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僅是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點滴拾遺,於悄然偶遇的空間現場,是悲歡離合,也是千古風流。在社畜禁錮裡掙扎如我,寫作是窗口也是救贖,手中的經緯,指引我向烏托邦邁進。

(中学生导读)法文世界的「白朗峰」:维克多·雨果

「对不义者的惩罚、判刑者的救赎、苦难的描绘、圣哲的影响」,雨果说,这是一部宗教作品,更直言「最高的法律是良心」。近四十年的光阴,一百一十万余字,雨果定义了何谓「小说」。
写在前面:这是一篇提供给国中生线上(远距)教学的教案,也是无法在实体课程进行写作引导时,让学生能够继续接触文学的方法之一,我想,「写作」不是为了会考或学测的国写而准备,更不只是单纯背诵口诀或成语、佳句而已;

真正的书写意义,提笔价值,乃是为了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更能够随时做好与外界有效沟通、正确陈述的预备。拿下耳机,给自己倒杯黑咖啡,看那文字的力量跟穿透力,即使在「快速动眼」的资讯爆炸时代,黑白印刷的铅字体,依旧充满无穷魅力……只手破空之声,静寂中的喧哗,悲欢离合、大千百态,莫过于只见文字了。

「世上最宽阔之物为大洋,比大洋更宽阔之物是苍穹(天空);但是,能够比苍穹(天空)更为宽阔的,其实是人的胸怀。」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音乐表达了无法言语和不可沉默之事。」

「不要做生命的旁观者;如果你这一生只是(冷眼)旁观,那消逝的生命中将不会再有你自己。」

「人类第一种『饥饿』是无知。」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

「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枷锁,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痛苦总是跟随在欢乐身边。」

「爱,即行动。」(Aimer, c'est agir。)


雨果(Victor Marie Hugo,1802 - 1885),近代西方文学难出其右的不朽巨匠,被法国人尊称为「英格兰有莎士比亚、法兰西有雨果」的他,诞生于法国东部近瑞士的贝桑松(Besançon),生涯轨迹完整经历了西元十九世纪欧洲的政治动荡(民族主义崛起、反抗外来者的独裁统治)与法国境内多场革命运动(拿破仑失势、七月革命、拿破仑三世称帝、普法战争等),真实的人生又面临着长女意外溺毙(19岁)和被迫流亡海外(他强烈反对拿破仑三世以政变登基为皇,指责其为叛国之举)的严峻考验,只能多年委身于英吉利海峡上小小岛屿,故在曲折多舛的命运转折当中,雨果以自己的笔,书写着眼底所见的世界......包括了美与丑、善与恶、光明和黑暗,还有爱与被爱。

Hugo by Étienne Carjat, 1876
「浪漫主义」(Romantisme):自「工业革命」(西元十八世纪中叶)与「法国大革命」(西元1789年)之后,艺术家开始注重以强烈且真挚的情感来作为美学经验的表现来源,并且强调往昔不曾出现,如不安、惊恐、彷徨等情绪,以及人类在遭遇到大自然时所表现出的敬畏与感性崇拜;同时,文学里也经常论及对过去历史的批判,强调女性和儿童(非英雄主义),还有相对比「启蒙时代」(Siècle des Lumières)的反思与抗辩:
「启蒙(理性)时代」强调演绎和推理的绝对性(理性),而「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想像力、和己身的感悟。如《少年维特的烦恼》(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主角的行为仅仅取决于他的感觉。

作为西元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艺文界领导者,雨果精心描绘出《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与《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等圣殿级,足以让每一后辈作家脱帽敬礼的小说外,更让诸多名词或是字汇深植人心,像「Quasimodo」,原本是单纯的人名,后来则被用以形容「面恶心善」的同义词。同时,写作之外的雨果也积极参与群众运动,反对死刑,诉求社会公平,还坚持出版自由,鼓吹普选与全面教育制度。


雨果的经典作品

《巴黎圣母院》(又译《钟楼怪人》,1831)

美国《纽约时报》世界十大名著

背景:西元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结束了「波旁王朝」的复辟统治。雨果有鉴于封建帝制下的黑暗与残忍,提笔创作出了《巴黎圣母院》,借西元十五世纪的巴黎社会,借景反射他所处的现实生活。

