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耕
閱讀筆耕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科普網站【鏈習生】專欄作家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创作者经济IMO 📣 周报#34|如何修复无聊写作? Packy 的15 条写作见解

要写得好,要像普通人一样表达自己,但要像智者一样思考——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嗨!我是本周【创作者经济IMO】电子报的主编阅读笔耕,目前和@雨果. Hugo每双周轮值一次编辑,带你一起回顾本周精选文章(每周一上午6 点派报)。也欢迎大家一起来「 Matters 创作者经济讨论区」即时交流。

创作者经济IMO 📣 周报|如何修复无聊写作? Packy 的15 条写作见解#34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嗨!如果你在Matters有帐号(这是一个分散式储存的部落格平台,重视隐私的人甚至可以用「加密货币钱包地址」注册,不必提交电子邮件),目前创经IMO金库扩大了核销范围在Matters 上发起了活动:

  • 于Matters 写下参加语音活动(不一定是创经IMO 举办)的心得,300 字以上。

  • 任何Matters 市民都能发起一场线上读书会,过程中创经IMO 会予以协助。

详情可参阅公告办法,这两种响应都会获得美元稳定币USDT 的配捐。

本月中(3 月18 日)我们也会举办一场试点性质的IMO 读书会,待主题确定以后会再通知大家喔!


本周焦点

🔸 如何修复无聊写作的15 条见解。
🔸 为自己而写vs. 为流量而写?
🔸 不要主动提供建议的原因🔸 保持专注力的传说、偏方与实践🔸 如果你很努力读书,那你就读错了🔸 履历上「连续创业者」的误区🔧 用电邮别名(Email Aliases)保护你的隐私🔧 线上制作文字云🔧 自己Google 呀混帐🌍 早安!你各位Web3 下位者🌍 我与DHK 的故事|DAO 的自学之路


How to fix BORING writing(如何修复无聊写作) ? from〈How I Write〉

在最新一期的〈How I Write〉Podcast 节目中,主持人David Perell 整理了与Packy McCormick 对谈归纳出来的15 条写作见解。有请ChatGPT 翻译然后人工润饰,分享给大家:

  1. Packy 已经发布了超过100 万字。无论你的个人专长有多强,练习都是无可替代的。付出努力吧!

  2. 当你还感到兴奋时就写下你的第一稿(热笔)

  3. 区分Beta 内容与Alpha 内容:Beta 内容设计用于短期互动,它能获得观看次数,但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Alpha 内容的保质期很长,来自于作者独特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4. 写作帮助你发现真正的自我,因为它让你停止对自己说谎

  5. 对某事感到着迷,并以不寻常的诚实向读者解释为什么你对此着迷。

  6. 推广你的文章:如果你有一个令人震惊的图表或统计,使用它。它会让人停止卷动视窗,留下目光好奇想要了解更多。

  7. 如果你不知道写什么,那么在人们通常以极其严肃方式处理的话题中添加乐趣是一个机会。

  8. 不知道写什么?你最热衷的事情是一个好的起点。

  9. 陷入困境?试着阅读经典之作。可能会给你灵感。

  10. Packy 的阅读策略是尽可能将许多有趣想法放入他的大脑中,让它们互相碰撞,等待原创性的突破。

  11. 在互联网上,对于好奇、分享和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回报,你会赢得认可(个人品牌价值的提升)。

  12. 很多写作是挖掘。当你为他们挖掘出一颗宝石时,人们会喜欢。寻找一个惊喜的来源,为常见的问题投射新光(找到崭新视角) ,你可能就有了一篇爆款文。

  13. 写作就像滑雪! Packy 说,写一些新的东西就像是滑过你从未滑过的路径,你需要提前弄清楚你「路线」。 Packy 会花很长时间在前几段上,弄清楚路线。然后文章几乎会自己展开。

  14. 当我遇到Packy 时,他对自己的利基领域只有最模糊的概念,他通过持续发布找到了它。

  15. Packy 透过全力以赴他的个人专长而蓬勃发展。周围有很多商业策略家,他们都比Packy 拥有更多的(人际关系)连结、经验和知识。但他们缺乏Packy 那古灵精怪的语气、轻松的触感以及探索全新视角的意愿。这成了Packy 的价值主张,他将他的电子报命名为Not Boring

阅读笔耕🙋 IMO:奉上文字云

我为前面这15 条写作见解里的关键字「粗体化」标示,然后抓出来做成文字云,分享给大家——是的,如果你有一个令人震惊的图表或统计,使用它(来自第6 点)!

