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安事件观察及其他
王志安事件,特指王志安去台湾制作自媒体节目,特别是接受台湾自媒体采访,在节目公开后,引发网络舆论,乃至引起台湾政府的处罚,并引起更大网络论战的事情,事件在一波热潮后,又因为事件所牵涉的台湾残障人士的离世而再起波澜。这个事件,其广泛的关注度和网络参与度,可以说是很好的观察台湾,以及网络讨论中各方的一个好时机。特别是,又恰逢台湾选举结束,两岸关系因为各种关系处于事件多发期,在王志安事件之后又发生的金门海域撞船渔民溺亡事件,更是显得对于王志安事件的观察有助于理解台湾以及有关台湾的网络舆论。
先回顾一下王志安事件,在台湾大选期间,王志安拿着台湾观光签证,前往观察台湾大选,并录制自媒体节目,同时参加了《夜夜。。》的台湾自媒体节目。在节目中,在讲述关于对台湾大选的观感的过程中,王志安认为,”台湾大选就像秀,演唱会现场,有歌星,有铺垫的,还有拿残疾人推上去煽情的,音乐一起……支持民进党“在讲述过程中,王志安还模仿了残疾人的动作。但是,当这一段播出时,引发了民进党的不满,特别是王志安模仿的一段,认为针对的是民进党的立委候选人,残障人士陈俊涵,其中有强烈的歧视意味。因此民进党以王志安拿旅游签证从事商业节目为由,处罚王志安五年内禁止入境。事件至此引爆舆论。
1.先从王志安这段节目本身说起。王志安是不是歧视残疾人。从节目中对残疾人肢体的模仿,以及对残疾人参政就相当于作秀的潜台词来看,确实是有歧视的感觉,至少是不尊重。不说对残疾人的模仿这个相当不妥的行为,单就谈论所用的语言,是很轻佻的,把残疾人看作是煽情工具,抹杀了残疾人这个群体参与政治的平等权利,王志安在其中是很明显不可忍残疾人参政这一行为的,这一点从其后多次发言和道歉中,都提及残疾人不须参政,或者说不参加这种场合是一种更好的保护等等这些言语中是有更清晰反映的。而这反应了我们生活中很难去真正平等对待身障群体的现状,看到残疾人就觉得是悲惨同情。而如何对待残疾人,既能考虑到其身体上的事实,又能够做到平等尊重,是一个很严肃而又困难的课题。如何做好,仅仅凭健康人的参与是肯定没法做好的。处处体现尊重,而又做到不把残疾人作为残疾人特殊化,真是更高一层文明社会的表现。从节目中王志安这一段模仿之后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反应就看的出来,和王志安一样的人其实依然是我们社会的现状。如果要问应该怎么对待残疾人,我们知道要尊重,知道要平等,但是如何去做才恰当,我们往往又做不好,所以主持人和现场观众没觉得不妥,反而哈哈大笑。这一点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也要考虑到,王志安这一段模仿的表演是有背景的,就是他是想说台湾选举像个秀场,和大陆的艺术人生春晚很像。从这个角度说,他的模仿而是批评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说,这也是为什么观众和主持人更多的是把残疾人一段当作了王志安批评的一种详细说明。这样模仿不对,但是同时也引出下一个问题。
2.民进党的竞选晚会有没有消费残疾人。王志安的他的另一个节目里更详细的说明了他为什么认为民进党选举有消费残疾人,那就是如果真的重视残疾人就应该把身障候选人排名更高一点,而不是现在一个基本选不上的排名。其实排名本身可能意义并不是那么大,顺序如何,毕竟是党派考量,优秀的政治家那么多。当然,残疾人做代表本身其实就对推动社会平等对待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很有意义。但是从王志安说的选举造势来看,”残疾人推上去,音乐一起“,在这里看到残疾人上台更多的是情绪向的东西,而不是政治理念,政策演讲。其他候选人上台的时候,是不是音乐不同,讲的也不同呢。如果完全不同,那王志安拿艺术人生作比,倒是真的很相似。如果民进党要承认身体残疾候选人参政的正常权利,那你就正常对待,政治家,立法委员,就正常讲政治理念。把残疾人作为造势晚会上的激起选民情绪的工具,那只能说民进党本身就还停留在对待残疾人士的很低级的水平。
3.再看民进党的处罚。舆情发酵之后,台湾政府很快做出了处罚,“现有签证作废,禁止入境五年”,原因是参加媒体活动,和签证类型不符合。有人说这个是选择性执法,因为有其他自媒体也有类似行为,但是并未受到处罚。确实,看起来很不公平,但是要看到选择性执法是执法常态,由于执法成本,以及各个违法案件的情形不同,不同的违法,最后结果不同很正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说的是法无禁止,则人人可为。而不是说受处罚的平等,同样偷1千块钱,有人跑了,有人拘留15天。现实中没有处罚的平等存在。但是,选择性执法好不好,当然不好,只是做不到,我们才不要求。但是,但选择性执法,成为歧视性执法的时候,那就是不对了。而选择性执法的因素还涉及到对政府的批评的时候,那这个问题就更为严重了。台湾大选同时,网络上还可以看到民进党大佬和一批自媒体交杯换盏的视频。这一批自媒体当然也有参加和签证类型不符的媒体活动的,但是都没有收到处罚。因为批评你,就被处罚,因为帮你宣传,那规定就不存在,这种选择性执法当然要不得。这种做法,不就把法律成了打击异己的工具吗?选择性执法是现实,绝对不是理想。还有人说,签证是国家自己的事务,让谁来不让谁来他人不容置喙。当然,签证是限制外国人的,不邀请你来做客是一个政府的权力。但有这个权力,就意味着这个权力是不能批评的了么?那中国政府不给外国记者签证,来变相处罚作负面报道的媒体就是不能批评的了?当然不是,一个政府的行为,本来就只能在法律给予他的权力范围内行事,而不管是什么行为,所有人都有批评的权利。
