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

译师姐
·
·
IPFS
人生是分阶段的。但对有些人来说,长大只不过是童年的延长。

人生是分阶段的。

突然觉得弗洛伊德的一些概念是正确的。例如退行regression,固着(情结)fixation。提出这些概念意在强调人生的阶段性,并且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会好过。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小时候身边都是熟人和朋友,在父母的照料下也基本吃穿不愁,可以无忧无虑地和别人玩耍。那个时候讲的是人情,是在背后偷偷说谁和谁又好上了,谁和谁又闹掰了。

长大了,走出家门,进入社会,人际关系不能再靠单纯的情感来维系。如果只讲人情,生意就不要做了,公司就不要开了。在更大的环境里,要学会讲利益和风险的计算;在没人再能无条件地罩着自己的时候,要学会自己为自己争取权利。

有人说这就是社会的残酷,让人的情感变质。我倒不这么觉得。每个人都保留了小孩的天真烂漫,但小时候我们能进入的圈子有限,基本就是和同学朋友打打闹闹。在这样的圈子里,我们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天真烂漫。长大后进入了更多更复杂的圈子,当然要掌握更多更复杂的规则,但以前学会的规则不一定要抛弃。你可以保持天真烂漫,去玩音乐,或者当个作家,专门给小孩写书,你在工作中就可以尽情地天真烂漫。但你仍要学会和演艺公司或出版商打交道,这是小孩学不会的。情感没有那么容易变质,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它的表达方式有变。

承认人生的阶段性,就是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和体验情感。每个人都有童年,大部分人都多少体验过那种单纯靠人情维系的关系的美好,小时候只要女同学分一点零食给自己就能开心好久。但你不能指望今后每一天都上演这种单纯的美好,更不能指望有一个超级善良的迈克尔杰克逊把社会为你打造成Neverland。

个人永远无法决定环境,只能适应环境。但在适应的过程中,你也能慢慢体验到成年人的快乐,而不再执着于返回童年的状态。这就是阶段性的跨越。

我猜像马云,马斯克这样的人,就能体会到成年人的快乐。据说马云高中时在杭州偶然和一个国外外交官的儿子成为朋友,毕业后就动身亲自去澳大利亚见他(身上只有100美元现金)。马斯克最津津乐道的就是自己小时候由于爱玩游戏,干脆亲自开发了一款游戏。这些例子中都包含了一种模式转换。我也爱玩游戏,但我从没想过做游戏。所以每次出新游戏,我想得都是赶快去买,去体验,实际上就是一遍遍重复童年那种第一次玩到游戏的快乐。马斯克却很快从被动地玩别人的游戏,转换到主动去做游戏给别人玩。在游戏领域,他体验到的就是成年人的快乐。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商业、科技等等越来越多的领域,都是在主动创造价值,而非被动地接受,不像那些总在等发布会、等新产品、等官宣、等别人给自己投喂的消费者。这就是从儿童到成年的模式转换。

现在还有人讲中国是“人情社会”。事实可能的确如此,但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好词。因为它有夸大童年处理人际关系的模式的嫌疑,甚至想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社会。例如“军民鱼水情”,“我把党来比母亲”。社会问题,政治议题,这些都是成年人的事情,怎么还能用小孩的那种“妈妈/爸爸会罩着我”的心态去思考呢?政治讲不好就容易变成民族主义,变成两个小孩去比谁的老爸更牛。成年人讲的是博弈与合作,是有秩序地竞争,而“人情”却要淡化这些概念。这要么是自己不想长大,也不想让别人长大,要么就干脆不承认人是会发展的、阶段性的动物。

有人可能会因此说中国历来的愚民传统是奥威尔式的反乌托邦,说下层百姓被统治者骗得很惨。但我觉得事实并非如此,纵观中国历代皇帝,其实他们也很惨,他们不是在利用百姓的认知失调,而是自己本身也陷入这种认知失调中。有的君主会说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话,慈禧更是把自己的生日看得比打仗还重要,本质上不也跟小孩撒娇一样吗?只不过那个场景早已不适合撒娇了,偏偏整个皇室上下却惯着她,硬生生为她搭建了一个Neverland,把她当成宝宝来宠溺。后来那些革命者,其实在心理上应该是比清王室更成熟的,他们要为成年人谋求发展空间,要逼迫腐朽的王室在政治上放弃“巨婴心态”。你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儿童与成年人这两种心态的较量。从这个角度说,当权者并没有优势,反而是更不独立、依赖性更强的那一方。

所以,如武志红所说,中国式的长大很可能不是指从婴儿长到成年人,而是从婴儿长成“巨婴”。以前被管教的小孩和学生,现在成了管教别人的父母和老师,表面上由弱势转为强势,实则毫无阶段性的跨越。他依然无法独立,仍需外界提供能量来滋养自己。小孩一旦不听话,他就会伤心、恨铁不成钢,要么转向外部,发怒、体罚甚至杀死自己的小孩。还要自欺,说这是爱,是望子成龙和责任心的体现。极端的控制欲恰恰说明了他本身还处于极易受外部牵制的儿童状态,这样的人不可能主动去创造价值,而且如上所说,一旦他们掌权,百姓就跟着遭殃。

所以,为了身边的人好,也为了自己好,要尽快意识到人生的阶段性。从外部说,童年只是一个阶段,过了就没了,你遇到的人只会越来越不讲人情。如果执着于重复童年的美好,就会陷入痛苦(强迫症),甚至引发悲剧(控制狂、独裁)。但从内在说,美好的记忆并不会随着外部环境改变而变质,它会提供内心的宁静,成为支撑人生走向不同阶段的动力。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译师姐说说笑笑,通了七窍/文学/翻译/笑话/人生智慧/与言论审查斗争到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共同立场 Common Ground

肚子

恶性伤人事件,直接原因不是社会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