故事:一开场,妇人跟男人私奔,产下了一名美丽的女婴。但不久之后,女婴居然被抱走,同时被掉包成一个长相丑陋的驼背婴儿,妇人无法接受自己的宝贝女儿被偷走,更变成丑八怪的事实,于是将驼背的婴儿随意丢弃在巴黎的圣母院门外……

西元1482年,落落大方、美艳动人的吉普赛少女艾丝梅拉达(Esmeralda)在花都(巴黎)街头卖艺,圣母院会堂副主教弗洛德(Claude Frollo)对她心生色念,欲占为己有,于是差使自己收容的养子,圣母院敲钟人,更是天生畸形(独眼、驼背、语言障碍)的加西莫多(Quasimodo)趁夜在街上意图绑架艾丝梅拉达……但少女幸运地获皇家骑兵队队长菲比斯(Phoebus Châteaupers)所救,更就此深深(迷恋)爱上了这位有点轻薄的军人……

由爱生恨的弗洛德决定一不作二不休,趁两人幽会时成为「不速之客」,携刀刺伤了菲比斯!但副主教此时更恶向胆边生,栽赃嫁祸于艾丝梅拉达,让她在严刑逼供下承认犯行,加上可能习得的蛮族巫术,有怪力乱神之虞,遭法官判处死刑;加西莫多对艾丝梅拉达也怀有一丝爱慕之情,于是在行刑前大胆闯入法场,抢走了少女,将她藏匿在圣母院的顶楼。

美丽的少女跟畸形的怪人,在圣母院的天空下,从陌生到相识,艾丝梅拉达也逐渐走入了加西莫多「面恶心善」,真实不做作的世界里……期间,加西莫多一次用拳头制伏了欲非礼艾丝梅拉达的入侵者,可随着皎洁月光让身影轮廓慢慢浮现,当他发现自己的养父弗洛德正是袭击少女的痴汉时,加西莫多只能默默缩手,退回暗处。

很快的,生性狡猾的弗洛德再度使出诡计,让吉普赛人与游民误信艾丝梅拉达将被官方强行带走,因而群聚在圣母院,打算营救少女离去,也与教堂内的加西莫多发生激烈混战……不明就里的国王看见圣殿外的冲突,决定派出菲比斯前去镇压!吉普赛人的石头与木棍,自然不敌训练有素的骑兵队,但正当加西莫多来到艾丝梅拉达的房间时,少女已经被披着斗篷的陌生人给趁乱带走了……

谁?弗洛德

以圣洁神职人员自居的弗洛德,向艾丝梅拉达再一次进行求爱的动作,更威胁她只能从就范或被逮的两个选项里择一,但少女始终抵死不从……「癞虾蟆」暴怒之际,弗洛德把艾丝梅拉达「丢」给了隐居在圣母院附近的修女(Gudule),她曾公开指称艾丝梅拉达是卑劣的小偷,并把十五年前女儿被绑架、掉包的事归咎于是少女的过错。

就在士兵赶来捕捉艾丝梅拉达的时候,修女赫然惊觉到:艾丝梅拉达竟……就是自己失散的女儿!说什么也不愿放手的她,又哭又闹,跟着来到刑场,可一心一意想救(寻)回女儿的悔恨与不甘,在士兵无心的挥手与推阻,与自己一个不留神的踉跄下,修女头部着地,当场重创身亡。

加西莫多发狂似的找寻艾丝梅拉达的下落,但望着远方少女的白裙落在绞刑台,近处却出现了养父弗洛德如厉鬼般的可憎变容,钟楼上的怪人于是再也无法忍受此伪善背德的虚伪与羞辱,于是使尽全力,将副主教从楼顶上推下……

日暮西沉,加西莫多从此消失在巴黎圣母院。

两年之后,人们意外地在墓园发现了加西莫多和艾丝梅拉达的尸骨相拥在一起,可当旁人想把他们分开时,已全然是一堆灰烬。

影响:雨果将《巴黎圣母院》打造出一部叙事剧或史诗,记叙了所有人的历史,并将巴黎圣母院作为目击者,也就是「无声的主角(观者与旁观者)」 ;本作品也是当时第一部以底层人物为核心主角的作品,甚至因作品的成功,刺激了欧洲近代头一次的历史文物保护运动,并促进了中世纪「哥德式建筑」(Art gothique)样式的再次复兴。


《悲惨世界》(又译《孤星泪》,1862)

