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博物館或免「殺館」並將改成「流行文化館」 朱少璋:轉型構想名不正言不順 李展鵬:任何文化都應有好的展示空間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明報》專欄聞風筆動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事情最新進展,指一輪擾攘過後,文化博物館如取得「免死金牌」,將逃過「殺館」命運,政府亦考慮將其重組為「流行文化館」,建議把現時文化博物館內6個常設展覽中的趙少昂藝術館、徐展堂中國藝術館以及兒童探知館遷到其他博物館,只保留現時正在展出的李小龍、梅艷芳專題展,以及金庸館、粵劇文物館、瞧潮香港60+;同時考慮將「國家發展成就館」建於中環展城館作為臨時展館。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虛詞編輯部

去年12月6日,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將尖沙咀科學館改建為「國家發展成就館」,沙田文化博物館則讓址給科學館重置。消息一出,隨即引起社會爭議,直至近日(1月15日)《明報》專欄聞風筆動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事情最新進展,指一輪擾攘過後,文化博物館如取得「免死金牌」,將逃過「殺館」命運,政府亦考慮將其重組為「流行文化館」,建議把現時文化博物館內6個常設展覽中的趙少昂藝術館、徐展堂中國藝術館以及兒童探知館遷到其他博物館,只保留現時正在展出的李小龍、梅艷芳專題展,以及金庸館、粵劇文物館、瞧潮香港60+;同時考慮將「國家發展成就館」建於中環展城館作為臨時展館。

就著政府提出的新方案,我們特意與學者朱少璋、李展鵬、民間歷史文化保育專頁「尋蹤覓蹟」作簡短訪問,看看各界人士如何看待是次文化新政。

朱少璋博士先點出,文化博物館何去何從的討論,源自館與館被「層壓式取代」,因此轉型為「流行文化館」的構想,並非出於專業的文化考慮,歸根究底只是為了解決「逼遷」問題。他直批把「粵劇文物」歸類在「流行文化」的名義下不倫不類,若科學館也將合併於「流行文化館」之中,或會讓博物館淪為「雜錦鍋」。他續強調,「我並不抗拒流行文化,但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很介意香港只強調『流行文化』而不重視『文化』,又或者片面地用『流行文化』取代『文化』。」

專門研究流行文化的李展鵬教授,剛於上月在文化博物館主講「異色的女伶:梅艷芳的電影形象」講座,他認為成立「流行文化館」在牌面上或已是最好結果,故這樣的轉型亦未嘗不可。「綜觀香港的博物館甚少展示流行文化,反而文化博物館曾多此策劃相關展覽,也曾與不同團體合作,相對上更有經驗。」他續舉例英美博物館會把流行文化堂而皇之地放進當地最好的博物館,如倫敦的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會以David Bowie作為展題、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也會舉辦柯德莉夏萍的攝影展等,可惜華人社會甚少重視流行文化的價值,故他認為「香港值得擁有流行文化博物館,因為流行文化於香港文化中佔據重要位置,影響力更蔓延至海外,若能開館或能促進旅遊業發展。」但與此同時,李展鵬也憂慮被歸類為流行文化以外的藏品去處。「有人提到,香港現有的博物館已無空餘位置擺放額外展品,而即使政府真的願意增加更多新展館,也必須先有詳盡規劃,不應厚此薄彼,所有值得被展示的文化,都應該有一個好的展示空間。」

「尋蹤覓蹟」版主亦認為文化博物館若能逃過「殺館」命運,保存李小龍、梅艷芳專題展以及金庸館等象徵幾代香港人精神的文物,已屬「不幸中之大幸」,並坦言自己參觀文化博物館時,首選都是流行文化展覽,但仍強調「『文化』理應是『雅俗共用』,好比大家進入一間書店,你有你的詩詞歌賦,我有我的雜誌漫畫,兼收並蓄,互相尊重才是最佳的選擇。」版主從文化博物館的建築出發,解釋當初設計原意,理應也是希望展示和詮釋香港的多元文化。「文化博物館的設計採用仿中國傳統四合院的佈局,結構呈四邊形,由房屋圍繞著庭院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當中既有象徵尊卑、陰陽,但更重要的是代表著在這樣的封閉空間當中,一家人能夠和諧幸福地生活。」續為其他展品的安排提出疑問:「原為文化類展品作展出的博物館又是否適合其他類型的展品入駐?文化層面上的意味又會否相同?」

問及三位受訪者心目中理想的香港文化博物館,朱少璋認為除了需要立足香港、展望全球、多元化、包容性強等「官方」主張,更重要的是,「視野無論多廣多闊,都不能短視。自2000年正式開放的香港文化博物館,耗資超過8億港元興建,至今才不過廿四年,就要面臨轉型、重組或解散;文化政策短視如此,試問怎可能積累得到深厚的底氣?當局必須思考如何能持續地、長久地營運一所屬於香港的文化博物館。」至於李展鵬則期望博物館可百花齊放,在「流行文化館」以外,也應成立不同類型展館,如肖像、時裝、設計、現代藝術、書畫、大眾傳媒博物館等。「即使是日常生活,如香港紙幣、玩具的流變,也屬香港文化。又如飲食文化、茶餐廳文化,都值得好好研究梳理,作為展示窗口,告訴遊客香港文化的精彩之處到底是甚麼。」「尋蹤覓蹟」版主也特別強調,「所謂文化大概就是通過人類活動而創造出的產物,如藝術、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等途徑相互學習人類的思想和行為。」故一座以「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理應接受多元,做到和而不同。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虛無中誕生︰探索文學邊界。香港文學館經營網上發表平台「虛詞」、實體紙本月刊《無形》。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由一群香港作家及學者組成,並設立香港文學生活館。常與大學、藝術單位合作,策劃各種文藝活動及展覽。 linktr.ee/houseofhklit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張愛玲金句,有時比周星馳更好笑

我知道,我在場,我記得,我見證了一切:顧玉玲《一切都在此時此刻》新書分享會側記

問題不在後現代,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悼詹明信,兼悼那些年我讀過的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