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琛琛
於琛琛

半路出家的政治學徒一枚,文字時而溫柔,時而暴烈,時而浪漫,時而尖銳,時而簡潔,時而瑣碎。【近注】不需要追蹤我,最近忙於家事和讀書,也沒新文章可以追蹤。

年末清单|大龄人妻的奇幻学术旅程2.0

年末清单校正回归至我的本业:(真)职业学生。这篇只谈博士班在2021年对我的影响,以及明年我对这个学业有什么期许。
疫情后再也没能进到图书馆里面。 Photo by Becca Tapert on Unsplash

在掏心掏肺写完死前要做的十件事以及怒填Matters问卷2021年版后,暂时对人生啦、生活啊之类的事情没什么感想,年末清单校正回归至我的本业: (真)职业学生。这篇只谈博士班在2021年对我的影响,以及明年我对这个学业有什么期许。

帮新认识的朋友前情提要:移居多伦多后,一方面所有的移民安置中心顾问都会告诉新移民,早晚都得拿一个加拿大学位,二方面移民两年多,英文程度还是不足以和婆家的人在餐桌上辩论各种政治议题,于是异想天开认为读硕士能大幅度提升英文能力,故申请离家最近的多伦多大学,殊不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走向博士班之路。


一件今年影响你很多,甚至足以改变人生的事情。

在40岁时决定于加拿大再试一次博士班,并真的申请上博士班这回事,本身就影响我什巨,尽管此事离足以改变人生还有十万八千里,毕竟若真能读到博士毕业,个人的生涯规划是回归家庭主妇兼兼社区义工阿姨(诶?),最多先申请博后,两、三年后成为一个独立研究者,倒没想过要穷尽后半生去凑学术界的热闹。

然在申请过程中无限被放大的冒牌恐惧症伴随着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是我始料未及的,认识到自己个性里追求尽善尽美的一面让我既惊吓也我惊喜,坦白说自己上半生是个二二六六之人,尤其是求学的事情—— 我就是乡下高中后段班里的班后段,大学联考可以算一算分数够上中字辈大学就放弃一整科英文,考研究所时知道自己考上辅大,其他国立大学的口试就不去了,教授口中没有学术野心和毅力的学生。就算时常有把自己推向舒适圈之外的情况,却从没有拼尽全力以求看到极限。

换言之,也许自己还有很多潜能并没有开发啊(胡乱结论)。

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读博士也是一种不断看见自己极限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体认到自己追求完美的个性,然也必须要学会和自己的不完美和平共处,那又是另外一番自我的撕裂和重组。

或许这才是足以改变人生的自我认识。


一件你今年有做出改变的事情。

今年,我终于兑现自己对老公的承诺,去看心理医生了。

你们可能要问这和博士班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很大,不是说读博士让我忧郁(虽然也真的是),而是自搬来加拿大,我每年的郁期有一种越拖越长的倾向,而且被anxiety(焦虑症)袭击的频率越高,袭击后的症状也越来越严重,老公已经快要招架不住了,希望我能寻求心理医生或是心理咨商师的协助。

问题是尽管加拿大有全民健保,并没有补助这一部分,看心理医生和看牙医是一样的,都是昂贵的医疗行为,心理咨商师一个小时至少120加币起跳(近3000台币),能够开药、真正有医学背景的心理医生要价多半超过250加币(近6000台币)一次,记得吗?我和老公在今年之前都是freelancer,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除非有金山银山,否则也无法好好走完疗程。

当然,这也可能只是我的借口,在回学校读硕士前,我答应老公,多伦多大学应该有校内的咨商师,入学后就会去寻求协助,然综观两年硕士,始终以课业太忙当借口一拖再拖。

现在进了博士班,置身于全加拿大最会罢工、屡创罢工时长纪录的York大学,担任TA竟然有每年高达3000加币的心理治疗保险!我的天啊!身为奉不用白不用座右铭、勤俭持家、精打细算都没有的地方太太,再也找不到借口不去寻求专业帮助了。

