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上2: 主体与客体

番茄米线
·
·
IPFS
主体在把另一个人当成客体时,会直接忽视客体的利益;除非压榨客体的后果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主体不会在乎客体。

1、主体与客体

什么是主体?主体就是“我”,我的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思想所有的感受都是从我自身的角度出发的;如果站在我的视角来看,好像全世界都是为我服务、因我而存在的。只有我睁开眼睛,这世界才有光亮;只有我触碰到其他东西,这个东西才是有实体的。只有我活着,这个世界才是存在的;我死了这个世界也就消失了。

那什么是客体?客体就是与我互动的东西、供我使用的工具。可以说,除我之外的其他一切东西都是客体。我使用电脑打字,电脑就是我的工具,它就是我的客体;我因为自己的饥饿而吃饭,那些食物就是我的客体。我养了一条狗让我感觉到很快乐,狗就是我感受快乐的工具。我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交的快乐,别人就是我的客体。

这么说有点抽象,举个例子。

你现在在打单机游戏,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只有你一个是活人,剩下的所有的角色和世界都是围绕你而创作出来的,就是NPC,只有你和别的角色互动那个角色才会活过来,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你而服务。此时,你就是主体,而剩下的那些NPC就是客体。

但不难发现,客观上这个世界根本不是围着我存在的,别的事物并不是为了我而出现,别人也并不是为了我而出生,我死了这个世界也不会因此消失。但是,我是怎么发现这一点的?

2、认知世界的方式

当世界没有按照我的意愿运行时,当我被拒绝时,我就感受到了这一点。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在刚出生时感受不到自己和外界的分别,认为自己和外界是一体的。比如婴儿一哭,母亲就会给他喂奶,这时婴儿就认为自己得到食物是因为自己的哭,他意识不到是有另外一个人在给他喂奶。而当婴儿哭的时候,并没有立即得到食物,甚至根本不会得到食物,这时婴儿才意识到自己和外界的分别,心理学上管这叫“自恋受挫”。此时,婴儿才会意识到“母亲”的存在,才会意识到母亲并不是一个客体,而是另一个主体。

就比如你在玩多人游戏,游戏里有NPC和玩家,你如何区分他们呢?NPC是有固定的程序的,你和NPC互动时,NPC只会按照你的意愿去行动,只会对你的行为作出反应;但其他玩家只会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行动,他们的行动围绕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你,他们可以主动与你互动也可以拒绝你的互动。

小结一下,客体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工具,是死的东西,是物;而主体则是活的东西,主体使用工具,客体的存在是为了照顾主体的利益,客体是主体发挥其意志的工具(比如我拿电脑打字,我在通过电脑来表达我的思想)。

需要注意的是,主客体理论是必须建立在性恶论之上的,也就是说,主体A并不会从主体B的利益出发去做任何事、有任何思想,主体A的一切行为一切感受都是为他自己服务的。如果主体A照顾到了主体B的利益,那一定是为了和主体B做某种交换,或者是A能通过照顾B的利益得到某种其他的利益,本质上还是利己的(性恶论第二定律)。

3、客体化

接下来,我们需要介绍一下马克思主义中最重要的哲学概念之一:物化,也可以叫客体化、工具化,有的情况下也可以叫商品化。

根据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主体,都拥有独立情绪感受。但是,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人在生活中过得非常不爽,他们每天做的事都不是他们自己想做的,比如很多人都是被迫去上学、被迫去上班,他们从中根本不能感受到快乐,反而还很排斥现在自己的生活,但这不就和主客体理论冲突了吗?

而如果对应我们上面的理论,不难发现,这些人实际上在扮演客体的角色:为了别人的利益而活、成为别人的工具。这就是客体化。

我们前面说,只有在现实中被拒绝了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别人也是主体。比如小孩小时候得不到想要的就哭闹,但如果父母坚持不给小孩那个东西,小孩就会意识到哭闹没用。

那么如果这个人的权力非常大,其他人不能违背他的意志,他就会不自知地、无意识地把他人当成自己的客体,而不是独立的主体。比如很多父母就喜欢控制孩子,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就是他们的客体,且孩子没法反抗父母的意志,这使得父母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举个例子。我在玩一个战略游戏,我可以操控一群士兵,那么这群士兵就是我的客体,他们会无条件遵守我的命令。那么此时,这些士兵在我眼里就是纯粹的数字,我无法感知他们的死活,我也不需要去知道他们的感受,因为我没有这种客观需求。即,我尊重士兵的感受不能让我得到更多利益,我不尊重士兵的感受也不会让我的利益受损(性恶论第一定律)。

