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畢業生的禮物】尋找自己未來的定位——「未來週」體驗活動老師回饋
(edited)
IPFS
無論你願不願意,「未來」都會來臨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在今年七月,為全級六年級學生,舉辦了全港第一個為期六天的畢業主題體驗活動:「未來週」。
這個活動期望透過多元體驗活動,讓學生總結「過去」的學習生涯,聚焦「現在」的強弱機危,裝備迎接「未來」的三大「未來思維」——分別是由「成長思維」、「幸福思維」、「設計思維」所組成的,從而帶出活動主題信息:「不論未來變成如何,也要成為最喜歡的自己。」
「未來」從來沒有放棄你,請你也不要放棄「未來」
六年級的班主任用心及盡力參與「未來週」,他們在活動後也有不同的領受,節錄重點如下:
黃兆儷老師 (6A班主任)
未來不會一帆風順,但你可以乘風破浪
- 這個星期的「未來週」活動,讓學生對於未來有更多的認知和理解,認識有關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面對未知的未來時如何裝備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等,所以當他們即將面對未來升中時,他們最初的恐懼和不安也能漸漸減少。
- 經過這一週後,他們會更勇敢去面對即將到來的未來,也知道未來不可能一帆風順,隨時有可能遇到逆境的時刻,這讓他們更懂得如何去面對和接受,使他們的內心變得更強大。
- 另外,在活動最後那天,他們寫給自己的一封信,我看到信中包含了很多孩子們對自己的真實的感受、遇到的困難又或是自己真實的狀況,他們在這封信中,很坦誠地面對現在的不足,同時也在信中鼓勵未來的自己,能看得出他們開始對於未來有所規劃,亦開始出現不同的看法,看到他們有所得著,讓我非常感動。
張志碧老師 (6A班主任)
師生同行學習未來,互勉互勵中前進
- 有一個環節是由老師們分享,假如自己能踏上時光隧道回到過去,有甚麼想要改變,分享完結後便會由學生提出追問,可明顯看到學生們的發問技巧隨著更多老師的分享後,漸漸進步了。
- 這類技巧在傳統課程中能教授的機會較少,且學生也甚少有機會了解老師們的私人問題,對於老師的分享能感覺他們是很開心和難忘的,同時也感覺到他們從這些提問技巧的學習,以及關於不能改變的過去的分享中是有所得著的。
- 對於老師而言,其實這個「未來週」也同樣提醒我們,未來社會有很多改變,很多預測不到的事,換言之其實我們跟學生也差不多,差別只是我們擁有經驗比他們多而已,所以這個活動也提醒了我們老師將來應如何應對這些改變。
黃玉梅老師 (6B班主任)
在體驗中嘗試與挑戰,化恐懼為成長養分
- 我對未來的看法,在這個活動的舉辦前後,有了很大的轉變。最初我很簡單地認為,孩子們最短期的未來就是要面對他們的升中改變,但原來我們目光可以放得更遠一點,特別是生於這個世代的孩子,他們未來會遇到很多局面上的轉變,包括了資訊的發達、是未來工種的要求等,很多時候批判性思維、創意思維,以及積極溝通的能力顯得更為重要。
- 在「未來週」整個過程中,雖然我們沒有刻意強調創意的成份,然而實際上很多的體驗活動,都是希望孩子們發揮創意,以及通過閱讀資料後,懂得整理歸納資料等,這些能力都滲透在整個課程活動中。
- 對於未來,作為大人的我們都很清楚,肯定會有很多挑戰,很多挫折,但我們可做的其實也多是紙上談兵,提醒他們要多勇敢多嘗試,然而到底如何讓孩子們踏出這一步呢?單是三言兩語恐怕不足,要讓他們知道很多人都是與他們一樣,對未來感到恐懼,而這些恐懼其實是很正常的,讓他首先願意接納自己的情緒,再告訴他們到底該如何勇敢,有沒有一些小撇步可給他們呢?這些體驗活動把我們平日鼓勵他們的說話具體化了,而不再流於紙上談兵,三言兩語。
吳滿堂副校長 (6B班主任)
今日不知明日事,以不變的心應對萬變的未來
- 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特別是這幾年的疫情,我們很可能「今日不知明日事」。我們無從得知疫情會如何發展,也不知道世界上各種戰亂的可能,我們又可能會面對親友的離開。
- 同學們對將來毫無頭緒,但透過這個活動,讓我明白到有一件事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我們的初心。活動一開始,我們就回到過去,讓同學想起自己的初心到底是甚麼。
- 只要我們能緊緊保持自己的初心,就有助我們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無論這些幻變的未來怎樣嚴峻也好,只要我們堅定不移,懷著初心,一步一腳印地慢慢向前,我們總能面對不同的挑戰,承擔起瞬息萬變的世界,開創自己的未來。
馮彥童老師 (6C班主任)
未來可以隨心追夢,但不可以隨波逐流
- 在小學的生涯中,常看到一些學生為了家長、老師而讀書,希望六年班的學生可在升中前,透過「未來週」活動,反思自己到底是為了甚麼而去努力,又或對一些不擅長讀書的學生,透過「未來週」讓他們更了解自己,從而在升上中學後,希望同學能了解自己的價值,不會輕易讓其他人去定義自己,也希望他們能學會把握每一個「現在」。
- 特別是如今已完成呈分試的階段,可能學生會感到失去方向,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目標已經達成,已經足夠升中了。
