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新聞》報導之外更多的功課

孫窮理
·
·
IPFS
·

談在處理〈說好的「多數決」呢? 黎明幼兒園案 衝擊自辦市地重劃〉這篇報導上的思考。

黎明幼兒園「更三審」的訴訟,對它未來是否面臨強拆,有很大的影響。訴訟中指出「重劃會」做出各項決議的過程,無法遵循「多數決」原則的瑕疵,目前看起來,在訴訟上,是處在相對有利的位置。不過在處理報導的時候,也同時處理了〈釋字739號〉後,《獎勵土地所有權人辦理市地重劃辦法》的改變(在這個條目:〈自辦市地重劃是什麼?有什麼問題?〉)。

細節不多談,大家可以自己看,在這裡要指出的是兩個層次的問題,第一,是在訴訟裡,只需論證「多數決原則」並未真正踐行就夠了,過去許多的個案,難以滿足「多數決原則」的檢視,因此黎明幼兒園的判決,將帶來重要的影響,這當然也是報導的重點。

而第二個重點,則是連大法官在〈釋字739號〉中也未挑戰的「多數決原則」本身,我自己覺得,在歷經那麼許多的反迫遷個案後,國家機器已經發展出一種儘可能表面和平地減少反對者、分解反對力量的方法,這些方法,正在發酵中。

像是《土地徵收條例》的「市價徵收」,對於徵收(協議價購價格)的想像,表現在像「雙溪水庫」開發的「支持」民意上:

🌐2018/03/19〈情義相挺 命運共同 雙溪匯流處 那些反水庫的人

也在逐漸進入徵收階段的台南鐵路地下化上,產生作用:

🌐2018/4/28〈鐵路東移 南市東區跑程序:以「不成」為目的的協議價購

又如我們在處理與三鶯捷運「LB05」相關的「捷運聯合開發」規則上,如何從「協議價購」中創造出讓地主甘願參與的價格想像,也是〈釋字732號〉及〈釋字743號〉所導向的重點。

或可這樣說,因為這幾年的抗爭,制度變得更「文明」,但從來沒有碰觸到的,仍是開發的公益必要性,以及對弱勢居民居住權保障,這個抗爭的核心,還有潛藏在背後,開發的真正動力因素:土地的炒作。

這些或許是在像是「一般徵收」、「區段徵收」、「市地重劃」、「聯合開發」、「都市更新」…這些一連串充滿技術性的制度背後,會被忽略掉的,甚至可以說「高度技術性」也就是讓你忽略掉這些問題的「障」;技術性問題,不可能不去面對,但困難的地方,是怎麼從這些「障」裡面,找到方向。

所以在報導之外,多出來的功課,就是這些:

🌐〈自辦市地重劃是什麼?有什麼問題?

🌐〈「黎明幼兒園vs.自辦市地重劃」大事記

在工作方法上的思考和嘗試,請見這一篇〈《不一樣的新聞》焦點事件的「條目」

還要在此強調,敘事的「基礎建設」工作吃力不討好,需要人力與資源投入,《焦點事件》的財務狀況吃緊(7月份財報),很需要大家捐款支持:

月定額捐款

單筆捐款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孫窮理台灣獨立媒體《焦點事件》編輯、記者,長期做著媒體的實驗。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國會改革案和勞基法二修,程序上有什麼不同?

關於試用期的幾點筆記上篇

關於試用期的幾點筆記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