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Romance Car / ロマンスカー / 浪漫特快車

sacrifice 生贄
·
·
IPFS
·
展望席成為浪漫特快車的主要特色與既定印象,「浪漫特快車是車頭有展望席的特急電車」廣為人知。

沉浸共感度:★★★★

導演:Jonathan Hagard / 強納森哈加德
製片國:Japan / 日本
類型:VR360
年分:2023
片長:9min
官方網站:cargocollective.com/...

浪漫特快車是日本小田急電鐵株式會社(簡稱小田急電鐵或小田急)經營的私鐵路線中所有全車指定席特急列車的統稱。小田急電鐵的企業形象及廣告標語皆源自浪漫特快車。

小田急電鐵源自1923年成立的小田原急行鐵道株式會社,直至1941年進行組織變革,才更名為現在的名稱。

1950年,小田原站經箱根登山線至箱根湯本車站的特急列車開始運行,並且開始使用「浪漫特快」作為列車的名稱;1951年,設有浪漫席的1700型列車投入運行;1963年,設有展望席的3100型「NSE」列車投入運作,自此,展望席成為浪漫特快車的主要特色與既定印象,「浪漫特快車是車頭有展望席的特急電車」廣為人知。

某些車型的浪漫列車首節車廂,上方為駕駛室,下方為全玻璃展望席。(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4573)

所謂展望席,指的是列車頭、末兩節車廂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駕駛室,下方則為旅客座位,其中第一排直面大片玻璃,被稱作「展望席」,買下這排座位,就能飽覽鐵道沿途風景。浪漫特快車運行的路線,包含箱根、小田原、丹澤、湘南、富士、西伊豆等等旅遊勝地,是重要的觀光旅行列車,沿途風景秀麗,也使運行列車展望席成為熱門座席。

導演Jonathan Hagard於2020年發表VR360作品《Replacements / 諸行無常 / 雅加達時光紀事》,以特定巷弄隨時間更迭的街景變化,見微知著,看見雅加達以至於印尼1980年至2020年的經濟政治宗教變遷。

2024年發表的VR360作品《Romance Car》,導演幾乎運用同一手法,以浪漫特快車展望席為中心,呈現自1960年到現在的變遷,包含車型、車廂內裝、窗外風景、鐵道沿線景物、站區月臺風貌,甚至旅客用以攝影紀錄浪漫特快車的器材,大約以10年為單位漸次變化。

隨著設有展望席的車型改變,展望席的設計也不相同。(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4573)

不同於《Replacements》,《Romance Car》安排少量故事線,包含作品開場時坐在展望席獨旅的女性,回想起兒時與父母旅行乘坐浪漫特快車的過往,以及作品終了,現代的年輕父親帶著女兒乘坐浪漫特快車,暗示日本文化中占比極重的家庭與傳承。

導演Jonathan Hagard在個人網站上自述,身為法裔及印尼裔混血,直至2024年已定居日本10年,《Romance Car》是他基於對日本的了解與印象,努力考據並引用日籍朋友同事經驗的誠意之作。

但在我這個對法國、印尼與日本都不熟的臺灣人眼裡,《Replacements》充滿刻意保持距離的尊重與溫柔,而《Romance Car》則只是時代考據的堆疊,安排的故事線並不足以感動觀眾。就如同Jonathan Hagard在個人網站上自述,在日本生活10年後,對日本總算有一定的了解,但仍不夠,《Romance Car》如實展現旅居日本的外國人小心翼翼地陳述對日本的印象,僅此而已。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sacrifice 生贄 想學,想飛,想看見,想離開地球表面。 試著梳理沉浸於AR、VR、MR、XR等新媒體的一些想法。 (修改受限,馬特市成為記載我錯字與記憶偏誤的所在) 我也在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sacrifice    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sacrifice
  • Author
  • More

互動VR: Maya: The Birth of a Superhero / 媽呀!瑪雅!

互動XR
86 articles

互動VR: Finally Me / Finalmente eu / 輪到你了,索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