根据唯物主义,人的思维是受其物质条件决定的。也就是说,你无法通过道德来让主体主动尊重客体,不可能。只有当这个主体站在客体的位置上了,才能理解客体的感受。就比如我玩那个游戏,我让士兵送死的时候我是完全没有道德负罪感的,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这些士兵不过是我的工具,是我的意志的一部分。我根本没觉得也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任何事,为何?因为我的利益没有受损,对面的刀又没砍在我头上。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你考不好父母就特别生气,然后骂你不努力,还不觉得自己这种行为有任何问题。因为去考试的不是他们,挨骂的也不是他们。

只有什么时候我才有负罪感呢?就是这些士兵不干了,跟我对着干,我没法驱使他们了,然后我才能意识到,哦原来他们也是独立的主体,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此时我才能知道,我想的和别人想的不一样。

除非这些士兵已经提刀上洛要与我痛陈利害、我无视他们的感受给我带来的得利小于他们带给我的损害了,不然我依然不会去试着理解那些士兵的感受。因为此时,不理解士兵带给我的得利,已经远小于其带给我的损害了,所以根据性恶论第一定律,我此时为了止损只好被迫去理解士兵。

总结,主体在把另一个人当成客体时,会直接忽视客体的利益;除非压榨客体的后果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主体不会在乎客体。

所以,此时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父母总是想要控制你、让你为他们的意愿买单了,因为父母把你当成了他们的客体;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官员制定政策时完全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因为官员把人民当成了自己的工具;更可以理解为何有的人说话做事从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总是想让别人为他自己的错误和情绪负责,因为对他们来说,别人只是一种没有自己感受的物品。

4、主体性与反客体化

而在最后,我们还得介绍一个重要概念:主体性。

主体性,顾名思义,就是自我的主权、不被工具化(客体化)的自由,我时刻都以自己的真实需求为主,可以简单理解为自信。比如我很累,然后老板让我加班,我加班了就是以老板的需求为主,就被客体化了;我不加班就是以我的需求为主,就是主体性的体现。

所以,客体化也可以叫做主体性缺失,这两个叫法只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种东西。

举一个主体性缺失的现实例子。

我认为现存的亲密关系有两类,第一类是爱,爱能且仅能存在于两个主体之间,也就是平等的;在爱的关系中,双方对对方好、尊敬对方是出于自愿的、自主的,意思是认为对对方好对自己有利,是正面情绪;

而如果关系中有崇拜、依赖在内,那一定有一方或主动或被动地客体化了;这种关系我还没想到比较通俗的名字,暂且叫“主体性投射”,就是其中一方自己主体性缺失,然后想通过另一方来找回自己的主体性,通俗来讲就是想让别人给自己的人生负责;在这种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好是被迫的,虽然有时看起来像自愿的;“被迫”的意思是,认为不对对方好对自己有害,是恐惧一类的负面情绪,也就是讨好。

除了心理因素,最常见的主体性缺失往往是经济不独立、不自由的结果。以亲子关系为例,父母掌握孩子的所有经济来源,那么孩子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父母的客体。例如孩子想打游戏,其真实需求是放松,或者是感受自我实现,但父母不让他打,这就是对孩子主体性的剥夺。这一过程并不必需通过严厉呵斥,甚至不需要父母开口,孩子自己内心可能就会出现一个父母意志的化身,这个化身让他感到以自己的需求为主是羞耻的,此时他自己就可以剥夺自己的主体性。

那么既然客体化会造成这么多恶劣的后果,如何反客体化?

有两种方式:提高客体的权力、稀释主体的权力。

提高客体的权力,就相当于直接把客体变成了另一个主体了。例如小孩是父母的客体,父母可以肆意控制小孩;但小孩长大后经济独立了,父母就没法控制孩子了,因为孩子此时拥有了和主体(父母)一样的权力。这种解决方式是治本的,也是最彻底的。

稀释主体的权力。这种情况下客体权力还是很小,但是主体的权力被稀释了,所以主体就无法对客体肆意施加行为。例子就是社会化抚养。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全文:

  1. 客体是主体的工具,客体化就是把别人变成自己的工具。

  2. 能且仅能在被拒绝时,主体才能意识到另外一个主体的存在。

  3. 主体在把另一个人当成客体时,会直接忽视客体的利益;除非压榨客体的后果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主体不会在乎客体。

  4. 反客体化的两种方式:提高客体的权力、稀释主体的权力。

CC0 公众领域贡献宣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番茄米线哲学、政治、经济、历史...... Medium英文号:Tomato Ricenoodles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简记从皇汉角度对唐人街的第一次考察

基础人文科学
14 篇作品

论死亡5:时间经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