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書的讀與考

Eduer
·
·
IPFS
·

把整本書列入考試,初心無可厚非;畢竟日常閱讀時,整本書才是核心,或者常態。

很大程度上,文選型課本的需求,來自近代學校課程,而非一個個人真實的閱讀困難或問題。換言之,讀書識字是剛需,但日常閱讀,書與字背後的契合神韻,本無共解正釋,也本沒有幾多南解;將本沒什麼疑問的東西拿來開課,無疑荒謬。但學科化課程化,加之考試,自然就有了教參與標答;語文失魂落魄,自此難返。

選擇哪幾本書作為整本,是大癥結;真按照舉報思維,紅樓夢內著實不乏可舉報的內容;但一號為必考,且長時期經典一詞護體,家長自然不會真去翻看這書了。但也沒準,不定某時就引爆輿情,成為不妥。經典有多難定義與維持,依托經典的整本書設教自然也有多難定義與維持;名家為必讀書打架的事情,古今多見了。因此,在通行經典的範圍內,基於近三五年情勢,任選一二,其實足矣。

不破開課程自身,破開文選,整本書也可推,前幾年北大附中的語文變革其實是基於此。

讀難,考亦難。北京初期將整本書對接在微寫作,讀與不讀,深讀淺看真翻假閱,給分時論的依舊是字句功底與一二書內基本細節;真不通讀也能滿分;2022年大變,6分4分兩道題目,隨手找了頂級情節。樣式多了一個,但可能卻增了太多。這個考法其實風險極高,能列成此類考點的章節情節其實不多,真為應考,教師出手給備考點,真不通讀也能滿分。

高考在即,立此存照。2023年沿襲22年路徑,繼續10分模式。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