如何修复无聊写作的15 条见解

雨果・Hugo 🙋 IMO

在写作中,我认为「原创性」是一项非常值得追求的目标,但过去会觉得「灵光乍现」似乎求之不得,非常需要靠运气,后来发现平常多接触具有原创性的素材或文案广告,脑袋也会慢慢形塑成有创意的样子。

我自己平常特别喜欢观摩全联小编的文案,里面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点子,解构其思考逻辑后,就可以应用在写作上。


为自己而写vs. 为流量而写? by 梁文宣(Shiuan)

在写作中,「了解你的读者」这个建议很快就会变成「讨好」你的读者,这是一个问题。所以当我在写作时,我宁愿问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我正在写的东西,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足够了,即使知道有些读者可能不喜欢,那也没关系。

——瓦基

阅读笔耕🙋 IMO:瓦基拿捏「讨不讨好」读者的一把尺

之前访谈瓦基,他说把阅读笔记分享出去,获得的其中一个好处是得到外界回馈,进而做到更理想的对外沟通情境与框架,目前抓70:30 的配比,70% 为了自己,30 % 为了他人,这个比值会动态调整。

而最核心的目标仍是「写给我自己看的」 ,只是因为要分享的缘故(就会有受众,就不能很「毛片」,需要「剪辑」素材),会留30% 给读者(照顾、配合阅听者的需求),但不是所有阅听者提出的建议都会迎合,得秤一秤做这件事情的本益,以及会不会偏离最初的核心目标?如果会的话就不予采用了。

说到「给建议」的话题,下一篇策展文刚好有所呼应,来瞧瞧。


不要主动提供建议的原因by 游舒帆

  • 我的习惯是,如果别人没有寻求建议,那就不要给予建议,更不要以指教的态度想要教别人些什么。

  • 有人可能会说分享经验就好,但其实分享经验跟指教中间经常很模糊。当你说「我以前做过什么,我是这样做的,效果很不错,你参考」这看起来像经验分享,但其实跟指教只是一线之隔,因为你已经隐含了你过去做成功了,我的方法应该是对的,你参考。

雨果・Hugo 🙋 IMO:一切从「心」出发

我的观点是,如果是抱持真心为对方好的话,即使可能会被讨厌,也要分享你的想法,不过就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总之,即使在沟通过程中有些颤抖跟不安,如果能让对方接收到你的真心,就达到你的目的。

阅读笔耕🙋 IMO:为你说出来的话设定「信度」

我没有采用游舒帆提出的意见。

我偏好的做法是,在给予回应的时候,尽量不给100% 肯定表示(如引文中的「效果很不错」 ),而是多用「可能」、「或许」这样的词汇,背后隐含的意思就不是「我的方法是对的」而是「我可能会犯错」。

如此一来,你的回应就真的是经验分享,真的是希望对方参考看看(say yes 或say no 都没有关系,甚至可以直接向对方讲明),而不是希望对方听话照做。

单纯分享经验vs 希望你照着做,两者之可做到明显的区隔,关键是为你说出来的话设定「信度」指标。


保持专注力的传说、偏方与实践by yurenju

  • 人在空想休息的时候,大脑也还是会进行另外一种形式的组织归纳⋯⋯所以在休息时,不要做一些会「拉走注意力」的事情,比如说上Facebook 或是其他社群网路。

  • 让血清素水平提升(透过运动、回想快乐/正面的时光⋯⋯) ,好处是可以「延迟满足」,就是可以抵抗短期的诱惑奖励以获得未来更长期的奖励。

  • 这个是适合远距工作的方式,试试Apple 发布的影片Study With Me或是Lofi Girl 的lofi hip hop radio 。这些影片播放的时候,人会产生一种莫名的「陪伴感」 ,而这样的感受可以让你跟着他一起专心的工作。

  • 管理干扰,而不是拒绝干扰;最近在《间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里面看到一个很简单的小技巧,把那些干扰「写下来」 ,并且告诉自己晚点会去处理,这样就好了。

  • 找回每天工作都有「在进步」的感受:减少你每天眼见所及的工作(简化成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循环的纪录回顾工作事项。

阅读笔耕🙋 IMO:关于悬念,战或逃?

