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小说家的非虚构分身:张亦绚谈纪录片《马奎斯如何成为马奎斯》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2019年,Giloo纪实影音平台以文学为题,介绍关于各类写作者的纪录片。他们或以诗、小说、评论,以笔(或打字机)为矛,勇敢无畏地描述这世界的真相。 OB经由同意转载张亦绚写的专文。 「马奎斯作为作家有几个不典型、但相当有趣之处。一方面,他有过完全不被文学主宰的人生时期,全力投入与文学无直接关系的工作养家活口,他也不感到适应不良。另方面,写作的热望也还是会突如其来地袭击他——」预知详情,欢迎阅读。
作家加布列.贾西亚.马奎斯(本文图片皆由Giloo提供)

作者|张亦绚(作家)

每回,我听说拉丁美洲的小说在台湾很难推广给大众时,都会大吃一惊。曾有一个时期,我感觉到四周的氛围在在都表明了,最出人意表的文学,只会在拉美诞生——或许那种兴奋之情是有点偏执与过头了,通常我也只放在心里,不说出来——然而,不管是否直接师承,总之,难以想像,谁若要研究台湾文学的几个重要作者,可以略过拉美文学影响不谈。 2017年我读到过的最好小说之一,是西塞.埃拉(César Aira)的《鬼魂们》,著作等身的他,在台湾似乎也只有这个译作,这背后有什么结构性的因素,也许有机会可以再请教方家。

也就是今(2019)年,我在一篇访谈中读到,新译的《百年孤寂》,「邦迪亚」会变成「波恩地亚」,我感觉我好像要病倒似的——仿佛橘子从此被变成了橘呀子。这当然是身为读者不合理的任性,但这个冲击更震撼了我自己,原来马奎斯的人物是这般深植在心,一旦被改了名字,就仿佛你本人被改名一般。当然啦,这也是因为我有过一段烂熟在马奎斯小说里的年少时光……。能够随口就背诵出马奎斯小说段落的台湾作家,我随手一数就有一队。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要关心作家的生平?看作家的传记电影?有时非常尴尬。前者也许没有小说有趣,后者也许存在先天的困难——我曾开玩笑地说过:「画家至少可以拍拍泼洒水彩,作家?观众能盯著作家写字或打字5分钟以上吗?然而尽拍些作家没在写作的画面,又与文学有何关系呢?」

年轻时就读大学的马奎斯,当时朋友都匿称他为「加伯」。

我的说法太极端了,因为《马奎斯如何成为马奎斯》(2015)就可以说是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既不会流于将作家造神的赞颂会,也没有变成「理论加文献」的讲义影像化。它由马奎斯传记的作者提供了若干传记资料,但更有多位受访者「说故事接龙」的兴味,这是同类型纪录片往往没能做得非常出色的部份,颇值借镜。

配乐的感情鲜活又恰到好处,影像内容具有充份剪辑过后的眉目清晰。如行云流水般的90分钟,呈现了马奎斯一生中的多个转折点,就连他与前古巴总理卡斯楚谈话的档案画面都被找了出来——使得我们可以直接看到,两人针锋相对中的机锋。前美国总统柯林顿的受访,重点还不在他对马奎斯的喜爱崇仰,而是间接地让我们知道,马奎斯如何视自己的书写为介入社会与政治问题的契机。由于柯林顿在影片成为焦点之一,多少会转移了观众对马奎斯本身左派反美帝背景的注意力,这是本片少数几个「广告化大于电影思想性」的遗憾之处。

影片中也回顾了马奎斯最争议也最为众人所知的「公案」:他与关押了不少政治犯与文学家的卡斯楚(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的友谊。我还记得年轻时读到过的说法,有说马奎斯面对人们的质疑时,回嘴道:如果他要教卡斯楚怎么处理政治,卡斯楚岂不要反过来教他怎么写小说了?在这个版本中,仿佛马奎斯是一个友情至上,毫不愿担当更多思考与责任的人(或混蛋)。然而,在影片中,我们会看到实情恐怕更加复杂微妙。尽管在短短的影片中,不可能太过深入任何问题,然而不同的证言至少提供了更多的线索,修正了以往传说中太过简化的形象。

