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41《史記》卷三〈殷本紀〉03

鱷魚把拔
·
·
IPFS
·

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湯曰:「予有言: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聽,道乃進。君國子民,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湯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赦。」作湯征。

每晚睡前,都會先讀一小段《史記》的內容,好讓自己能浮現靈感,並在隔天完成進度。但是這樣的方式有個小小的缺點,那就是有些內容可能要讀完一整篇,會比較清楚完整的發展脈絡,所以只讀一小段,或許會看錯重點。之前在〈夏本紀〉中,我就沒有在第一時間看出因為在外治水而遭到冷落的大禹,他內心的苦悶,所以隔天的內容才為此再次論述了一遍。

話雖如此,我想那句「完成比完美重要」還是讓我決定繼續每天一小段一小段的讀下去,即使看錯重點,事後再修正就好。

之所以提起這件事,是因為在上一篇文章中,司馬遷提到「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讓我為此查了《尚書》的篇章,卻沒有找到一篇名為〈帝誥〉的文章。只找到了一篇〈湯誥〉,就讓我誤以為這篇〈湯誥〉就是司馬遷所說的〈帝誥〉。但一讀內容,卻發現〈湯誥〉是在說商湯擊敗夏桀後,對部落的告誡。與司馬遷所說的遷居回亳不太一樣,讓我一度以為司馬遷引用錯資料了。

今天正準備寫今日的進度時,又發現司馬遷提到了一篇〈湯征〉,試著再次從《尚書》中找資料時,卻發現並沒有這篇文章。往後繼續瀏覽《史記》的內容,發現司馬遷在〈殷本紀〉中引用了好多篇文獻,甚至也有〈湯誥〉這篇文章,才赫然發現昨天的自己弄錯了內容。

其實昨天的那段「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是指湯再度率領人民回到當年部落的發源地─「契」的所在地後,寫了一篇〈帝誥〉向祖先報告自己的這個遷居舉動。只可惜這篇〈帝誥〉並沒有流傳下來,但透過司馬遷的記載,我們仍可了解那篇文章的內容是在講商部落的遷居。

因此,接著今天的內容,遷居回到亳之後,湯漸漸受到夏王朝的提拔下,已經成為可以「征諸侯」的重要部落首長了。因此,當湯發現有個被封為「伯爵」的「葛」部落首長竟然沒有進行祭祀活動後,便決定出兵討伐(葛伯不祀,湯始伐之)。湯為了這場討伐行動,寫了一篇〈湯征〉,雖然這篇文章也沒有流傳下來,但透過司馬遷的記載,我們知道這是一篇討伐葛伯的紀錄。

從司馬遷的記載來看,湯的說法還滿值得深思的:人可以透過水來照出自己的身形,也可以透過人民的表現來了解統治者的治理成效(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這就好像幾年前曾有人跟我分享他的帶班經驗時,他提到老師或家長在指責學生或孩子的言行舉止不佳的時候,其實也得反省一下自己。因為學生或孩子的某些舉動,很有可能是從自己身上模仿過來的。因此,湯也認為要看治理的好壞,與其看領導人,不如直接看人民的表現。由此來看,我們可以推測當時應該是「葛」部落的人民不按照規定進行祭祀,讓湯認為是葛伯領導無方,所以才打算派兵征討。

接著,一旁的大臣伊尹也說:能把大家的勸諫聽進去,自身的德行才會增長(言能聽,道乃進)。領導人民的方法就是,把有德行的人拉進宮廷裡當官(君國子民,為善者皆在王官)。湯也認為:如果不聽從指示進行祭祀,那就會給予嚴懲,絕不寬貸(汝不能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赦)。

從後兩句話來看,可以看出湯與伊尹是在對戰敗的葛伯進行訓誡,認為他應該要用人惟賢,察納雅言,才能領導好部落。可見,這個「葛」部落應該是被有心人煽動,所以都不聽葛伯的指示,連祭祀都不進行,最終引起「湯」的關切。

由這段內容也可以看出「湯」的仁德,因為即使已經打敗了葛伯,但他們並沒有直接給予懲罰,而是進行告誡,勸葛伯要改掉缺失,才能領導有效部落。

以上,就是這一小段史料給我的收穫。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