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長篇犯罪推理小說《千禧黑夜》的創作心得

Faker冒業
·
·
IPFS
·
《千禧黑夜》毫不忌諱地談及政治。否則,「正義」根本就無從談起。

《千禧黑夜》是我第一部只有一個作者名字的小說,為個人叫座力的首個試煉。坦白說不擔心是騙人的。只是比起純粹無人問津,我更怕因未能損平而為出版社添麻煩。

可是我一直抱有信念:無論任何種類的寫作,作者都很難控制最終會有多少人讀過。作者能夠完全控制的只有內容,當讀者真的拿起來認真讀時,他們會讀到什麼?好不好看?是否有新鮮感?有從中得著嗎?

所以在寫《千禧黑夜》時,我時刻提醒自己先別去想其他事,專心顧好小說內容。當然鏡文學是重視影視IP的平台,連載時已有把「容易影視化」納入考慮,而我本來就喜歡影像感強的文字。可是它始終是小說,必須已是完整故事,而不單是劇本草稿或企畫書。

它不完美,但絕對是我目前所能寫的極限。

還記得2015年左右讀到陳浩基的《13.67》時不但大受衝擊,更非常興奮。原來香港推理小說真的能寫!還能寫得很好!特別是主角的成長軌跡與時代變遷彼此呼應交錯,從創作者角度看來這是相當漂亮的「著力點」。《13.67》無疑成為了日後香港推理創作極具參考價值的範本。

最初第一篇〈千禧前夜〉就是一次參照《13.67》去創作的嘗試。《千禧黑夜》女主角黃菀雯分別在1999年、2001年、2007年、2011年和2020年這五個重大歷史時刻經歷了五個人生最重要的事件的連作設計,自然同樣是源自《13.67》。有人說這部小說很不像我這個年紀(?)的人所寫,大概因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可是我也想加入有別於《13.67》的元素,因此故事舞台包括紐約、倫敦和日本而不只是香港。另外,讀過《13.67》的人都會知道,裡面有很多非常隱晦的暗號指涉某些事件,反之《千禧黑夜》卻相當直白。因為時代已經不同,有些記憶現在不明確記下來,在不久將來很可能會徹底消失。

另一點我想著重描寫的是過去二十年的科技變遷。因此故事中有大量運用當時新型科技的犯罪活動,像是連接小型電腦的致命裝置、以電腦病毒擾亂調查、利用網路通訊假扮成他人、透過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從事非法活動等。而偵探的破案過程中也有運用圖像處理、程式反編譯、異常檢測、GPS等技術輔助。這方面的啟發主要源自陳浩基的《網內人》和另一位香港作家文善的《逆向誘拐》。

相較於過去數部「反本格」或「後設本格」短篇,《千禧黑夜》充滿了迥異於本格推理的內容,不少更可歸類到犯罪小說。然而,我相信拙作某程度上可稱為「後設犯罪小說」。「犯罪」一般來講可看成為一種法律定義,可是這些定義是誰決定的?而又是誰按照這些定義去定罪的?最終往往是基於權力,亦即政治問題。有些地方因為地緣政治的角力,導致原本寫在法律條文上的「犯罪」是由某些人做時會變成「合法」行為。而並非民主社會的地方,「犯罪」更是不斷浮動、高度政治化的。

因此,《千禧黑夜》毫不忌諱地談及政治。否則,「正義」根本就無從談起。

很幸運地,編輯和推薦人等首批讀者都對此作給予好評,這令我稍為安心。推薦人們的推薦文亦比從來只懂寫硬邦邦的作品分析的我更能講出其魅力所在,各人的切入點還要完全不一樣。將這些文字直接放出來勝過我的千言萬語:

近年台灣與周遭不斷發生各種大事,抗爭、疫情、戰爭接踵而來。我們身處其中卻又無能為力,只在心中留下傷痛。《千禧黑夜》,透過一個個案件的背景,重新檢視近代的重大事件,重新梳理那些曾經的無能為力。──coccus(批踢踢推理版版主)

《千禧黑夜》是一本意圖與隱喻都相當直接的小說,角色就像來自不同類型的典型創作,雖然故事背景不斷援引現實事件強化寫實感,但書中的主要人物設定卻大多具有明顯的虛構風格,最後則使這本小說,彷彿是在訴說著一種就連在想像之中,也未必能夠克服的難解困境。──出前一廷(影/書評人)

氣勢磅礴、規模宏大之作,不僅一案一偵探一凶手的精彩,五個短篇串起不同時間、不同國家的點,再由四名主角為每個相鄰或不相鄰的平面著上色彩。你說那像什麼?像21世紀前二十年這世界的樣子吧。──李柏青(推理作家)

