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勒合唱團:溫布利球場演唱會》

Alfredo
·
·
IPFS
於是幾乎所有現代三部曲時期的歌曲,在30年後跟著中文歌詞聽下來,更確認了它們的美妙與雋永,它們從來不是追憶過去的青春之歌,而是一直關於現在,我們如何帶著嘲諷的距離看著我們當下的生活,在永不停止的荒唐與死亡焦慮中,擁抱著我們所有的情感與生命,透過歌唱將熱情流淌出來。

(2024/11/6)
寫給今日。

紛擾的白日結束,晚上進戲院看《布勒合唱團:溫布利球場演唱會》,每首歌都上了字幕和中文翻譯,新竹場整廳只有我一人,樂得當大型KTV包廂跟著銀幕一起唱了兩小時。

初識Blur是1994年的那首〈To the End〉,仿法國香頌的華麗音樂配上仿《去年在馬倫巴》的黑白MV,完全迷死人。買了專輯《Parklife》,被他們奇妙的和弦、節奏和熱鬧的當代嘲諷給迷惑了。後來補了前一張《Modern Life is Rubbish》(1993),隔年聽了新專輯《The Great Escape》(1995),這是他們的現代生活三部曲。三張專輯從第一張相對簡單直接的搖滾編曲,到第三張變得越來越華麗怪異拍普味,當時才二十多歲的年輕音樂人唱著現代生活的荒唐、焦慮、孤寂、怪趣,聽到後來不免有種少年故做老成的為賦新辭強說愁之感。

結束三部曲之後,Blur帶著相同的風味去開發不同感性的流行音樂,後面幾張專輯我就和他們離越來越遠,直到2003年後Blur休團。往後20年間數度復出開唱,只發了兩張專輯。這部演唱會電影就是來自他們2023年在溫布利球場的演出。

整部片看下來,尤其是前半場,看著昔日意氣風發的青春少年現在都成了中年大叔,我有種奇異的感覺,其實先前紀錄片中也有提到,當年他們嘲諷著有錢卻空虛的中年人,現在他們(和我自己)多少也活到自己嘲笑的年紀,他們的人生總算追上了他們的歌。或許人和歌都沒變,只是我看他們的角度變了。

於是幾乎所有現代三部曲時期的歌曲,在30年後跟著中文歌詞聽下來,更確認了它們的美妙與雋永,它們從來不是追憶過去的青春之歌,而是一直關於現在,我們如何帶著嘲諷的距離看著我們當下的生活,在永不停止的荒唐與死亡焦慮中,擁抱著我們所有的情感與生命,透過歌唱將熱情流淌出來。

本場個人鍾愛曲:

Tracy Jacks (第一次認真讀了歌詞, Life is so overrated)

Stereotypes (你的生活不斷在做夢,直到你停止做夢去放縱慾望)

Out of Time

Coffee & TV (結婚只需要給我咖啡和電視)

Under the Westway

End Of a Century (世紀末沒什麼是特別的)

Country House (原來morning glory = 晨勃)

Parklife (睡公園)

To the End (我們總算撐到了盡頭)

This Is A Low (低潮不會傷害你,它會陪伴你)

Girls & Boys (男男女女,總有人是你所愛)

The Universal (終於到了未來,而我們只能放手讓時間流過)

其他歌也都很棒,尤其現場演出的魔力加持,可惜沒能在音響更好的放映廳來看這場演出,不確定和混音有無關係,Damon Albarn的聲音連同很多樂器的細節,很多時候都被埋在音樂聲響中。

(完)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Alfredo網誌Blog on Cinema的作者 業餘影評寫作者 Cinemagoer
  • Author
  • More

《仇雲殺機》Cloud

台灣電影
10 articles

《餘燼》The Emb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