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信這件事ー我兒洋平的地底人冒險記
就算不在身邊,心也是滿溢的,這就是藏在那個包裹裡的,洋平與阿嬤之間的魔法。手寫信,裡面蘊藏著文字神秘的力量,這股力量,就是愛情。
紙上青春
過幾天就是她的生日了,五年前的夏天我們開始交換了青春。
⁰⁴ 故事的總和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寫字,所以喜歡各種筆、各種紙製品,小時候逛書店總要帶一支寫起來順手的筆、或挑一款別緻的信套回家,累積至今已經擁有橫跨好幾代流行的收藏。當時與同學在課堂上互傳紙條、交換日記與通信,成為學業之外的生活重心,也是維繫情誼的重要管道。
寄一朵思念
從小到大我收過許多卡片和信件,這些珍貴的東西在整理的時候簡直比衣服和書本更難下手,因為通常一張卡片或一封信背後的故事更是令人不捨的真正原因。一封信件紀念著某個時期,某段回憶,看著文字留下的印記,好像乘著一台時光機回到了過去,原來,書信就是我的時光機,帶我回去想念的時光。
2012的陳海雅給2022陳海雅的信
我在一月一日拆了收在櫃桶底十年前手寫的信,呼吸了一天,現全信如下。
社區活動|我曾深深執著你的念想
在那段又長又虛又幻的時光裡,我患了一場名為少女懷春的病。
#4 書信的單寧(試讀)
真正開始寫信,便發覺要抓住那丁點氣息毫不容易。於是我特意找些書信集跳讀,希望透過讀懂前人的信,去蕪存青,找到通訊功能以外,信還剩下甚麼支撐着它獨有的韻味。我想找到書信的單寧。
馬克信箱|聚散終有時是我對2020的感想
馬克信箱-上班可以聽-青春點點點WHATEVER YOU SAY本篇修改錯字後發佈即全文被吃光,所幸手機網頁板還留有未修訂前的作品,這告訴我們修改前要記得備份阿!!!11/22是主持人歐馬克的生日,也是一位點友的告別式。不知道有沒有點友也在matters上呢?
《隨筆》來寫一封信
自從有E-MAIL跟通訊軟體開始流行之後、基本上就很少需要去郵局寄信,當然很多公家機關、銀行系統、還有很多機構依然是需要實體信件的幫忙。不過我以前都會寄信、資料之類的,好像是因為畢業之後,有些朋友很少機會碰面了,都會寫信來來去去的、確認還有沒有活著(喂)。
寄信到廣播電台|讀張曼娟《當我提筆寫下你》|科技編輯日常05
疫情狀況每日更新,人人帶上口罩,捷運上看不見別人的表情,遇見熟識的人也只能大力抬起臉部肌肉,試圖用眼睛微笑。Photo by Kate Macate on Unsplash疫情減少出門、社交隔層口罩,工作上與人接觸的採訪、活動都改成線上會議或果斷延期,手機裡累積了各式會議APP,看受訪者慣用哪一個軟體就下載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