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集|告別囤書癖!書櫃斷捨離的五個方法

子非魚
·
·
IPFS
對於囤書癖來說,共享資源(圖書館)和雲端書櫃(電子書)是非常有效的過渡方式,能幫助緩解斷捨離的焦慮感。

又要到了歲末年終,是個斷捨離的時節,雖然我閱讀量不少,但購買的書籍其實不多,不過以前我也曾是個購書狂,就來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書櫃斷捨離的。

方法一:圖書館是你的共享書櫃

如果你在台北,即有地利之便,可以享受新北市立圖書館臺北市立圖書館兩館的資源。

■ 如何判斷一本書是否該留?

在圖書館查詢該書館藏。如果書籍有館藏且無人排隊,將書籍加入收藏清單,並放心處理掉實體書。這樣應能清理掉大部分的藏書。

■ 如果屬於熱門館藏?

如果所讀大學離居住地不遠,可以辦校友證,一些熱門館藏在大學通常比較容易借到。

■ 如果屬於冷門書籍?

例如我有許多冷門的佛法書籍,市立圖書館也沒有館藏,可以試試國家圖書館,雖然國圖限內閱無法外借,不過資料非常齊全,也能當天先預約後過去直接取書閱讀。

■ 電子書借閱

圖書館也有提供電子書借閱,有些書也不用排隊,點選「線上閱讀」就可以閱覽全本,一樣善用收藏功能打造自己的線上書櫃。

■ 借閱的好處

除了省錢,購書常會遇到一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情況,這其實是陷入了沉沒成本謬誤。我們會認為既然已經買了,就應該強迫自己讀完,但往往這些書讀完後,記憶也隨即淡忘。方法二讓你了解自己的實際閱讀量可能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多,因此借書的好處在於,在這浩瀚的書海中,若某本書當下不適合,那就換一本吧!


方法二:計算閱讀量

回想一下你每週能讀幾本書,然後乘上52週,這就是你一年的閱讀量。也可以試著回想自己每月的閱讀量,將其乘以12個月。

根據《CEOWORLD》雜誌2024年的調查,臺灣在「讀書最多的國家」排名中位居第12,每人年均閱讀6.83本書。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閱讀量與這個平均數相差不大,那麼十本書就足夠支撐你一整年的閱讀量了,其餘的書籍或許可以先封存。


方法三:打包封存

如果你實在捨不得處理某些書籍,可以將它們打包封存,並在箱子上標註封存日期。這樣做能幫助你提醒自己,這些書籍是暫時封存。如果兩三年過去了,你依然沒有翻動這些書,甚至已經忘記箱子裡的內容,那麼這些書就可以果斷處理掉,避免再繼續佔據空間。


方法四:一進一出

這是許多斷捨離書籍中提到的一個方法,核心理念是保持書籍的流動性。每當你購入一本新書,就淘汰一本舊書。這樣不僅能避免堆積過多書籍,還能讓你的書櫃始終保持在當前有價值且適用的內容。


方法五:善用購買拖延症

就像許多人會在周年慶時一次購足一整年的商品一樣,你也可以利用特定的優惠日來規劃購書。例如,博客來每月7號的會員日提供滿額折扣優惠,你可以將心儀的書籍先加入購物車,等到會員日再檢視。如果沒有達到滿額條件,就延後到下個月的會員日再購買。當然,也可以選擇每半年集中購買一次,進一步簡化購書計劃。

此外,你還可以設定一個規則,例如等手中的書籍讀完後再購買新書。將購書頻率限定為每半年一次的好處是,這段時間內,有些書可能已經被圖書館上架,這樣你就能直接借閱,進一步延遲購買的時間。選擇固定的特價日或會員日作為購書時機,不僅能減少決策負擔,還有助於延後購買計劃。

■ 如果對新書難以抗拒?

這其實反映了出版社行銷的高明手段。為了避免衝動購買,可以將書籍分為兩類:具有時效性的和不具時效性的。像報章雜誌這類屬於具有時效性的讀物,此外,許多商業書籍隨著時間推移也會過時。在當今資訊快速更新的環境中,網路文章的時效性比書籍更為迅速,而書籍的優勢則在於其系統性和整理性。

如果你對某本新書心癢難耐,且這本書具時效性,那麼我反而會建議你上網搜尋第一手資料,因為此類書籍的價值往往隨著時間流逝而下降,與報章雜誌類似,過了時效性便不再具備長久價值。

至於不具時效性的書籍,閱讀後的改變通常是潛移默化的。行銷手法可能讓你誤以為讀完某本書或上過某門線上課程,你的人生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種可能性其實極為渺茫。

作為替代方案,你可以查閱各種書評和心得筆記。除了第一線的KOL介紹外,還有許多二線KOL進行內容的探討。第一線KOL的內容通常偏向推廣書籍(廣告),而第二線KOL則更多聚焦於書中的實質內容。看完這些資料後,再去書店翻一翻,或許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掌握了書中的精華,無需再花費購書的費用。


小結: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

對於囤書癖來說,共享資源(圖書館)和雲端書櫃(電子書)是非常有效的過渡方式,能幫助緩解斷捨離的焦慮感。這就像是把咖啡廳或小樹屋當作自家的客廳一樣,這些空間由他人維護與服務,讓你可以輕鬆享受而不必擔心打理。

將圖書館視為你自己的書櫃,館員會協助調取書籍,這樣你就不需要囤積整理大量書本。新北市圖書館可借閱30本書,台北市則為25本,兩者加起來總共55本,即使在家中堆放,也能達到擁有書籍的內心需求感,而無需過度囤積。

然而,對於囤積的問題,最根本的挑戰可能是「囤錢癖」。我們是否能在金錢上實行斷捨離,將不需要的錢捐獻給需要的人?這是需要練習的課題。

對我而言,我會定期捐贈待用餐。其實,基督教中有「什一奉獻」的概念,即將所得的十分之一捐出,這比佛教的布施來得更易於實踐。我無法確切說明為何,但捐獻確實能減少我對金錢的焦慮,這對於實現「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是一個很值得的練習。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