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爆裂小念頭 葉偉信》編者序——〈只此一家葉偉信〉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紅褲仔」出身的葉偉信,最初加入新藝城,由場記、副導演做起,經歷八、九十年代港產片黃金時期的淬鍊,一步一腳印,到了1995年正式執導演筒。雖然身處主流電影工業,但他早期的創作並不囿於條條框框的限制。自嶄露頭角的《旺角風雲》後,《誤人子弟》(1997)諷刺為人師表的平淡無聊,妙語如珠,風趣抵死。《迴轉壽屍》(1997)嘗試將驚嚇糅合家庭溫情,笑中有淚……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卓男、曾肇弘

葉偉信跟本會結緣始於1997年,當時他執導的《旺角風雲》(1996)榮獲第三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得獎者郭偉鐘)及推薦電影,此前兩屆的最佳編劇得主分別是《東邪西毒》(1994)及《西遊記》(上、下集,1995)的王家衛和劉鎮偉。《旺角風雲》成功解構當時大行其道的古惑仔神話,流露趣味盎然且獨特的作者本色,自此新導演葉偉信及其電影在影評人心目中更備受關注。

「紅褲仔」出身的葉偉信,最初加入新藝城,由場記、副導演做起,經歷八、九十年代港產片黃金時期的淬鍊,一步一腳印,到了1995年正式執導演筒。雖然身處主流電影工業,但他早期的創作並不囿於條條框框的限制。自嶄露頭角的《旺角風雲》後,《誤人子弟》(1997)諷刺為人師表的平淡無聊,妙語如珠,風趣抵死。《迴轉壽屍》(1997)嘗試將驚嚇糅合家庭溫情,笑中有淚,到了《生化壽屍》(1998)再上層樓,以低成本移植西片的生化危機與喪屍題材,在炮台山的「死場」玩得不亦樂乎。《爆裂刑警》(1999)將警匪類型滲入其獨有的荒誕、溫情,別開生面。《朱麗葉與梁山伯》(2000)刻劃兩個中年淪落人的絕戀,更為吳君如帶來演技突破。

九十年代末,港產片市道漸趨疲弱,葉偉信在緊絀的資源下,大膽發揮獨特創意,不同類型落在他的手上,都玩出另類變奏,當中一些經典場面和對白,更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踏入千禧年後,葉偉信開始轉型,接拍一些商業性較強的電影,期間亦嘗試回歸拍攝靈異小品《5個嚇鬼的少年》(2002)。直到他在《殺破狼》(2005)開啟與甄子丹的合作,爆發出勁道十足的動作火花,其後在《導火綫》(2007)更加打得痛快淋漓。到了四集的《葉問》系列(2008-2019),票房的成功與廣泛迴響,將葉問塑造成黃飛鴻以後另一個深入民心的功夫片人物。《殺破狼・貪狼》(2017)在原有系列另開新篇,卻不失其偏鋒本色。

本會於2021年中完成了首個「影人特寫」節目,舉行「嶺上起風雲——林嶺東導演回顧展」及出版《林嶺東 嶺上起風雲》一書後,於2022年初積極計劃以另一位影人作主題,葉偉信幾乎是一眾評論學會會員提議的名字,大家都認為是適當時候為這位香港影壇中生代的中堅份子辦一個回顧展,重新探索他的電影發展路。

隨著2023年中防疫限制措施鬆綁,「爆裂小念頭——葉偉信電影回顧展」隨即「上馬」展開籌備工作,同步開始為《爆裂小念頭 葉偉信》專書開始邀約訪問及撰稿。「爆裂小念頭」之名糅合了葉偉信的名作《爆裂刑警》與詠春招式「小念頭」,強調他只此一家的黑色幽默與逆向思維,在渴求創意的當下,期望能帶給影迷無窮啟發。

「爆裂小念頭——葉偉信電影回顧展」已於2024年1月20日至2月4日假百老匯電影中心及Premiere Elements舉行,不少新舊影迷重新在大銀幕認識/回味葉偉信多部代表作,而專書的出版,希望將影象背後的種種不為外人知的創作思維、難忘故事、製作經驗等,一一用文字記錄下來,以饗葉偉信導演的新舊影迷。

本書先後兩次訪問了葉偉信導演,以及多位台前幕後的工作夥伴,感謝他們在百忙中抽空真誠分享。編劇老拍檔鄒凱光自言葉偉信拍電影猶如自成一派的魔術師,往往出其不意地點石成金。由副導演到互相監製對方的電影,鄭保瑞娓娓道來二人如何互補長短,一起前進。自《迴轉壽屍》起,多年來擔任葉偉信電影製片和監製的彭玉琳,細道如何撮合他和甄子丹,在十多年間拍出多部膾炙人口的動作片。郭子健以後輩的眼光,回憶跟隨葉偉信,邊做邊學的日子。吳鎮宇、古天樂和任達華三位在不同階段多次與葉偉信合作的男演員,均視葉偉信為一位與眾不同且不可多得的好導演。除了人物專訪,書中更特別輯錄2008年葉偉信與中學同學兼編劇拍檔司徒錦源的對談,作為二人友情的紀念。同時,又收錄了「爆裂小念頭——葉偉信電影回顧展」期間多場映後座談會上,嘉賓講者如谷德昭、梁禮彥、卓亦謙等現場分享的珍貴內容。

評論文章方面,嘗試為影迷尋找更多不同的角度切入葉偉信的電影。除了最常被談論的家庭主題,還會拆解《葉問》系列的結構和招式;幾部驚慄電影裏的世界觀;千禧年前幾部電影的類型變奏策略,以及箇中就香港場景和空間的利用。為了加強閱讀趣味,書中更特別加入「配角篇」和「場景篇」兩個附錄。在此感謝每位為本書撰寫深度評論文章的影評好友。

由籌備至出版這一年時間,無論是專訪嘉賓及評論文章的數量,都較預期多出一半,既然定位「影人特寫」,自然希望能為影迷呈現更深入、更多面向、更立體的葉偉信及其電影。要做到精益求精並不容易,特別感激回顧展及專書的團隊夥伴——統籌及責任編輯楊芷茵和出版主任李東阳的全情投入。最後,再次感謝葉偉信導演在過去一年多的全力支持及協助,使得回顧展及專書均得以順利完成。熱切期待他即將面世的《誰變走了大佛》。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