「对不义者的惩罚、判刑者的救赎、苦难的描绘、圣哲的影响」

雨果说,这是一部宗教作品,更直言「最高的法律是良心」。

近四十年的光阴,一百一十万余字,雨果定义了何谓「小说」

雨果的小说版本,是以事件或人物为分段方式,一共分为五部(单元);而今日大家所熟悉的音乐剧版,则是以时间作为分段区隔,分成四幕(单元)。为配合(便于)导读,我使用音乐剧的时间轴。

序幕(1815)

尚万强(Jean Valjean),身陷牢狱19个寒暑的「24601」,终于取得一纸假释令,得以离开不见天日的黑暗人生;然而自由之身并未让他在社会上真正迎来「自由」,反而处处惹人歧视,使他被迫流浪街头……

主教米里艾(Bishop Myriel)虽然好心收留了尚万强,可夜半无人时分,多年来穷困彷徨的不安定感却让他故态复萌,偷走了主教会所的银烛台!但才刚离去没多久,警方就抓到了神色慌张的尚万强,并带到主教跟前对质:主教非但没有揭发或苛责,反倒为其开罪,表示是自愿送给过路客的赠礼。警方放下了尚万强,他随即哭着跪求主教的原谅,米里艾不多言什么,只求「浪子」宣誓从今尔后将灵魂交托给上帝,重新做人!主教并将另一只银烛台也送给尚万强……神的怜悯,让他感受到慈悲与包容的力量,撕毁了假释令,他决心再创新生。

1823

八年很快就过去了,尚万强履行了当年的誓言,彻底改头换面,不但易名为麦道临(Monsieur Madeleine),并且成为受人爱戴的市长兼工厂厂长,更以慈善助人闻名;这时,他名下工厂里的女工芳婷(Fantine),正承受着凄惨的境遇……年轻时的激情与未识人生,她怀了个女孩,岂知这负心郎竟一走了之,只留下母女相依为命。为了小小珂赛特(Cosette),芳婷只有把她寄养给酒店老板泰纳蒂夫妇(M. & Mme. Thénardier)……

对珂赛特的殷切思念,给了芳婷无比的力量,所有辛苦挣来的钱也都寄往泰纳蒂之处,但谁知道夫妇俩在信上所提珂赛特体弱生病一事都是虚构的!血汗钱其实都进了泰纳蒂索求无度的口袋里!又一个不小心,芳婷的信落入了爱嚼舌根的同事手里,同事不只鄙视她,还联合领班将她赶走……不知情的尚万强签下公文,芳婷也无情的被迫失去了工作。芳婷卖了项链盒和一头长发,但面临着走投无路的窘境下,她只能加入码头区的神女(妓女)行列,用最原始的方式出卖灵肉……

有一天,芳婷拒绝了一位无礼的寻芳客,两人激烈拉扯之间,恰好新上任的铁面警长贾维(Javert)到职,他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定了她的罪,目睹此景的市长出言制止,尚万强要求贾维放走芳婷,并将奄奄一息的她送往到医院休养。

当贾维欲与市长争论功过是非时,街上有位老人不幸被马车意外压住,尚万强立即上前,用力顶起了车子!力大无穷的劲道,勾起了贾维对过去编号「24601」罪犯的模糊记忆,尤其「24601」假释后还犯上一起偷窃罪,理应会加重刑责……但此刻怀疑市长是贼显然不太合理。

想不到,警方这时逮到了一位铁匠,指称他就是逃亡多时的「24601」,贾维原本还以为自己错怪了市长。但正直的尚万强无法容忍自己的懦弱可能会造成无辜民众的无妄之灾,于是来到法庭,亲自向众人坦承自己的身分,他就是「24601」!贾维本想当庭拘捕尚万强,但尚万强挂念着芳婷虚弱的病体,情急之下,打昏贾维而逃逸。

病榻之上,芳婷以说不出的感激,将小珂赛特的未来托付尚万强,他也再三允诺会好好加以照顾与陪伴;芳婷短暂且悲凄的一生,就在对珂赛特的思念中悄悄结束画下句点。负责任的尚万强也马不停蹄地赶向芳婷所说的小镇,去「解救」她可怜的遗孤。

