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梅鬼話
話梅鬼話

政治評論|歷史探討|科學科技|自然科學|動漫分享|電影心得|雜談

從學測指考到繁星再到學習歷程檔案,台灣的教育成就了什麼?(下)

繁星之後是特色招生、是學習歷程,這種多元化的入學管道實際上多元嗎?

過去的高中生分為兩派,一種是高一高二穩扎穩打,平常有要求成績又有兼顧才藝的學生,一種是玩樂至上、社團、戀愛、活動優先,最後畢業前才開始懸樑刺股。
如果你志在學測,希望不要考得那麼細那麽深,那可能會尋求大類別平均成績好就可以;如果你在文科或是理科奇差無比,但是擅長科目猶如牛鬼蛇神,那你就會選定策略參加指考。

對於大學校方而言每年都能招攬兩種學生,一種就是較為全能且能掌握大方向的學生,另一種是有專業強項符合自己科系的學生。而繁星的出現導致這種平衡被打破,學生的策略就會變成用校內成績順位跟學測成績選擇學校科系,可能跟擅長或是適合的科系毫不相干,過去選校不選系的歪風反而更加盛行。

但是繁星是無法走回頭路的,高中校方不肯、家長不肯、學生更不肯。
對於高中校方而言,拼死拼活不見得生得出一位60級分,但是一定會有1%的人,而且保證能夠上頂大,這麼好賺的生意沒人想停,於事「培養學生能力」不再是校方的目標,因為每年都一定會有1%的人進入頂大成為活招牌。

先不論總是有保守不想改制度的家長,繁星讓有錢家長可以高機率把小孩送進台清交成,那這到手肥肉又怎麼可能放過。

最讓人感慨的是學生本身了,能夠更早解脫、不用管高三學業的制度無論學霸學渣都很喜愛,過去我高中老師常笑:「繁星去撕逢甲有多沒志氣」,實際上繁星讓最後段的學生可以隨便撕榜隨便上,他們求的只有學歷跟輕鬆度日,那種拼拼看指考撈個好學校的概念不存在他們人生觀裡,最後三方都失去鬥志學習知識,大學教授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學生平均能力下降。



不用拚到高三,課業壓力豈不下降?

對愛玩、不在乎所學與未來落點的學生來說沒什麼問題,但是對於想要盡到好學校的學生來說不是如此。

如果你在第一志願的高中可能不太受到影響,但在中後段高中又想走繁星路線,你必須穩扎穩打把兩年時間都專注在平時成績,這也許不難,但是你將沒有額外的心力去做其他事情,私立學校還會有高一高二能力分班,為了能夠取得更多的資源學生依然得努力拼成績進入資優班。如果你想透過考試成績上大學,那又會受到環境競爭心態下降、教育環境不積極的影響,老師懶得教學生懶得學,再有心的人也沒有辦法自立自強,最後必然流向補教產業。
過去那種高一高二體驗青春、高三努力學習拼指考奇蹟的人大幅減少,也就意味著這些有志向的高中生參與社團活動的機會下降,不變的是那群本來就不在乎成績的玩咖。

而最近的學習歷程檔案更是把制度提升到妖魔的等級,說是多元化入學,但是學習歷程檔案其中一個重要評比就是平常成績,甚至規定了學測推甄跟指考都要參考成績,又在學習歷程檔案添了許多項目讓學生作為加分項,要減少學生壓力卻又要他們把握平時成績、要多元入學卻給學生更多支線任務去破解。

過去可以主修各種天賦專心練職業的玩法不復存在,變成全職都要解任務、都要掌握,最後只會像華石鬥郎一樣完死自己。

我有一個家教學生跟我分享,現在全班都在搶當幹部,各種奇怪股長隨之誕生,學校還會特別開立證書讓學生上傳到歷程檔案,這種用華人傳統觀念玩開明教育中旨的神奇制度,大概只有台灣才見得到。

最後換來的是學生被學習歷程檔案綁架、要拼課業成績要拼資優班資格、又要拼各種才藝或是營隊活動來美化歷程檔案。競爭優勢始終在那些有學習資源的人。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漸漸的這個制度會讓一種好學生完全消失,就是那些有資質上頂大、家境不好要常常分擔家庭事務的人再也無法透過高等教育翻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