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不該花太多時間備課!
《知識萃取工具包》課程推薦
【分享教學 10 件事】每個人的專業都值得被世界看見,打造知識萃取工具包的初衷
自從去年底團隊擴編後,文章週更計畫就無限期延宕了⋯⋯身為一個知識工作者,實在慚愧。年初也為了文章管理的便利性與 SEO 考量,自建了公司官網。往後將會陸續把文章搬移回官網,正式跟 Matters 告別。作為一個對創作者友善的內容社群,Matters 陪伴我渡過創業最艱苦的前半年…
知識萃取訪談案例選擇就看這2項衡量指標!
上一篇文章當中,聊了哪些特徵點才具有知識萃取的價值,當我們慢慢地釐清具有知識萃取的知識點後,緊接著就會針對該知識點進行「專家訪談」的階段,但是要從何「成功案例」開始,便是一個很重要的引導技巧!舉個例子來說:許多企業都希望將「超級業務員」的經驗萃取成為方法論後,進而分享、教導其他業務人員,能夠學習、複製成功銷售經驗。
【分享教學 10 件事】09:知識萃取的另一種切角,從書中萃取知識!《高產出的本事》讀後收穫
前兩週忙於案件與講課(養活自己),文章更新計畫荒廢了好一陣子⋯⋯終於再度更新,想跟大家聊聊最近常被問到的問題——知識萃取除了用在專家身上,是否可以從書中萃取精華?答案是「可以」,但做法不同。恰好最近受到樂金文化的邀請,閱讀劉奕酉老師的新作《高產出的本事》,書中提供了一套非常好用的…
【分享教學 10 件事】08:為什麼用了知識萃取訪談,還是無法從專家身上問出重點?
開頭先跟讀者們致歉,上週業務量實在大到難以負荷,在 Ten Articles Challenge 中請了第二次假,這也代表我必須面對相應的懲罰(奔潰)。本週強勢回歸,想跟讀者們分享我創業三個月來最常被問到的問題——知識萃取很厲害,但為什麼用了訪談,還是無法從專家身上問出有價值的資訊?
知識萃取:3特徵判斷怎樣的經驗與知識,才更有萃取價值?
許多企業在進行「知識萃取」初步階段,最常面臨的一個問題便是如何從工作流程中或是具有經驗者身上,萃取出真正有價值的經驗和知識,幫助員工真正能夠提升職能技巧、實務應用,才能避免教的內容無法真正的運用於實務當中,或者與學員的程度有所落差(太簡單、太困難都是問題!
我將「知識萃取」做成內訓課程了——從幕後走到幕前,全靠福哥「教學的技術」
本週將暫時脫離「分享教學 10 件事」,插播一個具有時效性的主題!除了與讀者們分享我開始教課的消息,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大力推薦職業講師王永福(福哥)傳授的「教學的技術」。我運用了教學的技術,在一個月內為兩間企業設計了內訓課程而且廣受好評。
【分享教學 10 件事】05:不是人人都適合開線上課程(下)高報酬與誰才適合開課?
上週在分享教學系列 04 號文章中提及,開設線上課程有兩大風險以及該如何做銷量預估,本週將接續分享線上課程一旦銷售成功即可得到的高報酬,並幫大家統整誰才適合開線上課程。相較起其他媒介更高的報酬 上一篇文章感覺都在說線上課程的缺點,製作成本高、銷量難預估、講師的信任資產要累積足夠等…
【分享教學 10 件事】04:不是人人都適合開線上課程(上)風險與銷量預估
上週看到許多老師分享開設線上課程的輝煌戰績,鼓勵大家藉由開課建立被動收入。看到越來越多專業人士透過線上課程達成生涯目標,真心很為他們開心,也對於這個產業的發展更加樂觀。不過在業界一片叫好,鼓勵人人都該開課的氛圍下,我倒是想分享反向的觀點──不是人人都適合開線上課程。
【分享教學 10 件事】03:最常被教學者忽略的細節──訂定教學目標
分享教學系列 01 號文章中提到,知識萃取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就是清楚定位聽眾目前的程度,以及聽完教學內容後希望達到的程度。當時礙於文章篇幅無法詳細說明,定位聽眾程度本質上就是「訂定教學目標」,雖然有點老生常談,但目標訂得好不好將大大影響後續教學是否有效,所以本週就來聊聊「如何簡單又快速訂定教學目標」吧!
【分享教學 10 件事】02:做線上課程很燒錢嗎?有哪些成本?製作費收多少才合理?
上週發佈分享教學系列 01 號文章後,觀察了讀者們的反應,發現知識萃取這個主題可能太嚴肅了,所以本週的更新就選擇比較狗血(誤)平易近人的主題:做線上課程很燒錢嗎?背後究竟包含哪些成本?想寫這個主題的原因是,市面上的線上課程製作報價較不透明,而且依照不同的作品規格與廠商營運方式,會…
【分享教學 10 件事】01:何謂知識萃取?為何需要它?
上週發佈離職文後引發了意料之外的迴響,非常感謝願意閱讀我的文字的所有人。接下來我與好友展開了 Ten Articles Challenge,自本週起每週更新一篇文章,連續十週,拖稿者需要請對方吃一頓大餐。在這次挑戰中我預計以「分享教學」為題撰寫十篇文章,還請各位讀者監督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