1823

待在泰纳蒂夫妇的身旁已经满五年了,但小珂赛特一直不断受到折磨跟虐待,成天就像个女佣或童工一般被使唤来、使唤去,同年龄的酒馆千金爱波宁(Éponine)却备受宠爱,两个小女孩的生活犹如天渊之别……但珂赛特没有怨天尤人的本钱,只能暗自期盼梦里的母亲有一天能够来接她回家团圆。

尚万强来到酒馆时,珂赛特正吃力地在黑暗中打水。他二话不说,一心执意带走珂赛特。泰纳蒂眼见「财神爷」自个儿上门,当然使出拿手的狡猾嘴脸,狠狠敲诈了尚万强一番!支付了犹如天价的1500法郎,是赎金,也是脱离苦海的代价,珂赛特总算离开了酒馆的牢笼,尚万强把她带到巴黎,以父爱之名呵护珂赛特长大,难得的天伦之乐,带给这两个曾饱受命运折磨的游子莫大的欣慰跟满足。

然而,贾维的判官阴影,却依旧笼罩在夜晚的尚万强身上,挥之不去。

1832

长大后,亭亭玉立的珂赛特与革命青年马里欧(Marius Pontmercy)相恋,尚万强因而卷入了反抗帝制,追求共和的行动……效力保皇党(政府军)的贾维在街头起义的混战里,以便衣身分躲入了革命军的行列,意图在后方扰乱与破坏……但他事迹败露,被革命军发现,因而遭到了拘禁。

尚万强自告奋勇,愿意处置贾维,但他接手之后,不但没有伤害贾维,反而放他一条生路;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主的革命军在这波起义行动里终究寡不敌众,死伤极为惨烈,马里欧自己也身受重伤!尚万强在巷战里救出昏迷不醒的马里欧后,却与贾维再度狭路相逢,贾维感念尚万强的不杀之恩,也忆起过往对他的仁慈与宽容,因此放过了尚万强和马里欧……觉悟到法律程序本身不涉及道德层面,但缉捕尚万强终究是他做为警官(公务员)的职责,内心无比的矛盾跟煎熬下,贾维最后选择投河自尽。

年轻的马里欧很快就痊愈无事,尚万强也允诺了他与珂赛特的婚事,更大方赠予近60万法郎的礼金。由于担心自己身为通缉犯,可能会拖累二人的大好前程,尚万强于是向马里欧坦承自己有多项前科,并请代为保密。但是崇尚道德与崇拜英雄主义的马里欧无法认同尚万强「更生人」的背景,将之视为顽劣的社会败类,故拒绝尚万强与珂赛特再有往来……

绝望又难过,但已默许马里欧提议的尚万强,毅然离开了珂赛特与马里欧的爱侣世界……但泰纳蒂先生一次令人作恶的登门拜访,本想要粉碎尚万强在马里欧心中最后所剩无几的份量时,混战时留下的衣服一角,他惊觉到:尚万强正是自己昏迷时的救命恩人!恶狠狠地,用钞票赏了泰纳蒂小人耳光后,马里欧连忙带着柯赛特寻找尚万强……

马里欧与柯塞特在尚万强临终前夕赶至其寓所,表达内心无比的感激之意,弥留阶段的尚万强既宽慰又满足,回想起从「24601」的黑牢到今时的所有足迹,有主教的恩惠与芳婷的托付,有贾维的宽赦跟上帝的带领,一切尽是感谢亦是救赎,尚万强终于带着微笑,平静地离开世界。

孤星不再流泪,因为已是繁星熠熠,

世界不再悲惨,因为大爱战胜黑暗。


花絮:

小说出版后不久,随着政治局势的丕变,雨果便流亡海外,据说他当时以「?」的符号,打电报给其英语出版商,想了解作品的市场销售量。而出版社也很有默契地用「!」作为回应,表示市场成绩非常亮眼。


尾声:

越南新兴宗教「高台教」(Đạo Cao Đài)有所谓的「三圣」,也就是神和人类之间的先知,分别是越南诗人兼预言家阮秉谦、中华民国「国父」孙文,还有维克多·雨果……


图文来源、一并致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ctor_Hugo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Hunchback_of_Notre-Dam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s_Misérables

https://www.primevideo.com/detail/Les-Miserables-The-Movie/0IVA2IS8SEAORZFKP3INVBHAEI?_encoding=UTF8&language=zh_TW

https://www.amphitheatrecogeco.com/en/shows/notre-dame-de-paris-2022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