马奎斯与古巴前领导人卡斯楚(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马奎斯与卡斯楚的关系,一直是他一生中最受争议的层面。

如果按照电影中的叙述,马奎斯作为作家有几个不典型、但相当有趣之处。一方面,他有过完全不被文学主宰的人生时期,全力投入与文学无直接关系的工作养家活口,他也不感到适应不良。另方面,写作的热望也还是会突如其来地袭击他——而他也就臣服于那如热病或天命一般的创作欲。至少有两次,马奎斯是靠着可以不付或拖欠房租而得以长时间写作,其中一次就是在完成《百年孤寂》的过程中。这段经验由马奎斯本人高度「小说化」的口吻亲述,无论对说与听的人而言,都份外有滋有味。

马奎斯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作者,这给了世界各处有心保卫本土、驻守地方的创作者相当大的鼓舞与启发,其中当然也包括台湾。老实说,当电影带我们走过《预知死亡纪事》中,关键的广场与小巷时,我还真是很难不感到激动呀,毕竟,方位正是这部小说中最戏剧化的角色之一。真希望画面可以停留得更长久一些,让我们一一看到小说中曾出现过的地景。

马奎斯任《观察报》记者运用丰富的创意跟想像,将文学注入新闻报导。

许多作家都曾有过记者的身份,然而对马奎斯而言,那并不只是一时的职业选择。他不仅在深化报导上开展了某种他自己的文学眼,终其一生,他也灌注精力,亲自培育更好的新闻写作者——新闻曾与自由、平等与面向大众息息相关。尽管这些年,新闻与媒体颇令人有病入膏肓之感,但「非虚构写作」的文学性,却也再次引发关注与风潮——影片给出这个马奎斯一生不弃的「非虚构分身」,也是影片在今日另一个能够刺激我们思考之处。

中译片名《马奎斯如何成为马奎斯》其实颇得电影叙事的精髓——23岁时,寻求出版的马奎斯不只被打枪,还被劝导改行。然而,也是同一个马奎斯,几年前由哥伦比亚的《新观察报》副刊刊出了他写的故事,副刊还另刊出短文,呼吁读者「关注一位初出茅庐的无名作家」,伴随而来的盛赞,使马奎斯产生了「一生都回不了头」的文学强烈情牵。

本来大家以为会当歌手、大学时常烂醉、驻巴黎时工作的报社还倒闭——马奎斯怎么变成马奎斯的?确实不是一个始终带有必然性的过程。那不只是他个人命运怎么变化的故事,也充满了值得文学爱好者思考的文学史命题。虽然诺贝尔文学奖令马奎斯为世界各地所知,但那不倚赖诺贝尔奖盛名即有的文学眼光与热忱,那个现在相对于马奎斯,仿佛变成「无名编辑」的编辑,或许单单只是想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而这难道没有起了比诺贝尔奖还更决定性的力量吗?这个小故事的寓意也许就是:关于文学,与其研究诺贝尔奖或国际文坛究竟存在什么机制,或许还不如认真阅读并信任,每个就在我们周遭的「无名作家」。 ●
本文经「 Giloo纪实影音」同意转载,原标题为:〈无法预知的马奎斯纪事〉
原文于2019-08-19首度刊于OPENBOOK官网)


Giloo文学影展:写字的模样

《马奎斯如何成为马奎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奎斯,是拉美魔幻写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作家之一。 《百年孤寂》一书多年来启发过许多人的心灵。成名后的他,甚至曾试图促成美国与古巴和解。电影从其童年成长的阿拉卡塔卡出发,追溯马奎斯从离乡、以记者为业、到专注文学路上的踪迹,同时描绘他深具人文关怀的一面。

《马奎斯如何成为马奎斯》预告,全片于Giloo平台独家放映,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