附带一提的是这保险也包括复健治疗的2000加币,也是时候顺便整脊了。

请注意:本文多少有戏剧效果,然心理咨商不应该是抱着贪小便宜心态才去,如果有问题就该寻求协助,千万不要像我一样一拖再拖,不但有碍健康和生活品质,老实说要不是老公很有耐心,大概早就离婚了。


3+1件明年计画的「事件名称」、「原因或理由」、「如何达成这件事情」。
  • 暑假就要开始撰写奖学金计画

综观2021年,每当情绪为了Matters上的一分五毛钱而波动时,就会去打开加拿大各级奖学金的说明网页,看一下上面的金额并告诉自己:「妳的战场不在这里,在Matters上写再多也比不上研究计划的两页纸(加拿大的奖学金计画书一般都限定不超过两页,最多1500字)。」然后心情就会神奇地平静下来。

是的,什么都是假的,能拿到更多奖学金才是真的,尽管博士班的日常薪水勉强能养活两个人,但只有外部奖学金才够付换屋顶或新暖气机的钱啊!

今年10月时呕心沥血写了一份研究计画,很幸运通过校审(约35%)而被送到国家级的评审委员会(约45%),实话说我不看好自己能拿得到四年国家级补助,一年级生没有指导教授还蛮吃亏的,但自觉拿到一年省级补助还蛮有希望的,不过这意味着明年10月得再挑战一次这个奖学金。

而尽管每一年,每个申请者都知道要申请这个奖学金,但好像每个人也都会拖到9月开学以后才开始写研究计画(该死的拖延症),所以打算在2021年一收到博士资格考的成绩就开始找指导教授,并且用整个暑假来写这个计画,外加传给七七四十九人帮忙给意见,但求完美才行。

不过前提是资格考能考过,而且冬季学期有维持住成绩。

  • 放慢修课脚步,不要在意成绩,但求甚解

记得当年收到多伦多大学的录取信时就被吓到,信上说我们给你奖学金,但你的成绩要维持A-,否则钱就会取消了,害我整个硕士都在追求成绩单上的A,后来才知道:除非你真的不交作业(这里指不交、而不是迟交或交了乱写),无论是表现普通还是表现不错,加拿大研究所根本至少都是给A-,然另一方面,表现很好和表现卓越,很多教授就是最高给到A。

然而自从知道这秘密后,我就变得不容许自己得到A-,这种心态简直令人发指,尤其在每个学期都硬要多修课的情况下,搞到自己筋疲力尽,每天都追着阅读和阅读心得跑,总是睡不饱,总是很火爆。

而硕士超修了一些课,博士班承认这些学分,我却不改陋习,秋季学期在明知核心课程很难的情况下,不顾前人之劝还是多修了(想多修亚洲研究和难民研究学程要多修课),反而适得其反,这个学期过得超级狼狈:核心阅读之难,让我每天都哭着入睡。

明年的冬季学期我打定主意就只修一门核心课程,学习不要太在意成绩,而是一步一脚印的好好读书,而且每次阅读完都要拿老公练习口语讨论这个我最弱的一环,而不是像硕士班这样囫囵吞枣的过。

  • 不要花太多心力在TA工作上

期末聚会上,博士班同学七嘴八舌地说:「关于改作业,你就是读过去,A就A、B-就B-、C就C,也不用多给评论,这些大学生不在意评语只在意成绩,而且有过就好。」「如果讨论课上都没有人要讲话,你就把画面切到炉火,等着下课即可。」「如果学生要求延期就给延期或不给延期、没要求就直接扣分、都不来就给零分,完全无需纠结他们有什么理由,这些理由八成都是假,剩下两成最多也是半真半假。」

这些建议真是醍醐灌顶,第一次当TA,讨论课前总是很认真的准备,不旦压缩到我自己的阅读时间,还会写信提醒学生分数很危险, 却一直被学生的各种借口和忏悔欺骗感情(和影响情绪),连改报告都异常认真的给评语以至于花更多无谓的时间,看来这些坏习惯都要改一改,我计画严禁自己太过认真对待此事,明年一定要走最低限度路线,得过且过即可

