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哲學
蔣不
主理
4 人追踪
5 篇文章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究竟一件藝術品的「邊界」在哪裡?

油漆工人穿着沾滿油跡的工作服,拿着一把長長的滾輪,地上有一罐油料,背後有一幅油了一半的白牆。在這個場景裡,只有那位油漆工人的身體是「假」的。那是整個場景裡唯一一件 Hanson 「親手」雕刻出來的物件,而其他所有工具都是「真實」的,是在商店買回來。

就是那個光

評論的可看性 I 數碼複製時代的評論作品

你寫過評論嗎?先說明這一篇只是說明我眼中的評論,不管你是擅長評論,或是秉持Dont judge精神,我想這篇都不會提供你實際的操作方法。這篇最主要想提的想法就是,一篇評論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就是那個光

續-在人生的低谷遇見妳 I 與故事的距離

這一篇是上一篇《伸展運動》發布以後,延伸出來的幾個想法,可以當作三個獨立的想法,或者是都在回應一個問題,「自己與故事的距離。」

就是那個光

創作需要友人的支持嗎? I 作品與作者的連結

對於創作者來說,親友絕對是最強力的支持者,不管是文字、藝術、甚至是做直銷,最先找的目標往往都是身邊的人,不只是實際上的距離,單純而無條件的贊同,就是對創作新手最大的支持了。前不久看到的一支影片開啟我一個想法,這些來自親友的回饋真的是有價值的嗎?

相关标签

  • 藝術作品
    65
    巴瓦肖公社
    15
    巴瓦肖
    14
    亞當斯密
    33
    意圖主義
    22
  • 作品解析
    11
返回全部
蔣不

「巴瓦肖公社」第2期:藝術的邊界——從陳漫和宋拓談起

巴瓦肖公社(la Commune de Pavachol)是一個基於巴黎、立足當下、討論藝術的中文線下沙龍。我們認為沙龍不僅應該發生在左岸的客廳,也同樣應該發生在街道和現場,更應該發生在一切有火花的地方。第2期活動(2022.1.14),蔣不和成家楨從宋拓的《校花》和陳漫為Dio…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