- 希望學生能明白,我們需要好好把握每一個現在,因為正是當下,可以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我認為生命教育對學生非常重要,因為這教導學生面對挑戰,甚至試煉時,如何去應付挫折的彈性及能力,對未來要有盼想,不要隨波逐流,讓他人的目光和說話去定義自己。
姚雪婷老師 (6C班主任)
人生充滿無限可能,時刻可以再次成長
- 通過「未來週」,特別是「未來逆轉」的環節,讓我回想,原來自己也有很多可能性,原來我曾經也做過這麼多的事,為甚麼到頭來卻故步自封了呢?這讓我驚覺,原來人生真的不應被過去所局限,我們要相信自己,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無數的可能性,只要你相信自己,就可以做得到。
- 看過學生的表現,聽過林老師的講解後,發現即使是到自己現在的年紀,也突然感覺自己再次成長了。假如我不再改變自己,原來也會很容易被淘汰,雖然教師這個行業可能暫時還安全,不過也絕對值得我們多花一些時間,時刻去更新自己。
- 無論是知識方面,做人處事方面,做任何事情也需要自己主動去踏出一步,過去做不到不代表現在做不到,更不代表未來做不到,只要現在我掌握了相關的技巧,當我未來到任何地方時,經歷任何的困難,我也能夠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得的,而且是做得比任何人都更好。
黃嘉碧老師 (6D班主任)
活在當下,勿忘初心,邁步未來
- 在「未來週」舉辦的前後,我對未來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老師的工作實在太忙碌,平日只顧營役地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未必有時間好好思想自己的未來到底想要怎樣。而「未來週」的活動,正好讓我對自己一人生有了一些反思,在當中我學到了三件事。
- 第一是為未來作計劃,我覺得人是需要計劃未來的。縱然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甚麼事,但仍要有一個目標,可能是一個短期的目標,五年、十年,為了想達到個目標而好好地計劃人生。第二是活在當下,沒有人知道自己壽歲有多少,珍惜身邊的人,珍惜現在自己擁有的真是很重要。第三是勿忘初心,有時我們追逐夢想時,會迷失,忘記自己為甚麼要那麼做,所以要常常提醒自己的初心到底是甚麼,自己最初為何而出發。
- 我認為學生在六年級時舉辦「未來週」活動很有意思,因為在學生面對升中時,他們會有很多未知的挑戰,以及成長的衝擊,以至於他們用甚麼心態與態度去面對顯得格外關鍵。
李嘉瑜老師 (6E班主任)
發掘孩子的多元面向,給予舞台展現亮點
- 以前的我是抱有隨遇而安的看法,見步行步,對未來沒有太大的期望。經過「未來週」活動後,讓我學會了要把握現在,做到最好,這便可以改變未來。即使將來再回顧過去,也能讓自己不再後悔。
- 在「未來週」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學生他們設計自己的「NFT」(Never Forget Tee),可以看到他們的創意以及當中想要表達的信息,簡直讓我眼前一亮,與平日上課的表現截然不同!
- 在整個「未來週」中,看到同學不停受到認同以及讚賞,這些同學可能在課堂中的表現都是比較被動的,亦可能是學業方面較弱。但我看到他們在「未來週」發掘到自己的亮點,就如繪畫方面很有才能的同學、時裝展中走出自己獨特步伐的同學,他們都表現得很自信,作為老師的我們,不要只局限地看學生們在學業中表現,應去尋找他們其他方面的優點,發掘他們的亮點,展現他們的才能。
何家權主任 (6E班主任)
如何看待未來,將決定你的未來如何
- 這個活動對他們未來升中有非常大的幫助,因為他們未來升中時會遇到一些困難,又或是一些未知的事。如同活動開始之先,同學們也不太清楚未來的事,如何面對,又或遇到困難時應怎麼辦,「未來週」活動正正告訴他們,面對未來的心態上,情緒上如何預備。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活動不止對學生帶來啟發,連我們老師也得著不少,這讓我們再次肯定面對未來的心態,只要抱持著正面的正確的態度,那麼即便遇到困難,始終都能解決。
- 從學生最初看待未來的看法,到最後他們留給未來自己的話,讓我感覺到當中巨大的轉變。他們很多人都認為未來變得不可怕了,未來可以由自己掌握,未來可以用正面的心態去面對,這實在是學生很大的得著。
- 這個活動除了裝備學生們在心態上預備外,同時也裝備了學生一些有關未來的知識,比如未來的需要甚麼樣的人才,應該要裝備甚麼技能,這些可能在課本上或日常上課堂上難以提及。而此活動正好讓他們初步了解,未來可能會是充滿了VR、AR、NFT的世界,這很好地補足了我們日常課堂上未能教導他們的知識,以至需要的技能,激發延伸他們的興趣,這點也很好。
「未來週」這個畢業活動能圓滿舉行,實有賴校長及班主任們的全情投入。以應屆畢業生林紹恩同學的話作總結:
「雖然我不是老師遇過最好的學生,但你們卻是我遇過最好的老師。」
孩子說:
「我要記著你們每一個人的笑容,來治癒我在未來遇到的每一個困難。未來,我來了!」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