  • 在繁忙的课业中执行168饮食计画

前阵子回台湾四个月,大家都说一定会胖,不过因为自己一回到台湾就严格执行了168饮食计画,反倒是瘦一圈,再回多伦多,天冷加上读写英文太耗脑力需要大量补充糖分,体重又慢慢加回来。

不过急诊室一趟让我意识到自己到底不是年轻人,任意消耗健康读书非明智之举,明年打算重拾168饮食计画

这计画的难处是到底哪8个小时才是能吃东西的那8个小时?之前回台湾无事一身轻,基本上就是11点左右开始吃东西,下午7点以后停止,然回多伦多后,家庭主妇如我白天总有很多杂物,晚上才是读书和写论文的好时光,可是如果把吃东西的8小时往后挪,例如下午5点吃晚餐,接着边读边吃,那也只能撑到12点,后面既无法保持清醒,隔日白天都不能吃东西,一堂三小时的课可能会暴走。

又或者,配合这个计画,干脆彻底调整作息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像也不行,因为一天读书8小时是绝对读不完。

这件事之所以额外列出就是我还想不到合适的计画执行,如果各位对此有什么锦囊妙计请留言告知。

文中有画线部分是计画怎么做。

更多大龄奇幻学术旅程的故事都在我自己的网站上,网站文章也可以拍手,如果你偶然去读了,请不要吝惜给予鼓励。也可以追踪标签#奇幻学术旅程,不过之前因为写中国政治相关议题被某个号称在台湾读政治所的中国人纠缠上,搭配自己在台湾政治系所圈子有公开露脸和真实姓名的活动,有种不安全感,故掩盖了很多可能会透露个人资讯的文章。


年末感谢清单

本文是「年末」清单,故趁此顺便对所有的读者和支持者表达自己的一万分谢意。首先当然要谢谢@LunaLee@阿嗅,妳们诚挚而坚定的支持绝对是我不断产出文字的动力,也谢谢@IrisChen圣诞节那通鼓励的电话,让我又继续留在这个帐号。

一直以来,在我支持任何文章之后,都很怕被对方tag说谢谢,我老公说我就是个sociopath,没有正常人觉得「接受别人感谢其实是件值得开心的事」的自觉。所以来年如果我支持你,真的无须特别说谢谢,在我加入Matters之初,是一些在站上很久的人例如上段提到的三位,还有@桐生茂豫@fide@塔拉拉以及我们都怀念的@风翔万里无私的掏钱鼓励我,反正就是这样。

基于自己不习惯被tag说谢谢,时常别人支持我时我虽然心怀感激,可也很少tag支持者说谢谢,因为怕对方会有同样的困扰(其实只有妳有而已),但当然该说谢谢的还是要谢,我无法回溯所有在今年之内支持过我的人,大概列一下近期支持过我的名单,要是有遗漏请不要生气,我对你们的感谢是一样的: @蔡艳秋@四季@漫阅读@芳心慢笔@由羽禾@Eddie@金梨JinlyWong@巫笔@射手妈咪婷婷@杨鸷@丢掉小妓女@Terence@MiSa@忠于写作@庭的生活随笔@鑫大叔@映昕@慢活森谷@YL初商科技@Flora异想@JimJKC@无法@蔡凯西@Angela Chen@zoe@Matty......族繁不及备载,谢谢你们今年的鼓励,希望来年继续捧场啦。

今年年初支持数上了100,然后上星期破300了,之前不知道在哪看到说300以后不用验证就可以直接转帐,这到底是哪来的谣言啦?

最后,上篇文章有说,我不习惯用同一个平台或同一个名号用太久,「卷氏俗女」这个昵称当初也是随便取我个人的「卷」字乱取的,至于为什么我叫卷,那也是有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所以不管大家有多喜爱卷氏俗女(哪来的大家?),反正她是死透了。

明年起,会是于琛琛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流離城事慢半拍。

於琛琛

【停止經營】一個大齡女子移居多元文化之城Toronto、並重新踏上學術之途中的所見所聞和反思。文章產出偶爾慢半拍,希望能定期發送週報介紹書籍和好文,卻往往失敗。

3114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