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596《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13:我發現司馬遷有可能寫錯字了!?

鱷魚把拔
·
·
IPFS
·
我發現司馬遷有可能寫錯字了!?

──────────原文──────────

太史公曰:語有之,「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疎」,甫瑕是也。甫瑕雖以劫殺鄭子内厲公,厲公終背而殺之,此與晉之裏克何異?守節如荀息,身死而不能存奚齊。變所從來,亦多故矣!

──────────翻譯──────────

太史公說:

有這樣一句話說:「以權勢和利益結合,權勢、利益沒有了,交情就淡薄了。」「甫瑕」這個人就是這樣。甫瑕雖然靠劫持殺害了「鄭子」,迎接「鄭厲公」回國,但厲公終於背棄盟約而殺死了他,這與晉國的「裏克」有什麼不同呢?守節的像「荀息」,自身死了,但也沒能保住「奚齊」。由此看來,後來變亂的發生,原因也是很多的啊!

 

─────────解說與心得─────────

結束了鄭國的歷史後,太史公在文末補上了一句他那個年代的話:「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疎」當作結尾。並舉了「甫瑕」當作例子,說明如果是為了利益而與人合作,當被人利用後,一樣會被殺掉。

讀完這一小段講評的當下,我的腦中竟然對於「甫瑕」的印象是一片空白的,讓我一度以為自己失憶了。於是我趕緊用WORD的搜尋功能,希望勾起一些印象,結果卻也發現司馬遷在這之前的內容裡,都沒有提過任何關於「甫瑕」的事蹟。這讓我感到很納悶,為何司馬遷會在《鄭世家》的最後,拋出一個先前沒有提到的人物呢?

透過網路搜尋的功能,我在部分網頁中看到「甫瑕」的介紹時,也都發現這些網站都說「甫瑕」是個司馬遷沒有提過的人物,對他的事蹟一無所知,只知道他是個被利用完就被殺害的小人物而已。

然而,司馬遷明明有那麼多例子可以說明這個道理,為何偏偏舉一個不曾出現過的人呢?正當我苦思之際,我又搜尋了一下「裏克」、「荀息」等人的資料時,才想起之前司馬遷曾提過一個名叫「甫假」的人,曾經答應幫忙鄭厲公殺害當時的國君「鄭子」,沒想到事成之後,鄭厲公卻以「甫假」對自己的國君不忠為由,殺害了他。

換言之,司馬遷之前提過的「甫假」,應該就是這段太史公曰裡的「甫瑕」。難不成我找到的《史記》原文出錯了?搜尋了不少資料都發現,目前這篇〈鄭世家〉的內容裡,前面提到的都是「甫假」,最後一段都寫成「甫瑕」,而且網路上沒有任何關於「甫假」就是「甫瑕」的資料,讓我覺得自己好像發現了兩千多年前司馬遷可能寫錯字了!?抑或是其實「假」跟「瑕」在古代是通用字?或者是後人傳抄錯誤?總之,這個小小的發現讓我有點開心。或許這就是這趟讀史之旅帶給我的一點小小樂趣吧!當這趟旅程在二三十年後抵達終點時,我應該可以累積到許許多多這類的小樂趣吧!?屆時回想起來應該會很開心的。

言歸正傳,在這篇〈鄭世家〉的最後,司馬遷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類似莊子所說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如果是因為利益而結合的話,只要這個利益消失了,盟約就會結束,甚至還會互相傷害呢!

另一方面,司馬遷也提出了自己的反思:變亂的原因是否有一定的答案呢?司馬遷觀察到,有人即使答應老國君要好好保護下一代國君,甚至還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依舊很難阻止叛亂的發生。另一方面,有人選擇背信忘義,加入了弒君的行列,結果自己一樣得付出生命,而且也無法阻止叛亂的擴大。看來,變亂的原因真的很多,很難有一個標準答案呢!

每每讀到每卷末尾的「太史公曰」時,常常都會覺得司馬遷其實很有自己的想法,他總能提出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仔細想想,人世間的事情,本來就不會有標準答案。這也是學習歷史得明瞭的道理!

總之,至此我終於讀完《史記》「世家」系列的第十二卷了!接下來先讓我休息一陣子,再繼續往下一卷邁進吧!

以上,就是這一小段內容給我的收穫。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