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彩虹彼端 / Over the Rainbow

sacrifice 生贄
·
(edited)
·
IPFS
·
VR版《開房間》三部曲之第二部;又一部作品,非常Craig Quintero、非常郭文泰。

沉浸共感度:★★★☆

導演:郭文泰 / Craig Quintero
製片國:臺灣 / Taiwan
類型:VR360
年分:2023
片長:11min
IMDb:tt28227914
官方網站:craigquintero.com/

美籍導演Craig Quintero,他的漢名郭文泰在臺灣劇場界為人熟知,1998年於臺北創立河床劇團。

由Craig Quintero的個人網頁,他定義自己為藝術家,而非劇場導演。自2020年起,Craig Quintero獲文化內容策進院的支持,進行一系列VR創作,《彩虹彼端 / Over the Rainbow》即為Craig Quintero的VR版《開房間》三部曲中第二件發表的作品。

既然Craig Quintero自詡為藝術家,交出的VR三部曲也的確更像是3件新媒體藝術創作--其運用的新媒體為VR--而不是VR影像作品。

導演Craig Quintero介紹《彩虹彼端》的創作理念。(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M1taRaXon8)

Craig Quintero在《彩虹彼端》宣傳影片中談及創作理念,起源於2022年參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107級畢業展《池面碰撞。沉積與映射》時,深受創作者廖禛諭的作品《行為狀態紀錄系列》中男女面對面用餐的一對畫作所吸引。由色調畫風及相對位置,可知畫中的男女正同桌用餐,但廖禛諭將男與女分別繪於不同的畫作中,展示畫作時,兩幅畫作正巧隔了一段距離,如此設計深深觸動Craig Quintero。

徵得廖禛諭的同意,《行為狀態紀錄系列》大量出現在《彩虹彼端》裡,包含畫作本身成為《彩虹彼端》場景牆上的掛飾,也包含Craig Quintero透過演員呈現畫作中人與人的疏離與百無聊賴的種種作為--面無表情吸著果汁、面向電風扇或是無所謂地將頭側放在桌面上。

廖禛諭的《行為狀態紀錄系列》成為《彩虹彼端》場景的一部分。(圖片來源:https://projectseek.hongfoundation.org.tw/extension/29)

《彩虹彼端》不像是一般VR影像作品,而像是參觀者透過頭戴式顯示器,被傳送到Craig Quintero創造的虛擬展示空間中,欣賞由Craig Quintero創作的行為藝術作品。在虛擬空間裡,演員欣賞廖禛諭的畫作,重現廖禛諭畫作的內容,還演示了Craig Quintero由廖禛諭畫作為出發點所聯想到各種人與人的(不)互動狀態與刻意擺出各種「姿態」。

人的姿態、人與空間的關係,一直是Craig Quintero創作的重心,透過河床劇團發表的劇場創作如此,VR創作亦是如此。《彩虹彼端》是一部非常Craig Quintero、非常郭文泰的VR創作。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sacrifice 生贄 想學,想飛,想看見,想離開地球表面。 試著梳理沉浸於AR、VR、MR、XR等新媒體的一些想法。 (修改受限,馬特市成為記載我錯字與記憶偏誤的所在) 我也在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sacrifice    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sacrifice
  • Author
  • More

互動VR: Maya: The Birth of a Superhero / 媽呀!瑪雅!

互動XR
86 articles

互動VR: Finally Me / Finalmente eu / 輪到你了,索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