最近和朋友聊到海外旅游经验,她和我一样,都会心心念念着要先把「别人交办的纪念品采买任务」搞定以后,自己才能真正放松下来,百分百投入这一趟异国体验。

没有了悬念,才能够专注。

这篇文章有一些方法教我们「逃跑」(减少、抵抗悬念),不过我觉得最受用的概念是「迎战」(面向、管理悬念),像是把悬念给写下来,收纳妥妥等着批次处理,就能让犹疑的不安感化为确定性,心中踏实笃定就有了专注的底气。

BTW,远距工作时我喜欢播放白噪音😊。


如果你很努力读书,那你就读错了by 加恩

脸友发问:「读《人类大历史》这类书籍会建议怎么做笔记和写心得?」 我的读法是:「把困难的书,当成一个YouTube 频道来看。」

  • 不要读完整本书、不要从头开始读、不要计算自己读了几页

  • 读书应该「得来全不费功夫」

如果你嗑得很死命,那代表你读错本了,这本不适合你。

  • 我做笔记有一个原则,是「偷懒」。

󠀠读书时,我会准备一叠便条纸。因为我很懒得手写,于是只有遇到「啊,这个真的必须记下来」的资讯,我才会动手写下来⋯⋯只留下真正和我有共鸣的,怦然心动的极简知识点。

阅读笔耕🙋 IMO:有成本,你会更谨慎地筛选

关于最后一点提到的「便条纸」笔记方式,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想传达的概念异曲同工,在定夺一件物品(一个知识点)的去留时,先把它捧在手心,衡量看看自己有没有被touch 到。

不要对每件事情都有反应!获取资讯的时候,要有筛选的标准,再加上如果这道筛选程序是有成本的(手写累累的),你会更谨慎地出手!


履历上「连续创业者」的误区by 张国洋

  • 依照正确定义,「连续创业者」通常是别人用来形容那些几次成功出场的创业家,而鲜少是一个自己拿来形容自己的头衔⋯⋯如果你只是开过几次一人公司,或是经营还行但公司名称鲜少人听过,讲这名词多少都有点欲盖弥彰,有点类似曾国藩写「屡战屡败」被李元度改成「屡败屡战」的味道。

  • 收到履历的用人主管,很多一路都是在当上班族。他们对于创业者这角色其实是羡慕又忌妒的⋯⋯写出这样的头衔,反而很容易让用人主管升起负面情绪。甚至有些人还会觉得你不稳定,可能只是想来这边暂时待一下,将来还是会离职创业。毕竟你是连续创业者嘛,我们小庙哪里容得下你这大神?

阅读笔耕🙋 IMO:没加分的职衔,就不要写上去

这则贴文可以和第32 期周报里的「产品经理七年之痒」选文搭配一起看,都提到了一些关于「写履历」的注意事项,让我们持续累积、拓展对于这个主题的知识体系:

  • 篇幅:一至两页就好。

  • 工作成果(搭配关键字):做了什么。

  • 影响力指标(量化):做完以后产生什么影响。

  • 职称头衔:对于「上班族身份」是有加分的职衔才写进去。


创作者与数位生活

用Proton Mail 的Pass 和SimpleLogin 建立别名帐号by 流浪猫

  • 要怎么做才能避免泄漏真实的Email 帐号呢?

  • 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免洗电子信箱、电邮别名(Email Aliases)或转寄服务来掩盖真实身份,而本文要介绍的就是Proton Mail 与Proton Pass 所提供的别名服务。

WordClouds.com线上制作文字云

阅读笔耕🙋 IMO:不需要说明书才是好设计

本期周报一开始的「15 条写作见解」文字云就是用WorldClouds 网站制作的。

其实我试过三款文字云工具,觉得WorldClouds 的操作是最简化、直观、不用特别研究就可以顺顺用,只要点击「Word list」按钮就可以马上开始玩。

不需要花时间厘清使用者介面,不需要说明书才是好设计!

