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自主
鄒崇銘
主理
1 人关注
35 篇文章
鄒崇銘

如何看YouTube上的「萬字詳解」?

這,大概正是人類歷史的分水嶺。終有一日,人工智能取代人類,並非它較人類更具智慧,而是人類忘掉文字,放棄思考,擁抱無知的快樂。

鄒崇銘

《寶博朋友說》:一次難忘的訪談

設想那些主責官員也只像個「sell屎」,一味只懂搞roadshow自吹自擂,無法以更遠大的視野進行政策規劃,試問香港又如何能在這場智能革命中倖存?

鄒崇銘

科技奇點、經濟奇點、制度拐點

陳冠中先生的這篇文章,大概已是七、八年前的作品,但在當下人工智能來勢洶洶之際,讀來尤覺文章較時代超前了很多。其主要洞見在於制度拐點——也就是在經濟奇點和科技奇點來臨前,由於大規模失業浪潮、社會經濟矛盾嚴重激化,必然構成政治和政策層面的震盪。

鄒崇銘

擁抱多工和斜槓的自主出版實驗

當智能革命全面顛覆就業市場之際,大家實在毋須有任何憂慮——皆因無論擁用什麼專業或技能,皆必然很快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憂慮也沒有用!反過來說,如何在傳統僱佣關係以外,尋找到另類生計來源以至生活意義,才是最值得大家認真思考的問題。

相关标签

  • WritingNFT
    2598
    LikeCoin
    3541.7k
返回全部
鄒崇銘

當NFT書碰上傳統書店

傳統上,實體書店絕非只是一個消費場所,它同時承載著文化承傳、思想交流以至公共空間的重要功能。假如實體書店將隨著實體書的消失而面臨淘汰,則我們的社會亦會變得面目全非。

鄒崇銘

從NFT書的封面說起

相對於普通電子書來說,NFT書更加像某種簽名珍藏版,它為原可無限量複製的電子檔案,注入更加多的人情味和溫度,令作者和讀者建立一種獨特的聯繫。但它所蘊含更實質和具體的意義,在於通過嶄新模式的實驗,或有可能突破現存出版的困局。

鄒崇銘

當文字出版遇上社交媒體

只要到YouTube上搜一下,關於ChatGPT的影片已成千上萬,為何還要專門出書探討呢?我心知無力轉型成一個YouTuber,只好繼續在已經沒有人看書的時代,寫下可能全無讀者的著作!但作為銅幣的另一面,則是在這個什麼都即食、即棄的年頭,力求留下起碼較為嚴謹認真的、或許能長遠保存的時代紀錄。

鄒崇銘

悲情城市:75年前的台灣和今日的香港

從上映、電視、DVD到串流,《悲情城市》已記不起看過了多少遍。想不到在今天重看,卻又帶來迥然不同的感受。只需簡單地把對白中的「台灣」換成「香港」,故事中的一切一切,皆同樣適切不過。

鄒崇銘

從《飯氣》到《毒舌》的中年危機

《飯氣攻心》和《毒舌大狀》中的黃子華,都是有所堅持的人——大佬堅持繼承父母的家業,「一家人齊齊整整食飯」;水哥堅持法律用來捍衛公義,不應變成特權階級的專利。但到了最後,大佬發覺是自己太執著了,「有福」也變成「冇福」,保住頭家其實也可以有變通辦法;至於水哥則堅持莫忘初心,自能等到「天冇眼」變成「天有眼」。

鄒崇銘

無時無處不在的考核評級

隨著智能裝置的舖天蓋地而來,個人資訊及數據隨時隨地(ubiquitously)被搜集和分析,Harari指這將構成長時期、無止境的面試,影響我們的升學、就業、擇偶以至一切人生的重要路向。聽到這個異常新穎的說法之際,我不禁打了一個顫抖!

鄒崇銘

智能革命下的大學教育

數碼人本主義強調,要避免視科技為萬應靈丹、又或是萬惡之源的片面想法,重新把科技與人重新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肯定人、制度和社會在擁有和掌管科技的角色。只有擺脫以科技為中心的思維模式,人才能真正理解科技的挑戰,和找到有效應對的方法。

鄒崇銘

AI衝擊下,STEM教育所為何事?

長期以來,教育界——或更準確地說,教育決策者——皆很強調學生應該自小學習編寫程式(coding),為迎接智能科技革命年代做好準備。現在正好來一記當頭棒喝,ChatGPT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這項技能很快便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編程變成了和工廠車衣一樣,將是一項被產業更替所淘汰的技能。

鄒崇銘

教育兩大支柱的崩潰

在資訊科技的發展大勢下,傳統教育體制已飽受衝擊;在人工智能的迅速普及下,教育體制更將面臨全面崩潰的可能——教育體制的其中兩大功能:培訓人才和考核評級,均正受到ChatGPT即時而且全面的威脅。

鄒崇銘

哪才是ChatGPT的真面目?

ChatGPT同樣可轉換角色,化身成無數Twitter以至其他社交媒體的用戶,在網絡世界中廣泛「交朋結友」。屆時你很可能會多了一大班不知是人抑或機器的「新朋友」,「他/她們」會就眾多議題各抒自見,而你則愈來愈覺得對話「很貼心」、「很啱聽」……說著說著,似乎逐漸開始明白:馬斯克為何非收購Twitter不可?

鄒崇銘

ChatGPT對人類文明的潛在衝擊

問:ChatGPT將會對人類文明帶來什麼衝擊?答:很抱歉,我不熟悉 ChatGPT。我是由 OpenAI 訓練的大型語言模型,無法瀏覽網路或了解尚未發生的事件。我的訓練只延伸到 2021 年,因此無法提供有關從那以後發生的事件或發展的信息。

鄒崇銘

回首廿年,《無間道》作為政治預言

假如1997年前的懷舊浪潮,代表著香港人對將逝的殖民統治浪漫化的懷緬;《無間道》所帶出1997後的殘酷現實,便是要如何強行洗擦過去的記憶和「原罪」。

鄒崇銘

《敵托邦》出版後記

2022年,我計劃一口氣出三本書——已出版的《經濟學?講呢啲!》:主要是多年文章的結集,採用免費下載電子書的形式;剛出版的《敵托邦》是全新的研究和創作,因此還是希望以紙本實體書方式出版,廣泛流傳;至於準備中的《從新浪潮到新本土》,將會進一步探索新的出版方向……

鄒崇銘

《敵托邦》新封面+前言

新書《敵托邦:智能革命下的四種人類未來》,終於艱苦完成,即將出版!首先,必須清楚說明的是:這是一本實體書——用紙張和油墨在香港的印刷廠印刷、釘裝、包裝,然後再一本一本運送到書店、存取點、以至讀者手上的書。但與此同時,本書的內容正宿命地預視著,和人類文明幾乎同樣久遠的文字實體紀錄,...

鄒崇銘

《敵托邦》舊封面+前言

新書《敵托邦:智能革命下的四種人類未來》,終於艱苦完成,即將出版!顧名思義,本書旨在探討智能科技的大潮,將會如何深刻地重塑人類文明;但必須強調的是:書中明白無誤地反對「科技決定論」——科技的力量雖然強大,但並非單獨存在的因素,它必然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眾多環節結合,方才會將其威力以幾何級數放大!

鄒崇銘

從《逆向誘拐》看Web2到Web3的過渡

《逆向誘拐》中的Carlos,代表著操控網絡的極少數人,既得利益的力量得以大大鞏固;但電影卻提供了Zachary的另類版本,力圖指出科技同樣可以保障自由和民主,阻攔體制權力的進一步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