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579《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05:別想那麼多,直接挑戰最強的才對!?
──────────原文──────────
王無彊時,越興師北伐齊,西伐楚,與中國爭彊。當楚威王之時,越北伐齊,齊威王使人説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圖越之所爲不伐楚者,爲不得晉也。韓、魏固不攻楚。韓之攻楚,覆其軍,殺其將,則葉、陽翟危;魏亦覆其軍,殺其將,則陳、上蔡不安。故二晉之事越也,不至於覆軍殺將,馬汗之力不效。所重於得晉者何也?」越王曰:「所求於晉者,不至頓刃接兵,而況于攻城圍邑乎?願魏以聚大梁之下,願齊之試兵南陽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則方城之外不南,淮、泗之閒不東,商、於、析、酈、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備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則齊、秦、韓、魏得志於楚也,是二晉不戰分地,不耕而穫之。不此之爲,而頓刃於河山之閒以爲齊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計,柰何其以此王也!」齊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貴其用智之如目,見豪毛而不見其睫也。今王知晉之失計,而不自知越之過,是目論也。王所待於晉者,非有馬汗之力也,又非可與合軍連和也,將待之以分楚衆也。今楚衆已分,何待於晉?」越王曰:「柰何?」曰:「楚三大夫張九軍,北圍曲沃、於中,以至無假之關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軍北聚魯、齊、南陽,分有大此者乎?且王之所求者,鬬晉楚也;晉楚不鬬,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時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復讎、龐、長沙,楚之粟也;竟澤陵,楚之材也。越窺兵通無假之關,此四邑者不上貢事於郢矣。臣聞之,圖王不王,其敝可以伯。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願大王之轉攻楚也。」
於是越遂釋齊而伐楚。楚威王興兵而伐之,大敗越,殺王無彊,盡取笔呉地至浙江,北破齊於徐州。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爲王,或爲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
後七世,至閩君搖,佐諸侯平秦。漢髙帝復以搖爲越王,以奉越後。東越,閩君,皆其後也。
──────────翻譯──────────
越王「無彊」在位時,越國發兵向北討伐齊國,向西討伐楚國,與中原各國爭強。正當「楚威王」的時候,越國北去討伐齊國,「齊威王」派人遊說越王說:
「越國不去討伐楚國,從大處說不能稱王,從小處說不能稱霸。考慮越國之所以不去討伐楚國,是因為沒有得到晉國地區的國家支持。韓國、魏國本來就不敢攻打楚國。韓國如果攻打楚國,楚國就會讓韓國的軍隊覆滅,還會殺死韓國的將領,那麼『葉邑』、『陽翟』等地就危險了;魏國如果攻打楚國也如此,楚國也會將使魏國的軍隊覆滅、殺死它的將領,『陳』、『上蔡』等地都不得安寧。所以韓、魏等晉國地區的國家去侍奉越國,就不至於讓軍隊覆滅、將領被殺,汗馬功勞也就不會出現,您為什麼重視得到晉國地區的支持呢?」
越王說:
「我所要求晉國地區的,不是讓它去大動干戈,何況是攻城圍邑呢?我希望魏國在『大梁』城下聚集軍隊,希望齊國在『南陽』、『莒』地練兵,聚集兵力在『常邑』、『郯邑』的邊境,那麼『方城』以外的楚軍不能南下,淮水、泗水之間的楚軍不再向東,『商邑』、『於邑』、『析邑』、『酈邑』、『宗胡』地區以及『夏【指中原】』通路以西的楚軍不足以防備秦國,江南、泗水一帶的楚軍不足以對付越國了。那麼,齊國、秦國、韓國、魏國就可以從楚國那裡實現自己的意願,這樣韓國、魏國不用戰爭也可以分到土地,不用耕種就可以獲得糧食了。韓國、魏國現在不是這樣做,卻在黃河、華山之間用兵作戰,被齊國和秦國所利用。所期待的韓國、魏國如此失策,怎麼能夠藉助它們來稱王呢!」
齊國使者說:
「真僥倖啊,越國沒有滅亡!我不敬重那樣運用智謀,因為那樣的智謀就好像眼睛一樣,雖然能看到細小的毫毛,卻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如今大王知道韓國、魏國的失策,卻不知道越國自己的過錯,這就是剛才說的『眼睛』之論了。大王所期待的韓國、魏國,並非是要它們立的汗馬功勞,也不是想和它們聯合建立同盟,而將期待的是分散楚國的兵力。現在,楚軍兵力已經分散,還期待韓國、魏國什麼呢?」
越王說:「該怎麼辦呢?」
齊國使者說:
「楚國三位大夫張開了他們九軍的兵力,往北圍攻『曲沃』、『於中』,直到『無假之關』,足有三千七百里長的戰線,『【楚國大夫】景翠』的軍隊聚集在北邊的魯國、齊國,和南陽地區,楚國軍隊還有比現在還更分散的嗎?況且大王所期求的是使晉國地區與楚國相鬥;晉國地區與楚國如果不相鬥,越軍就不發動,這是只知兩個五卻不知道十了。這時不攻打楚國,我因此判斷越國從大處說不能稱王,從小處說不能稱霸。再說,『讎邑』、『龐邑』、『長沙』是楚國盛產糧食的地區,『竟澤陵』是楚國盛產木材的地區。越國出兵打通『無假之關』,這四個地方將不能再向楚國的郢都進獻貢品了。我聽說,謀取王業而不能稱王,那最不好的結果是還可以稱霸。然而連稱霸也稱不上的,那是因為他失去了王道。所以懇望大王您轉向攻打楚國吧。」
於是越國就放棄齊國去攻打楚國。楚威王發兵迎擊越軍,大敗越軍,還殺死了越王「無彊」,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奪走,並繼續往北在「徐州」大敗齊軍。越國從此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爭搶權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分住在長江以南的沿海一帶,他們歸附楚國,向楚國朝貢。
後來又過了七代,君位傳到「閩君」「搖」,他幫助諸侯推翻了秦王朝。漢高帝又讓「搖」作了越王,作為越國的後代供奉祭祀。「東越」、「閩君」,都是越國的後代。
─────────解說與心得─────────
在上一篇的最後,當越王句踐去世後,司馬遷就用非常快的筆法,記錄了往後六代的越王傳承。但是,比起其他國家還有紀錄在位時間,越國的紀錄可以說是相當簡略。因此,即使知道越王句踐後又傳承了六代,來到越王「無彊」在位時期,如果不是文中出現「齊威王」與「楚威王」的話,我們很難估算此時到底是在哪個時代。就「楚威王」的時代來推算,此時已經進入到戰國中期,距離秦滅六國還有約一百年左右的時間。
以往總以為戰國時代僅剩下「七」個國家而已,但透過仔細地閱讀《史記》的「世家」後發現,其實還是有不少國家持續發展到戰國時代。根據文中的內容來看,戰國中期的越國看似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甚至還打算出兵攻打齊國、楚國等戰國時代的強國。
面對越國的來襲,齊國派出使者去跟越王溝通,希望越王能先把目標放在楚國身上。這幾段越王「無彊」與齊國使者的對話,由於加入了好多地名,並涉及到當時的國際關係,再加上他們還是習慣把韓國、魏國統稱為「晉國」,所以今日的我讀起來覺得滿難理解的。
經過多次反覆閱讀後,我的解讀是:
齊國使者勸越王把目標放在直接攻打楚國上,而不是期待韓國、魏國等國家幫忙牽制。換言之,越王之所以打算先打齊國,就是認為韓國與魏國等等這些國家應該把心思都放在對抗楚國上,而不是花心思在互相交戰。總而言之,齊國使者認為越王與其想東想西,不如直接攻打戰線拉很長,兵力又分散的楚國才對,而不是自以為聰明地期待藉由攻打齊國獲得韓、魏等國的支援攻楚。
最終,越王也覺得齊國使者的分析滿有道理的,便決定直接攻打楚國。沒想到,最終越國以慘敗收場,不僅越王「無彊」被殺,群龍無首下的越國竟然各自為政下,越國的歷史到此畫下句點。不過,這群已鳥獸散的越人,後來因為幫忙推翻秦朝有功被漢高祖再度封為越王,繼續延續這當年越國的祭祀。
這幾段內容看下來,還真有點訝異。先前根本就沒有哪個國家是因為這樣一戰而滅亡的,大多都是在周遭國家的不斷入侵下,因為抵擋不住而被滅。為何越國會如此「不堪一擊」呢?會不會越國其實並不強,只是「看似」很強,或自認為很強而已呢?因為其實不強,所以我們常說的戰國七雄中才會沒有越國!?雖然不強,但始終自認為很強,因此越國才會揚言要攻打齊、楚兩國,讓這兩國不堪其擾,最終齊國才會慫恿越國攻打楚國,讓越國一戰滅亡!?
關於越國的滅亡,搜尋了一下資料後發現,史學界對司馬遷的說法又不少爭議,由於看似還沒定論,這裡就先放下。令我更訝異的是,越國明明已經滅亡了,為何司馬遷接下來還寫了不少內容呢?這卷〈越王句踐世家〉還會提到哪些事蹟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幾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