Let me Google that for you做一个动画给伸手党

阅读笔耕🙋 IMO:自己Google 呀混帐

以前,日本有个网路用语叫「 ググレカス(自己Google 呀混帐)」,这个网站如实反映了这种心境。


创作者经济与Web 3

不同社群媒体平台「身心平衡」幸福指数研究报告from 旅日台人笔记本

也许是平台用途决定主要客群,客群形成平台资讯属性,资讯属性又强化客群特性,客群特性再强化平台的资讯特性。

阅读笔耕🧙 IMO:早安!你各位Web3 下位者

哭哭!身处Web3 世界的玩家情何以堪,最常泡在X 与Discord 河道上了。不过这份研究报告怎么没有把Telegram 给放进去?

❏ 我与DHK 的故事|DAO 的自学之路by @swiftevo

  • DHK - Web3 公民教育一直是我在Web3 的启蒙老师之一。

  • 由最初观看Kin Ko 举办的实体教学影片,他每次都讲解一个关于Web3 的概念,到免费订阅DHK 的周报,加入了DHK,质押Cosmos 得到DHK 空投,领取《所谓「我不投资」,就是all in 在法定货币》NFT 书,最近才作为付费课金,加入了DHK working group。不经不觉走过了大概两年。

Swift Evo 🧙 IMO

想要了解一个社区、一个币又或者一个DAO,不能单单是追踪它的新闻。在Web3 资讯核爆的阶段,最能让我学习到的,并非听讲座,而是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社区,主动参与当中的工作及讨论,进行深入的了解、贡献,参与决策的过程。

李小龙说过,他不怕慬一百种不同脚法的人,但会对苦练一种脚法一百次的人心存敬意。


电子报的最末,要带你重温2 月27 日晚上的【创作者经济IMO】语音活动。

绿药丸、绿沙发是什么?参与FAB DAO 补助赞心得

我们和绿沙发(Green Sofa)小组成员Swift Evo 做了一场线上语音(问卷)访谈,分享参与「FAB DAO 补助赞」活动的心得,同时也对专案做了回顾与复盘。

另外,也要向你预告3 月8 日(五)新的一场语音活动。

儿童文学是文学!访谈「故事铸字行」幕后花絮

儿童文学是文学!访谈「故事铸字行」幕后花絮

形式比较特殊,这是一场「闭门访谈」完结的幕后花絮,受访者是自媒体「故事铸字行」的巫佳莲,她是一位童书编辑,也是一位获得文学奖殊荣的儿童文学创作者。

文字精华将于活动前一天(3 月7 日)上午六点派发到各位的电子信箱,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非常的充实,受访者知无不言,引导出很多启发与洞见!

来复盘一下采访者雨果. Hugo这次独特的体验(幕后花絮),也要问问雨果是如何做好一场访谈?从事前到事后要注意哪些环节?有哪些坑千万不能踩?

按有兴趣开启活动通知

❍ 时间:2024/3/8(五)20:00(时长约一小时)
❍ 地点:Google Meet( https://meet.google.com/xcq-mgae-rbn)
与谈人:阅读笔耕❍ 与谈人:雨果Hugo

要写得好,要像普通人一样表达自己,但要像智者一样思考
To write well, express yourself like the common people, but think like a wise man.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

Share


主编后记:第一则永久笔记

我在整里本期(第34 期)周报〈履历上「连续创业者」的误区〉这篇策展文章时,脑海被「履历」这个关键字唤起,联想到第32 期周报的〈产品经理七年之痒〉选文,于是再次回顾当时写下的IMO,发展成一则正式的永久笔记。

和大家分享这一则永久笔记的发想过程:

—————————————————————
升级订阅解锁更多赋能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 獲得週報、人物誌Writing NFT - 週報:主編後記(創作者經濟IMO 知識樹) - 人物誌:語音訪談無限回放- 不定期空投派發- 年度訂閱享17% 折扣

—————————————————————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中書神經系統

閱讀筆耕

1. 關注各種有關書的消息。 2. 長文:專題 #寫作的反思 與 #爐內真心話 連載中。 3. 短文:每日「鏈習生幣圈日報」新聞的盤後觀點 murmur 眾聊。

9430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