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宜
正宜

喜歡文字、思考、咖啡、旅行、電影⋯⋯

流浪之月—凪良汐的孤獨小島

在京都大垣書店的書架上看到的凪良汐的書,因為旅行的偶遇,回來以後找了許多已經翻譯成中文的作品來讀。

「流浪的月」比起「神的棲息地」,應該是更容易被普遍接受的作品,因為和「神的棲息地」不同的是,它有一個「看似合理」的結局。

然而我覺得一個合理的結局,於凪良汐的創作美學而言是不相稱的,因為凪良汐將作品綴下似乎就是為了顛覆所謂合理和常識這種東西。

合理和常識沒有什麼不好,但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在其中難以生存。我感到凪良汐就是為了這樣的人而寫。

並不是說寫作一定就要有什麼神聖的使命,但我一直是這樣覺得的:寫作的某一個部分的目的,是為了那些在其他地方無處容身的心靈。

孤獨的靈魂可以在凪良汐的文字中找到安身之所。我好奇作者究竟走過什麼樣的人生,使她的故事總是出現一個漂流在世界邊緣的小島。

那個島上什麼都沒有,也正因為如此可以容納自己的存在。

我喜歡「流浪的月」這個故事,但不喜歡它的結局,我覺得那是一個太過通俗化的結局,而且解釋了太多不需要解釋的事。

關於「文」的秘密,如果沒有解釋就好了,為什麼我們的與眾不同一定要有什麼「大家可以接受的理由」?原因是身體上的病症,就可以使主角成為無辜的受害者嗎?

我以為像文或更紗這樣的人,在經歷了這麼多的孤獨之後,會更坦然地放棄一切像什麼人解釋的“義務“。他人的成見、異樣的眼光、多餘的善意,就像沙灘上的沙子,雖然會輕微地刺痛腳底,但是和大海的遼闊與低鳴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被世俗的常識拒絕,只是他們所擁有的世界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會不會其實對「正確」感到疲累的人,比想像中的還多呢?

「人就連只是想要和別人在一起,都有著無形的規範。我和文從相識的時候開始,就被排除在這樣的規範之外,總是無處容身的感覺,讓人疲憊困頓。」

「我們不是親子,不是夫妻,也不是戀人,也不太能說是朋友,我們之間沒有能夠以話語形容的簡單明瞭的關係。不受任何保護,個別都是孤單一人,卻對彼此感到無比的親近。」

或許我們真的都比自己所想的,也比別人所能了解的,都要複雜很多,這是為什麼所有的分類都無法將我們歸類。分類只是一個我們不想要真正去理解時所做的選擇而已。

當有一天,人們不再自以為是的了解,不再自以為是的分門別類,那時我們就可以不用再流浪。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