極的反抗,或是圓滑地妥協,到消極的接受,她都必然面對失敗的命運。
後來小津幾度重拍《晚春》,沒了紀子這角色,也讓類似的命題有了新的切入角度,比如《秋日和》原節子改成演出母親,可說讓《晚春》紀子和父親的角色合而為一,她一方面設計女兒的婚事,同時讓自己固守在過去對亡夫的記憶中,拒絕再婚的打算(《晚春》的父親對此缺乏足夠的描寫)。或是《秋刀魚之味》大幅度地把篇幅移到了父親身上,細緻地挖掘父親一方的心態變化,女兒在此成了配角,電影幾乎取消轉化了舊三部曲紀子的行事動機,這大概也是小津心態上的轉變。
(2023/7/9 寫於臉書)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