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進步---我們來自何處?我們是誰?我們要往何處去?(下)

正宜
·
·
IPFS
·

或許有些令人意外,從人類出現第一個文明出現到現在,並沒有經過如同想像中那麼長久的時間。「失控的文明」作者以一個世代七十年為計,算算從第一個文明出現,也不過才經過了七十個世代。在這短短的五千年的時光裡,卻已經出現了許多像馬雅文明,或是復活島的古文明這樣曾經極度強盛,卻莫名消逝敗亡的例子。

文明的出現與興盛,是因為找到了新的生產模式,可能是耕作工具的改善,或是新的貿易目標。這些所產生的新的財富,成為文明的養分,於是巨大的神殿、和幾乎令人感到非人手所造的巨大神像、耗費大量物資人力的金字塔出現了,紀錄了當代炫目的富庶與繁華。

馬雅文明曾經孕育出好幾萬人聚集的城市,如今僅存在叢林中頹圮的高塔。復活島上的巨大神像,它的技術和成就令人難以想像,但是也成為了寸草不生的荒地。這些古文明的「前鑑」,是否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呢?

現在我們身處在其中的物質文明,無論是生產技術或是科技、貿易都是前所未有的發達。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文明,將來是否會繼續的繁盛下去,或是有一天會如同馬雅文明一樣,埋沒在荒煙蔓草之中呢?

不斷進步的手機技術,電動車的發展,各種新發展的科技,展現出的是一切越來越進步,越來越美好的感受。

問題是,我們現在的經濟成長模式,以地球現有的自然資本而言,是否能夠支撐下去。

馬雅文明和復活島文明的敗亡,奇妙的都出現兩個共同的現象:一個是社會往貧富不均的極端走去,另一個是人口的增加,導致可耕農地的減少,人口與作物的脆弱的平衡最後在氣候的劇烈變化下瞬間崩潰。

因為人口總是會持續成長到面臨食物供給的極限為止,當文明達到全盛期,人類對生態的索求也達到巔峰,這正是文明最不穩定的時期。

根據氣象專家對過去二十五萬年的地球平均氣溫的研究,只有過去的一萬年左右的時間,地球表面的溫度保持著相對異常的穩定。這一萬年地球氣候的異常穩定,發展出了人類的農業文明,以及現在幾十億的人口。可以預見的是,這個穩定只要稍有變化,就有可能為文明帶來巨大的衝擊。

近代西方工業文明的爆炸性成長,來自於新大陸的發現。因為殖民國家對殖民地自然資源的榨取,突然其來的大量財富促成了工業技術的發展。但是這樣的歷史條件,將來應該是不會再發生了,(除非我們發現另一個資源豐富的星球,上面只住著弱小無力反抗的原住民)。又或者我們可以樂觀的想像,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還有很多可以圖利的空間,或地球還會發現比石油更潛力無窮的自然資源.............否則我們現在正在走向使馬雅文明和復活島文明消亡的兩個共同條件的路上:那就是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社會貧富不均

眼前的經濟體制,正以巨大的齒輪、飛快的速度,傾軋吞吃我們所有僅剩的珍貴資源。如同十九世紀末的英國小說家威廉莫里斯的小說寫著:

“工人面對自己工作時的快樂,他最基本的慰藉和健康,在天秤上和「低價商品」的必要性對秤時,重量比一粒沙還不如,而那些商品有很多根本不值得生產……………….整個社會被拋入世界市場這個貪婪怪物的齒顎之中任其宰割”

我們已經沒有那個奢侈的餘裕,可以決定「不生產」。我們沒有選擇可以停下這個不斷旋轉的巨大機器,決定也許我們並不需要那麼多商品。我們需要的其實是商品以外的事物,例如健康和家庭關係。在整個建立在生產與消費的文明面前,我們是否還有勇氣說,真正的幸福與滿足,並不來自於消費更多的東西?

無止盡的擴張來自「成長才是進步」的迷思,當人類將自己的靈性、將最後的自然資本,不計後果地耗費在對無盡財富與榮耀的狂熱中,只是將文明推向更加脆弱的邊緣。

“大地………..曾供給過更美好的事物----無須耕作的作物,

樹枝上的果實,橡樹洞裡的蜂蜜。

沒有人用犁頭撕扯大地

或將土地分配出去

或搖櫓橫渡大海-----

那海岸就是世界的盡頭。

聰明的天性,使人成為自身發明的受害者,

災難性的創造力,

你為何要以高聳的城牆包圍城市?

為何要為戰爭武裝自己?”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

如果「文明」不是像小說家所說的,「只是一堆終將不可避免地,摧毀其創造者的愚蠢行為的累積」,人類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靈性。知道我們比只知掠奪爭競的動物本性更好一些。我們受造是為了治理與管理,而不是剝削刮取腳下的土地。

文明與野蠻的不同,不是更好的技術,而是人類對自身身分的覺醒。

“有沒有可能,也許,只是也許,那些憤世嫉俗者一直在談論的「現實」不一定是真正的現實。也許目前的商業體制並不正確,甚至不是最好。它只是我們習慣的體制,一個由少數而非多數人偏好和推動的體制。如果有這種可能,那麼我們就有機會創造一個不一樣的現實” -----<無限賽局>

「失控的文明」出版了十幾年之後,地球上的人類文明因為疫情的緣故有很大的改變,就好像一台高速行駛的火車,被強制停了下來。在這個「停下來」的時間裡,我們所想的似乎不應該只是如何「恢復行駛」而已,並且是「我們要往哪裡去?」。如果還有更好的可能,那是什麼呢?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