看完本書,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期待」!作者以一個又一個的短篇推理小說,既介紹了偵探社成員的出身,又讓讀者享受推理的閱讀樂趣!透過短篇小說集的成形,構成了作者心目中的想像和懷念的往日時光,字裡行間的諷刺與那些失信,都來自書中沉重的四個字,至於是哪四個字,看了書你就會知道。──杜鵑窩人(推理評論家)

一部提上手就會一直想看完才放下的小說。與其說這是華文小說,不如說它是步向世界的。近乎百科般細緻梳理各地文化、事件、語言為表,不斷推翻與重建的敘述詭計為裡,交織出環迴而戲劇的連結,完美且合理地與新聞、歷史鑲嵌交錯。首篇與終篇指向香港,最大的謎團也許就是,那些蓋以為的業,翻掀出來,原來都是一封封給我城的情書。──梁莉姿(作家)

這次,冒業將他對香港社會的關注,拓展成更具企圖心的小說實踐,透過五個既獨立又相連的故事,串起不同時空的「罪與罰」。人的言行、思想如何有意或無意地鑄成因果之鏈?追求理想與自我滿足之間又該如何區分?從1999到2020,小說中不厭其煩寫出的手機型號之變化,無非提醒讀者,犯罪、安全與自由,無不受到科技進步的影響,從而產生了更複雜的微妙互動。埋藏在偵探解謎的明快節奏之下,則是關於親情、人性、價值、正義,永遠不會結案的思考與探問。──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在結構上,《千禧黑夜》令我聯想到《13.67》。然而不同於《13.67》聚焦於香港本身,《千禧黑夜》則將香港與其所被鑲嵌的世界等而並觀,由此折射出對香港的珍視。這是作者冒業身為香港人,於歷盡千帆後,對這塊土地所致上的真情之書。──路那(推理評論家)

始於香港,收斂於香港,佈局宏偉犯罪詩篇。時間的巨輪,世界的變化,都沒有停止過,人心的底蘊是始終沒有改變的追求。──藍霄(推理作家)

《千禧黑夜》讓人想到陳浩基的《13.67》,為何推理作家要透過犯罪史記錄香港歷史?是因為香港已走到必須質問「什麼才是犯罪」的局面,這部可說是當代香港的「悼亡之作」。──瀟湘神(小說家)

警察已老,只是更堅定與溫柔。這本小說,從第一個故事的前幾段,就開始深深抓住我。窺知人心的香港警察故事,摻雜電影般的武打場面,拳拳到位,刀刀入骨。時序橫跨20年,跨洲、跨種族的主角們,與真實事件融合,動人心弦的是親情,是寬恕。到那個「約定的地方」?我們就自由了?約定之處耐人尋味,到最後,這竟是本哲學偵探小說。──龐文真(Readmoo讀墨電子書執行長)

《千禧黑夜》電子版和親簽版已能預購,普通版也會在8月20日正式上市。

電子書&親簽版預購在這↓↓↓

讀墨:https://moo.im/a/19lruA

博客來:https://bit.ly/47oAlI5

誠品:https://bit.ly/3KB5jmS

讀冊:https://bit.ly/3QCIOl4

********

《千禧黑夜》新書座談會

■ 講者:作者 冒業

■ 主持:推理評論家 路那

■ 日期:2023/9/9 (六) 14:30-16:30

■ 時間:14:30-16:30 (14:15開放入場)

■ 地點:郭怡美書店 3F Showroom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29號)

■ 報名:免費入場,現場座位有限請盡早入座,也敬請預先報名以利統計人數。

■ 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308080953153640237140

■Facebook活動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44656630030266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X 博識出版「推理就在雞翼中」講座

■ 講者:作者 冒業 x 望日 x 理想很遠

■ 主持:閱讀最前線總編輯 臥斧

■ 日期:2023.9.13(三)19:30 - 21:00

■ 地點:思享森林咖啡共享空間(捷運台電大樓站2號出口步行2分鐘)

■ 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308160911353321424130

■ 網址:https://moo.im/a/6emHLP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Faker冒業香港科幻、推理評論人及作家,第十九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得主,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國際成員。 除了創作也從事評論活動。以筆名「Faker」於2014年開設部落格「我思空間」發表作品評論。文章曾於U-ACG、01哲學、同人評論誌Platform、MPlus、Sample樣本、微批、明周文化、博客來OKAPI等刊登。最近希望推廣推理評論普及。 筆名是「不務正業」的異變體。
  • Author
  • More

《偵探冰室.劇》序

我的2023年回顧

《偵探冰室.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