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腐化】讓人上癮的西式腐化
在蒙古打破中西藩籬之前,世界各國都在專制腐化中,東方是用儒教腐化,西方則是宗教腐化;等到蒙古帝國瓦解覆滅之後,東西文明再次隔絕,西方開始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於是用科學實驗取代宗教迷信。
科學讓宗教腐化破滅,為了對抗宗教腐化勢力,科學完全否定精神靈魂的存在,甚至矯枉過正地用機械運作物化世界,科學的進步促成了工業革命,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大量生產,遂使污染環境的工業製品,成為荼毒生態的利刃凶刀。
對於西方產業的發展模式,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鴉片,在中國清朝末年時,鴉片讓愈來愈多的中國人上癮,而西方產業則賺走愈來愈多的白銀;讓消費者上癮就是現代常見的產業模式,這樣的產業模式就類似於毒品。
在宗教被科學打壓之後,西方政治就失去了平衡,政治開始往專制集權方向走,於是反對集權專制的人們發起革命,法國革命引發歐洲各帝國的恐慌,鬧騰了一圈後,拿破崙席捲歐陸重建帝國,但滑鐵盧一戰,又使歐陸再次分裂。
歐洲各國為了穩定政局,紛紛利用主義控制思想,西方世界於是也走向政教合一,其中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被流傳最廣也流行最久,採行資本主義的國家多為民主議會國家,而採行共產主義的國家多為專制集權國家。
為何資本主義多為民主議會政體?而共產主義多為專制集權政體?
- 西方政治三元素:神權、皇權、議權。
神權為審判之權形成民選制度,皇權為施政之權形成政黨制度,而資本掌握著選舉媒體與政黨資源,因此也可以說資本才是民主國家的靈魂。 - 至於共產主義的信仰者是真有理想,為受資本剝削的勞工不平,但不切實際的理想誰要跟從?既得利益者當然說不動,就只能發動無產階級鬥爭,鬥爭得來的政權當然只能是專制集權政體。
無論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其實都不是合理健全的思想體系,只不過是一看到現實問題,就一躍而下的主觀單向見解,由於西方思想太過物化,因此治國猶如化學農業,百姓就像被化肥培植的韭菜,因此,貿然採用主義的國家,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經過長期調適後,資本民主國家的人民富裕自由,而共產專政的人民貧困窘迫,光明與黑暗似乎一眼可辨;但隨著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共產主義就要完蛋時,中共卻反而逆勢崛起,這又是什麼道理?
經過兩千多年的專制腐化,中國人不但吃得苦中苦(連【滅亡之治】都能承受),還習慣專制集權的統治方式(陳腐慣性),並自有調適應變的政治智慧(歷史文化),蘇聯的解體反而促使大陸政治家的覺醒,落實改革開放不到三十年,就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而整體國力也相對迅猛提升。
然而,無論是資本還是共產,都是西方國家為控制思想而使用的工具,中共之所以能倖存甚至領導大陸崛起,並非是因為馬克思共產主義沒毛病,而是中國人自己解毒療癒融合奮進的結果,當然這也受到國際格局大環境的強秦趨勢影響。
資本市場加速全球化,今日無論面對任何政體,資本家都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資本家有錢有勢政商關係良好,能夠左右政治風向,甚至能操控政局遙控總統,自然也就能夠將產業的能耐發揮至極致。
富可敵國的產業集團,可以輕易腐化大批政客,讓政府成為產業獲取利益的工具,例如「掌握石油就掌握國家,掌握貨幣就掌握世界,掌握糧食就掌握人類」,這句名言雖出自美國國務卿,但其觀點卻全都是產業角度,是政治野心還是產業企圖已分不清了。
與中國傳統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王道相比,才能顯出上述言論絕不是政治家說的話,卻像是在為能源產業、金融產業、糧食產業喉舌一般,這也是民主政客的特性,表面上都是為國為民謀取利益,其實卻可能是在為產業私利謀奪算計。
美國為爭奪石化能源而戰,為維護貨幣地位而戰,將石油與美金掛勾,靠印鈔票維繫美國繁榮,即便債台高築仍窮兵黷武,美國恐怕是已上癮而不自知,面對一個利令智昏而手持強大武器的癮君子,該怎麼辦?
遭逢生態劇變極端氣候的威脅,美國政府似乎毫不畏懼也毫不妥協,只因為這與美國產業利益衝突罷了;對生態污染最嚴重的莫過於石化產業,如果限制甚至停止石化產業,那麼石油可就沒價值了,由於石油與美元掛勾,同樣意味美元的末日。
生態重要還是人民重要?人民重要還是國家重要?國家重要還是美元重要?美元重要還是產業重要?產業重要還是石油重要?美國政府分不清了,因為政府早成了產業的傀儡,產業巨頭們最擔心的就是私人利益受損,哪管別人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糧食方面,例如使用美商孟山都基因改造種子,並配合使用其農藥肥料,能保證三輪糧產大豐收,但三輪之後就不好說了,如果持續使用其產品,土壤就會惡化直至徹底壞死,如果斷絕使用其產品,就要忍受長期欠收艱苦復健的後遺症。
後來,德商拜耳併購了美商孟山都,成為世界第一大農糧產業(約佔40%),拜耳的名聲,其實也不比孟山都好到哪去,包括海洛因的研發、提供納粹毒氣、進行人體實驗、農藥滅絕蜜蜂... 等,而越戰使用的劇毒落葉劑,即拜、孟兩企業的經典合作案例。
現代產業的腐化方式,就是讓使用者上癮,只要上癮就會持續購買其產品,擁有經常消費的族群,就能確保其營收利益,而大量生產製造則能壓低成本,成本降低就能使其獲利更加豐厚,想的只是獲利與更多獲利,而不管損害他人、土壤、生態的健康。
現代人的生活,與其說是享受,不如說是上癮,如果遽然停止破壞環境污染生態的產業,人民生活就會苦不堪言;未來唯有研發找出更好的方法,逐漸減輕取代對現代產業的種種依賴,才能使生態維護與民生幸福兩全其美,但『未來』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溫水煮蛙的故事,倒不是說青蛙不知不覺,而是即便想跳也跳不出,因為高溫會導致活力與判斷力下降,若煮蛙的鍋子很大很深,青蛙就會掙扎著跳不出;地球上的國家亦然,生態越是惡化想恢復就越難(如水愈蒸鍋愈深),加上產業腐化導致積極性與判斷力下降(如高溫使蛙疲慌),最終人類就會被產業腐化給害死。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