然后看一下这次事件中的观众们的反映。
事件之所以会成为热门,就是这件事引起了推特和youtube上各个大V下场发言。但是呢,其中有一些很有些奇怪的论调。比如说,台湾是民主政府,所以,王志安选择批评民主政府,却不批评中国政府,那就是别有用心。这种话其实很荒谬,稍作调换,就和那些为专制辩护的如出一辙,你看美国天天枪击案,你咋不批评,这儿出个案件你就说。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再说,民主和先进就能画上等号吗?民主只是一个制度,一个决定政府权力归属的制度。一般来说,这个制度由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权力归属,同时定期选举来实现权力的交接。其最大作用应该就是实现了权力的和平交接,避免了暴力的轮替。这也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制度,虽然具体的形式各有不同。但是,民主并不意味着先进,当然民主制度,加上一般来说民主制度下的权利制衡,市场经济等等,民主能够保证社会的稳定以及带来的社会进步。但是说有了民主制度,这个制度下公民也好政府也好就自动高素质了,那显然不可能。想想奴隶制的美国和现在的美国,都是民主制度,差别巨大。民主,还有时候,民主意味着多数人的暴政,也可能造成恶果。正是在民主制度下,保持对政府的批评监督,才逐渐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说正是有批评的权利,才会有后面的进步,可能不严谨,简单化了。但如果没有批评的权利,肯定没有进步,倒也不算错误。如果说民主政府就能绝缘批评,那和专制政府有啥区别。再看看俄罗斯,甚至土耳其,匈牙利,就知道有民主的形式,也不可以高枕无忧的。还看到有个节目嘉宾说,王志安都没投过一张选票,有什么资格谈民主。或者说,都不了解台湾,凭什么批评台湾政府。这些话,如果换一个对象,可能有些人就觉得好笑,自己说出来却浑然不知。一些人一边批评者王志安歧视,一边说着大陆人就是这样,支性不改。一边说别人素坐井观天,一边觉得自己来自民主社会,你们都是低等族群。只能说,在小粉红的水平上,两岸一家亲。而所谓的各种大V,自媒体,做到自我逻辑统一又是多么的难。
就那最近刚刚发生的金门撞船事件来说。台湾海巡署,作为执法机构,不能提供执法录像,多次修改对事件的说法。在行为造成了两名渔民身亡的情况下,正是发挥对政府的监督,来探寻事件真相的时候。而这个时候的某些自媒体的发言,让人齿冷。举个例子,台湾海巡署在某一次的说法中说,“中国快艇不断蛇行、甩尾躲避追缉,不料在一次向右急转弯的过程中,船尾撞上海巡艇右前方”,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场景,逃跑,肯定船不是在倒退,船尾撞击船头方向,正常逻辑一想,那不就是海巡艇追击撞上了渔船么?结果在某个自媒体播报新闻时,念完海巡署的通报,随即解释,这明显就是渔船撞击了海巡船。面对台湾政府的错误,就不能用正常逻辑去理解批评,其实最终损害的是所有批评的力度。都说在大陆的网上,一些人把爱国做成了生意,而在海外,反对中国政府,讽刺大陆人民也成了一门生意。当主义成为一门生意之后,就失去了本身的应有之义。特别是,一些人就丧失了人最基本的同情心,面对着普通渔民的生命,也不能激起他们一丝同情,反而搞起了受害者有罪论。退一步说,如果说渔民有罪,海巡署也没有采取可能会致人死亡的危险执法的权力,更何况无法提供执法录像,事后多次撒谎,已经突破了基本的底线。哪怕是民主政府,也是需要监督的,幸好台湾还有权力的相互制衡,还有在野党,能看到各种机制在起作用。
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很危险的,大陆近些年由于政府走向独裁,导致社会信息封闭,民族主义兴起。大陆对台湾采取的咄咄逼人的态势,加上其本身作为庞然大物的存在,对台湾的影响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民族主义兴起也是难免,所谓“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更何况,由于民族主义在选举中的影响,难免会有人暗中助长。看起来,现在的表现只是对大陆人不再有之前的善意。但其本质就是开始失去对和自己不一样的普通人的共情心。而这种共情心是很宝贵的,对普通民众有同情心,哪怕是敌国的民众,其实是社会文明的表现,也是社会强大的基础。失去了这点同情心,异化他人,这些实和他们所嘲笑的信息封闭下的大陆民众有什么区别呢?极权社会下,民众会成为信息封闭的牺牲品,民主社会下,民众的情绪也会成为伤害民主本身的工具。点燃一场野火是容易的,控制野火却是难上加难。如果任由民族情绪泛滥,最终民主本身也会受到反噬。台湾作为华人民主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希望它不要因为民族主义而暗淡。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