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湜

@pangwilhelmi

深宵聚會

這世間疑幻似真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是鮮魚鹹魚海魚養魚日產魚國產魚那些種種就無謂太上心,子非魚,焉知魚出處?我們眾目對望,想想大家皆為工作所累,而子非余,又焉知余之苦。

用三張照片展示你的周末 | 孩子,孩子,還是孩子

能夠過上一個充實的週末,是我之幸。那怕那充實的本質,與個人狂歡無關。

根深葉不茂

我這嗑瓜看眾,不打算為哪一方站台說話,都各有道理嘛。反正自己已經煮了飯,也搓出飯團了,就算現在發現還是一人小火鍋比較養生,也沒法子回去重作。

墨象 | 為自己保駕護航

隔岸觀潮多了,看過了一些風浪,我也慢慢開始懂得自療。只要不要把世事當回事,便能把世情當常情。

十六字令 · 奔

奔。逐鹿風雲翻古今。徐迴首, 家第那堪尋?

明天,我要來看你

整天未見下雨,也沒有陽光。一如我此刻的心情,默默的翻不出甚麼。明天,明天我就要來看你了。

輕聞書香 | 從《丑后》看跨越界限的感情

選擇返樸歸真,寫就了最保守傳統的結局。或許這也是有意而為之。可能因為不完美,才最符合現實。雋永動人的感情,從來不是旨在成就完美,而是縱使你不完美,我依舊愛你。

上級巡視

一方邊緣圍城 沉寂是戰事最大預警 眾人躬身於自挖溝壕中 各懷赴義或出逃的鬼胎 遠方派來勇將一員 不曾料是一以敵萬的強悍 他眼尾劍鋒輕掃 眾人依次便倒

墨象|心寬似海,風平浪靜

生活嘛,總是你看我好,我看你更好。不如現實世俗一點,看正面一點、看錢面一點。凡事心寬似海,便是風平浪靜。

出行的意義

從來不懷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若真要補充的話,我會說,如今的孩子,是「既要讀萬卷書,也須行萬里路」。家長欠缺的,除了金錢,便是時間。

隱綠——雨季來了,淅瀝地下著碎感零相(九)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樓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過兩個孩子 一個鮮紅 一個淡綠 ——《感覺》顾城很喜歡顧城這首詩,一種眾裏尋他的感覺。曾經也有個男孩把自己叫作「淡綠」,我們的感情沒有跨過一個仲夏。在炎熱開始之後開始,在炎熱結束之前結束。

捉蝦記

雖然偶爾會下廚,但自問廚藝實在算不上好。連對食物沒有概念也沒有要求的小寶都表示唾棄,「這食物,不應該是這樣子和味道的吧?」。怎麼說呢,就是那種,熬了個清湯,也能驚喜地吃出巧克力火鍋的感覺。我想,下廚做菜,和鋼琴考級是一樣的,必須得常常練習,一旦放下了,就會明顯生疏退步。

[微]50剪(三)

暑熱重臨人間,我們這快剪行業就迎來了全年最旺場的一段時間。大眾爭相出示最清爽的髮型和最大面積的頭皮,並企圖藉此驅散炎炎夏日帶來的灼熱高溫。客人流轉不斷,下班時段或週休假日,偶然還會出現等候的人龍。來光顧速剪店的,一般以中老年男士或小孩居多,普遍以求個便利快捷、消費成本不高為目的。

小城初夏

明天夏至,而過了後天,寒衣便可以正式收入箱籠。今年初夏,比較特別。熱浪來得特別早,雨也下得特別密。忽爾一段時間的陰陰沉沉,忽爾來數天的炙熟人身。這期間,拍的照片相對較少,身體都要抗議了,要麼汗如雨下,要麼雨下如汗,實在無法專注握機留影。時近黃昏,仍在黏膩悶熱籠罩之下的小城,路上行人變少,就只有汽車依舊在列隊行軍。

貪新厭舊

人的貪新厭舊, 可能真是種本性。我喜歡過周杰倫,曾經;而如今我喜歡的是周興哲和周深, 拾歡而聽,不行嗎?我編過手繩,做過珠串,搞過動畫卡片設計;現在習慣掄起毛筆留下墨跡, 嗜好換了,有問題嗎?我不會一年到晚鹹菜拌飯,也不能早餐午餐餐餐無肉不歡, 偶爾變變,不是罪吧?

尋根之旅

尋根,若視之為對自己家族祖先的追念、對傳統觀念的重視,是提醒自己要飲水思源、不忘祖宗的行止,那麽,尋沒尋得著根,又有甚麼關係?

麵包、雞蛋和牛奶

每個人都給出自己認為「最好」的選擇,能為吃者著想、為身體著想、為心靈著想。確實都很有道理,也並沒有是非對錯之別。一頓早飯的討論,看出三代人之間的分歧,這或許就是所謂的世代隔閡或「代溝」。

和AI聊寫作

不過,或許這風格,亦只屬設計的一種而已……就如同它那浩瀚無垠的數據庫一樣。從來由人,不曾由己。

送聰明人上太空|「2030年,我......」

假若2030年科技發展至可以人工智能取替部分人類,我真心希望能把那群聰明人送上外太空。不就地埋了嗎?不,我怕他們的呼吸會污染了空氣,怕他們的黑心會弄髒了大地。

大包小包都是好包|「布」包治百病

藉參與社區活動的契機,我對自己手上的包包來了一次總檢閱。還好,是在十指能數算的範圍之內,不算很多,否則請出來再送回去,又來一次排山倒海式的收納工程,我可承受不了。正如對衣飾鞋履沒有佔有慾,自己也沒有囤包的習慣。一來欠缺購買的本錢,二來缺少存放的空間,更重要的是,太害怕轉換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