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婉琦

@p16028621

書裡沒有寫到的故事--七千元的房間

不知道言承旭會不會有天看到看護伊達對他的喜歡。

死掉的火車(keretamati),以為就此死掉的生活

最近因為分享書、分享廣播貼文時,想寫一些書裡沒有寫到的東西。也許是概念、訪談外的小故事、書中的隱喻。暫且也記錄保存在這裡,我想日後我失意沮喪的時候,可以回來回望這段時光吧。

《移工怎麼都在直播》新書資訊

你上一次看見移工在直播,是什麼時候?

我出書了!《移工怎麼都在直播》榮獲十月誠品、博客來選書!

四年前,我追蹤了一位編輯的Medium帳號;今天,我們一起出版了一本書。

台北印尼街都市傳說:食物為什麼那麼貴?

假日的台北車站有一條印尼街,印尼街的食物有一個都市傳說,那就是食物很貴,隨便點自助餐就兩、三百塊,為什麼會這樣?直到最近跟幾位印尼朋友聊天......

畢業倒數半年,記最後的時光

晚上在緬甸街的工作室,蘊之問我,婉琦,妳什麼時候要更新妳的matters?才發現,自己已經好久不寫心情了,生活裡的片刻,許多時候留在日記裡。今年寫的文字多半是報導,卻發現有點忘了書寫心情記事的感覺,文字有點不完整,還請大家包涵~ 今年我在想什麼呢?

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昨天下課後和亮妤、齡文到政大側門吃雞排當晚餐,雞排店的電視難得不播中天新聞而是《獵人》卡通,齡文開心的哇哇耶耶說她很喜歡看獵人,完全退去了上助教時的緊張疲憊感。我們聊起這些卡通總是輪播再輪播,跟魯夫一樣,小傑總是跟同伴走到一個地點就得跟同伴重新相會、一切重來,煩不煩?

印尼放風,Wonosobo Aini可愛的家

在印尼的日子很珍貴。某天搭grab摩托車回旅館的時候,我跟司機說在印尼好放鬆,在台灣每天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他說印尼人如果到台灣放假也是一樣啊,因為lagi liburan(正在放假)。我不敢說我其實沒有liburan,但很享受這樣的時刻。在既有的秩序裡偷閒,享有一段時光可以離開日常,是一件多麽美好的事情。

10月21日,在Klaten

寫在2019年10月22日早上,在羅伯家外面,天氣很涼,空地種了一株龍眼,和幾顆banana。還有一個禮拜多的時間在印尼,昨天到klaten,坐在摩托車上的感覺很舒服,可以看外面的玉米田。Aku suka desa, karena hidup di sini sepi dan n...

在台南jalan-jalan,遇見兩年前的制服小哥

photo credit: Wanci Jiang制服小哥禮拜天與Sally、阿得相約在台南公園附近,因為一個工作計畫,我們繞啊繞的走過好幾間東南亞小店,探看這裡竟出現了一間越南bar、那裡新開了一間多人合夥的印尼美食店兼卡拉ok。走著走著,自己好久沒有在東南亞社群這樣自在的走了。

不忘初心,2017/3/26地板圖書館日記

201703262017年3月26日的我剛認識Sally,那時剛出院,期待和準備已久的地板圖書館開幕終於到來。photo credit:Robert。今天是地板圖書館的第一天,天冷小雨。大約中午11點,我先到了台南公園,離書攤開攤還有很久,我於是拿著上頭貼著「taman baca...

放心Talk X 印尼鄉村的影像運動|印尼與台灣的社區經驗對談

文/江婉琦 照片/Robertus Galang Hari Cahyono、吳庭寬photo credit:Robertus Galang Hari Cahyono四月十三日,天氣和煦的週六下午,在台中1095新搬不久的辦公室裡,幾張桌子併攏,上方擺放印尼點心Bakwan(炸蔬菜...

《黑暗中的日常》,盲人、彩券、城市與紀錄片

華丹(左)與存全(右)3月11日禮拜一晚上,馬來西亞朋友存全與華丹在燦爛時光書店放映他們的《黑暗的日常》紀錄片,存全和華丹是吉隆坡亞答屋84號圖書館的成員,因為前兩天在交大的文化研究年會來台灣發表論文,順道約了一起來書店放映。《黑暗的日常》講述的是關於馬來西亞十五碑盲人的故事,片...

《南山公墓》小旅行 — 當我們開始試著了解墓地

三月三日禮拜日,我和祐瑜一起參加了臺史博《觀.臺灣》的「南山公墓小旅行」,那天台南出大太陽,這場活動一出來很快就額滿,我和剛好來台南的祐瑜幸運的搶到名額,騎車到台南火化場,聽蘇峯楠老師說地下台南的故事。南山公墓1860年代法裔美國人李仙得到台南,這麼形容南山公墓:「大南門外是極大...

讀書雜想⎢同時住過鄉村、城市的人是幸福的

昨天終於在晚上11點五十幾分送出語言學期末報告,我在寒假的第四天真正放假,緊著的心終於呼出一口長長的氣,放鬆了起來。回台南前一天約了亮妤爬政大的山,我們談著彼此寒假的計畫,不約而同的都是想讀書寫字、靜下來。正如我們都住在台南南邊的歸仁關廟,和所有大學生一樣,我們也擔心著自己回家會...

年末回首

這禮拜《民族學》課堂上,同學報告介紹了馬凌諾斯基(Malinowsky)。記得是在兩年前的南勢角捷運站前,我第一次聽見Malinowsky這個人名。2016年我剛到燦爛時光。對當時的我來說,因為學的是電影,學校同學們以拍劇情片為他們的四年目標,只有我想拍紀錄片,而我也總是失落於同學對我說的紀錄片、移工議題無感。

讀書筆記:《禮物》短評

牟斯的《禮物》我讀了很久,讀到遲交了作業,倒也不是《禮物》的概念與文字難讀,而是自己沈浸在禮物與伴著的思緒裡。對我來說,看著禮物的交換,就像是回想自己在生命中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朋友、家人、喜歡的對象,或者甚至是跟不相識的人打個照面,這都是交換。

《人家》紀錄片觀後

週四下午到綜院三樓的會議廳觀看紀錄片《人家》,這場活動由政大USR計畫包場舉辦,因為明年的《民族學研究方法》課程要到安康社區做田野調查,官老師與雅寧老師一起將課堂的學生帶到這場包場活動。《人家》是一部由台北市社會局出品的紀錄片,講述台北市四個平價住宅:北投大同之家、大安延吉社區、...

人類學的矛盾,和真理

(編按:這是久違的《民族學》課堂心得,好久沒暢快寫字的我在期中考週補寫心得……,還好依然寫得開心)好久沒拍底片了ㄋ,現在寫文章圖片都是用三年前用F3拍的10捲印尼行照片,有點心虛。這禮拜的課堂中老師講到了台灣的人類學發展,從1960年代李亦園等人的民族誌式調查,到1970年代陳茂...

全球化與炸雞

Photo by Kazi Faiz Ahmed Jeem on Unsplash民族學課堂隨筆系列 (20181025,第六週:文化變遷,親屬、繼嗣、社會結構)變動的全球化這週課堂上講到文化經過多年後,不再只討論單線演化還是多線演化,因為國家、市場的出現,文化牽涉的範圍變得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