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r冒業

@mewleaf

我的2023年回顧

「想留下」本身就是原因,非常單純。並非因為香港這裡很美那裡很好之類,具備喜歡的特質才決定留下。可是我很清楚人不可能永遠堅強,說不定未來真的發生我不得不離開的狀況。因此這不是承諾,是祈願。但願接下來的日子,我仍能像那次回答一樣堅定。

首部長篇犯罪推理小說《千禧黑夜》的創作心得

《千禧黑夜》毫不忌諱地談及政治。否則,「正義」根本就無從談起。

《偵探冰室.食》序

這是「偵探冰室」系列一個五年的總結。

生之虛無、死之恐怖的時間意識起源

見田宗介認為現代人活著很空虛但又害怕死亡的矛盾感覺,是源自現代化過程中產生了「時間意識」的改變。這種時間意識並非自有永有,它有其起源。更重要的是,這無關時間的客觀性質,而是現代社會的「理性化結構」所造成。

後科技奇異點太空歌劇的時空想像

弗諾.文奇(Vernor Vinge)筆下的科幻小說從不直接描寫奇異點發生,而總是設定在智能爆發之後的遙遠未來,他更提出一個極端的假設:當超級智能生命體降臨(無論是人工還是自然生成),也許該生命體建造的先進科技不單能隨意修改現實,甚至連基本物理定律都可以操控。如此一來,突破光速就不成問題了。基於這個想像,他分別在1992年、1999年和2011年發表了「意識界區三部曲」。

太多「不解釋」:雜談《PSYCHO-PASS 3》

這篇文章不打算很詳盡地討論《PSYCHO-PASS 3》的內容,純粹是一些個人雜談。

我的2022年回顧

從前,我每年不是集中寫小說就是集中寫相關評論文章。結果過去一年,我什麼文字都寫超多。根據早前粗略統計,2022年我寫了十五萬字:十萬字小說和五萬字評論相關文章,遠超過往記錄。

【短篇小說】背向宇宙

大自然早已不存在,天氣是人工的,太陽是位於正中央的燈光。氣象局每天會進行亮燈儀式,並精確地決定每天的風速、風向、降雨量等等。氣候不是現象,而是政策,是計劃,是管理項目,一種機械操作。

淺介Hyperlink Cinema的電影、小說、動畫、遊戲

當電影與歷史上規模最龐大的媒體——「網際網絡」雜交之後,會出現怎樣的面貌呢?其中一個產物便是本文想要介紹的Hyperlink Cinema。

推理與哲學的交匯點

結合哲學和推理的努力早已存在,作者是正宗的哲學研究者,而且是台灣人!

一個推理作者的《五等分的花嫁》雜談

以推理作者的身份閱讀《五等分的花嫁》原本並沒有特殊意義。不過讀者間針對《五等分》的推理討論使得寫過一些推理小說的我忍不住加入湊熱鬧。以下是個人覺得《五等分》值得一提的幾點。

線索的結界:論推理小說的封閉形式

以公平為第一原則的推理小說都具備封閉的特質,也因此衍生出包圍網內部的真相看似完整,但也存在著被外來的新線索徹底推翻的可能性。這討論在日本有一個極為著名的稱呼,叫「後期昆恩問題」。

怪物的虛構迴路 — — 以《屍人莊殺人事件》為例

當今談及「創意」,也許跟從前不太一樣。從前的「創意」是創造出不曾存在的新事物;今天的「創意」,則很可能是將現有事物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組合(Remix)。推理小說《屍人莊殺人事件》就屬於後者。

《一級玩家》:封閉「賽博空間」的科幻故事

曾經象徵未來的「賽博空間」,《一級玩家》裡卻成為考古的遺物(Legacy)。

《網內人》讀後感:為駭客去神秘化的開端

相比起格局宏大的《13.67》,《網內人》的故事規模顯得細小。可是,那是你我都有可能遇到,再平凡不過,但足以毀掉一個人的、惡意滿溢的事件。

香港推理小說備忘錄(1870–2021)(中譯)

本文譯自稻村文吾先生的文章〈香港ミステリについての覚書〉。

《偵探冰室》台灣版序:《13.67》之後

二〇一四年是香港推理小說相當重要的一年。陳浩基的代表作《13.67》不但迅速賣出國外版權、翌年獲得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後來日文版更登上日本推理小說排行榜榜首。久而久之,連香港本土都開始關注推理小說。

專訪待囚香港推理作家子謙:寫小說最重要是規劃和品牌經營

香港推理作家子謙目前已因暴動罪判刑3年9個月,這是他認罪還閘前的訪問。

淺介台灣推理文學「備註」史

原刊於《Sample》第二十四期「Let’s Write More Notes」,並有附錄〈香港推理——台灣推理的伴奏曲〉,而其實附錄才是我真正想寫的東西。

制作?製作?此「制」不同彼「製」?

《鏈鋸人》沒有製作委員會,在片頭曲畫面的工作人員名單並不會看到常見的「鏈鋸人製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