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立日
讀立日

www.readependenceday.com 讀一本好書,發現下一本好書,探索"the unknown unknown"。

为什么有读立日?


“读立日”是一个Podcast节目,英文名是Readependence Day。除了音频内容,我们也会在这里发布文章,谈谈与文学、艺术哲学有关的所得与所想。第一篇就来谈几句我们的“读立日”Podcast。

每周我们会一起读一部小书,它们大多不超过200页,看上去很不起眼,但都是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作品。

为什么我们想专注在小书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诉求。不是说大书就不需要读,只是书毕竟不像粮食,越重含量越多,很多时候甚至还是相反的。这世上无所谓大书小书,只有好书坏书。很多大师、大家写的小书,价值远远超过其他人的大书、厚书;而我们读大师们的小书,会极大地帮助我们理解他们的巨著、理解他们的人格。这跟书的薄厚无关,跟人有关。我的意思是,跟写书的人的眼界和才力有关。读书不是在读字,读书乃是读人。不懂背后写书的人,是读不好、读不通他的书的。

所以我们来提倡读小书,并精选出来给大家,并非是想告诉大家,就读它们好了;不,我们希望跟大家分享的,是一种方法,一种判断好书坏书、懂得发现好书、确立自己审美趣味的方法,它一旦养成,能受用一生。就像我们从一个真正的好朋友去认识另一个;书也一样,我们从一本真正的好书发现另一本,发现更多本,你就会有足够的判断力去选择真正适合你的好书、以及真正适合你的好的生活。

的确,我们现在生活压力大,似乎比前人忙多了、累多了,空闲的时间少多了。但我认为,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像很多人说的,大家再也不喜欢读书,尤其全是字的书了。书是人创造的,也永远活在人当中,它也许没有奶茶、巧克力那么畅销,那么人人咸宜,但只要人不灭绝,书就不会灭绝,人想看书的欲望就不会灭绝。因为人是不能只满足于物质生活的,物质生活一旦满足就会带来空虚,而这种空虚恰恰只有书和艺术能够填补。更何况,书如果读对了、进门了,能给人的乐趣超过很多所谓的娱乐,有时候让人感到痛苦的往往不是书,而是走错了门径。我们不能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就懒惰地相信:没有人要读书了,书要亡了。我想说,如果我们继续这样想,继续这样懒惰下去,那才是书亡的真正原因。

我们的问题,也不是真的没时间读书,是将时间用去太多在不重要的书上,更不用说花了海量的时间在网络信息和娱乐上。更不是因为找书难,网络时代之后甚至连纸质书的负担都几乎去掉了,获取阅读资料从来没有这么容易过,一个google搜索引擎就足够找到天涯海角的书籍,更不用说书籍中的经典已经大部分都免费,无数网站里都有,都请君欣赏。

我们大部分人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读什么,以及不知道从什么读到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它们总是无可避免地混在一起,就像人一样,没有一双慧眼,什么也看不出。这是我认为我们时代最大的匮乏、最大的弊病。这弊病的原因,一部分在我们自己,但更大的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一个基于网络,而现在又基本是基于手机的世界,信息是多到爆炸,但所谓爆炸,顾名思义,从来意味着毁灭,而不是意义,我们其实无法从爆炸中得到任何有意义的东西。我们生活的现实正是如此,虚假、刺激、无聊的轻易就盖过了真实、严肃、有益的。我们人人面前都有一台电脑一台手机,都有闪着光标的搜索引擎,但我们不知道应该从它那里寻找什么,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the unknown unknown”。意思就是,不是我们不知道一件事情,而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存在。

这是为什么网络时代技术空前发达,而我们的知识却越来越碎片、越来越狭隘的原因。面对搜索引擎后面那个貌似浩瀚无垠的世界,除了每天的热点喂给我们的那些所谓的“知识”,除了我们订阅的那些永远说着相同意见的“观点”之外,我们什么也无法找到。网络技术、个性化技术越发达,我们在小圈子里挣扎得越疲惫,终于变为鱼缸里的金鱼。我们知道自己曾经来自大海,我们知道远方的某处的确有一个大海,但我们所有的却只有鱼缸。渐渐地,我们的记忆会变淡;渐渐地,我们相信鱼缸就是海洋。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孤独过,从来没有跟其他人、跟我们的过去、跟对所有人类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距离得这么远过。我们想要重新找到大海,呼吸大海的味道,体验做人的幸福,但我们手中的时间和精力是这么少。

这正是“读立日”产生的原因。我们希望能尽我们自己的努力,重新搭设一座通往大海的桥梁。我们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对人类的心灵和幸福真正重要的“the unknown unknown”,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辛苦找回的所有美好的记忆。我们相信,这些小书,是一扇通向真正新世界的大门。


预告:11月30日,我们一起读《罗丹艺术论》

“读立日”将在所有泛收听平台上播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