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地種花:讀Eleana Kim《自然而生的和平》
近年來,南韓的板門店與非軍事區(DMZ)成為旅遊熱點。在看似自然的荒地景觀上,Eleana Kim的Making Peace with Nature提醒讀者,眼前所見一點也不「自然」。正是因為直至今日的軍事運作才導致DMZ不受人為干擾:南韓政府宣稱的和平並未成真,戰爭的陰影也從未遠去。
從前,有台收音機:讀Brian Larkin《訊號與噪音》
人類學者Brian Larkin在2013年憑著〈基礎建設的政治與詩學〉一文聲名大噪,被引用超過三千次,成為了基礎建設人類學的奠基之作。在更早幾年的民族誌Signal and Noise之中,Larkin從奈及利亞的收音機、行動電影車到盜版影視店,書寫一段有別歐美以外的影音媒體歷史,以及「訊號」與「噪音」的相伴相生。
當我們談論邊界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讀Malini Sur《叢林護照》
說到邊界,你會想到什麼?Malini Sur去年出版的Jungle Passport帶領讀者一窺印度與孟加拉邊境社會的困境與活力。對她而言,邊界與相對應的國家從來不先於人們而存在。在此生存許久的Garo人有自成一格的策略,屢屢挑戰了邊界帶來的壓迫與控制。
歡迎光臨死亡小鎮:讀Alex Blanchette《豬肉之城》
小鎮居民所謂的「如果沒有畜豬,這裡就將會是鬼城」是什麼意思?繼挪威的鮭魚之城後,我們來到美國的豬肉之城。人類學家Alex Blanchette去年剛出版的Porkopolis是一本描寫大型農業企業的民族誌,他要告訴我們資本主義如何穿透人與豬的生命,同時又把一切的刀光血水都遮掩起來。
太空船是一襲華美的袍:讀Gökçe Günel《沙漠中的太空船》
2006年,為了因應氣候變遷,也為了表現出擺脫石油依賴的企圖,一場大型都市實驗在阿布達比展開。迎合永續能源發展,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計畫打造出世界上第一座無車、無污染、零碳排的城市──一艘航向未來的沙漠太空船。然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浪潮,曾經的太空船恐怕淪為廢棄的鬼城。
麥魁迪的羊皮紙捲:讀Ashley Carse《大溝之上》
是的,運河也有民族誌。與今年初佔據新聞版面的蘇伊士遙遙相對,Carse的《大溝之上》試著重建巴拿馬運河的前世今生,算是前些日子基礎設施研究熱潮的代表作品之一。和許多人可能比較熟悉、以基隆港為背景的《靜寂工人》一樣,Carse同樣援引了Ferguson的「掛斷」來理解1920年代人工湖畔香蕉城鎮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