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O 人物誌 @Ryan:創作者壓力山大!精神科醫師科普憂鬱症
邀請大家在生活中實踐「同理情緒」,試著跟身邊的人說:「聽起來這讓你滿難過/生氣/擔心的呢。」觀察對方的反應,並分享執行後的心得。

他們為什麼自殺?
這一年多,我身邊就有三個好友自殺,當然疫情給人帶來的壓力,即使平常沒什麼聯繫,甚至疫情時更少聯繫以免忍不住訴苦,畢竟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長大成人後,多半有苦自己吞,但到自殺的地步還是令人錯愕。第一個是我好多年前在香港Roadshow 寫短篇幻奇小說專欄的編輯......

一個人好,還是兩個人好?
離婚後快一年的我,有感而發
讀後感 |活出意義來: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
作者就曾描述集中營的日子就像是一種暫時的生存,一種無明確日子的暫時生存(provisional existence)。我不曾有集中營的經驗,可我罹患憂鬱症的經歷對我而讓就像座心靈上的集中營,你無法走出去,也沒有人能夠走進來
打工告一段落了
小小記錄一下。

給憂鬱症的一封信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你就這樣占據我世界的一大部分,可能是夥同月亮在黑夜中攀升,還是攀附在刀刃,一點一點地侵蝕我心......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在這些年歲中在無數個夜晚痛苦哀嚎,向你尋求無解的答案: "為甚麼是我?";重要的是看著車水馬龍,再低頭看...
現代詩:憂鬱之轉化
寫詩以逾越困境,如語言之限,模糊不清,抑或深層埋葬。
我也不想當高敏感人
真的不想啊...

誰來招我憂鬱的魂
寫寫一些莫名其妙的文章,硬逼自己做點運動,日子就這樣過去。而思考與行動能力大幅下降,才是致命的衝擊。
摔得遍體鱗傷又如何?
有人在意嗎?

為自己而活,為自己再勇敢一次。
不會有人趕你,所以你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走。

相信自己很重要
是真的,雖然很難但可以努力試試看~

人生總是在矛盾之間徘徊
你也會這樣嗎?

我好糾結,好多顧慮。
真的是我多想了嗎?

如果哭一哭能讓自己舒服一點
那就哭吧,沒關係的。

鴕鳥---如果你什麼都沒做,即使有貴人,也不知道能幫你什麼?
唯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你才能在工作職場悠遊自如

為什麼必須每天加油,我已經厭倦加油了。
標題為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的一段話,發現很適合現在的我們,所以想把這句話帶給正在為憂鬱、焦慮、恐慌不知所措的你。

我會努力好起來,我們都要好好的。
標題是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句話,觸動了我,讓我很想打文章。

雲山
台北市郊面山社區A棟十四樓,陽台可見山景的楊家, 前中年的楊吉永父親病逝,情傷又憂鬱症從職場退出, 照顧跌倒髖骨受傷走路不俐落的母親。吉永的日常生活,為母親準備好早午餐後,就去爬陽台後那座無名小山裡。走在登山步道,轉身見到母親在陽台朝她揮手,為了讓母親安心她也用力搖擺手。

嚴重憂鬱一定要看醫生
憂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