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時代與時代下的女王 | 金馬達基金公告 No. 53
倫敦時間2022年9月8日,英國女王、英聯邦元首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於蘇格蘭逝世,享壽96歲。從1952年登基到2022年離世,伊莉莎白女王在任70年,經歷15位英國首相,是英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女王逝世後,英國各地民眾在地標建築聚集悼念。倫敦時間9月19日,英國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舉行國葬。儀式結尾時,全國默哀兩分鐘。不少香港市民亦前往英國駐港總領事館獻花,親身向這位被港人暱稱為「事頭婆」(老闆娘)的女王致哀。根據領事館統計,總共約有1萬3千人名港人在炎熱的天氣下,排隊幾小時進入英國駐港領事館簽署弔唁冊。
在數篇悼文中,有人讚美她的高貴與風度,也有人肯定她終生恪盡職守——她最後一次公開亮相,是任命英國的新首相。有人則認為,作為應該秉持政治中立原則、沒有實權的「虛君」,她所做的最大貢獻是「幾乎沒做什麼」(張千帆文)。正因為此,英國才有真正意義上的君主立憲與法治。
而更多人談及她如何見證和代表了一個時代。在她的統治下,大英帝國日薄西山,解體為約五十個獨立國家,英國的國際影響力也逐漸下降。而對於香港人,人們追憶英殖時期的香港,在無限懷緬中,透露出的是對過去與現在的比較。不過,並非人人都完全沈浸在哀傷之中。哈佛歷史學教授Maya Jasanoff 在《紐約時報》以《哀悼女王,但不要哀悼她的帝國》(Mourn the Queen, Not Her Empire)為題,指出女王的存在「幫助掩蓋了一段血腥的去殖民化歷史」。Promise Li 則在香港左翼組織「流傘」上刊文認為,女王的威望與形象,曾經被用來合理化殖民政權對異議者以及行動者的迫害與鎮壓。
回顧女王的一生以及她背後的政治制度與時代,我們可以談論的有太多。本期金馬達精選馬特市過往文章,帶你重溫女王的時代與時代下的女王。
《衛報》英女王訃聞(上)& (下)—— by @hktranslate
她接受過的採訪從未說過有爭議的話,她在公開場合或對公眾所說的話主要限於泛泛之談或善頌善禱的陳腔,但重要的是其聖誕文告(即她唯一直接對公眾演講的場合)越發探討宗教信仰問題。據說她私下很機智、敏銳,甚至擅於模仿他人,但她並無在公眾面前展示這些特徵。即使是忠貞的君主制支持者也只是從二手資料中了解到她,如一個密碼,一個靜止、渺小、大致上沉默、微笑的人物,由責任感與服務精神所約束,為動盪和喧囂所包圍。
文章譯自《衛報》Stephen Bates 撰寫的長篇訃文。文章回顧了伊莉莎白女王的一生。18歲時的叛逆,和菲臘親王(Prince Philip)的婚姻,二戰時的廣播演講,黛安娜的意外去世,离世前兩天仍接見英國的新首相⋯⋯在她統治的數十年中,英國人民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這個「來自另一個時代的人物」,仍然贏得了國民的尊重。
用法幣教歷史?我與孩子儲存香港女皇頭散銀的意義—— by @梘液總是落不中我的掌心
在一九九七前,香港是英國殖民地,所以鑄造的硬幣都有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的頭像,俗稱「事頭婆」(老闆娘的意思),所以舊一代的人都會說賺錢是「幫事頭婆打工」(替老闆娘工作)。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規定英女皇頭像硬幣要「逐步更換和退出流通」;1992年,英女皇頭幣就再沒有發行;1993年,推出了新的洋紫荊款。歷史在銀錢上留下痕跡,作者儲存不同面值的香港女皇頭硬幣,也儲存著「唾手可得,但又隨時被丟的歷史」。
無關加密 | 香港:弔唁排隊 4.5 小時—— by @Daisy
高達 35 度高溫卻有這麼多人只想親手寫字。事實上我在車站已看見不斷有人拿著花束。雖然使館在社交媒體經已說可能要三小時才可以進去,我和朋友都決定照樣排隊。
文章作者排隊四個半小時,進入英國駐香港總領館弔唁女王的離世,也以多張照片記錄下了領館門口的弔唁長龍和鮮花。
生活日常|悼念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by @窗邊的小鳥
再抽象來說,我正在記念歷史的偶然性。 我曾經參加過一個香港墳場的導賞團。當中曾經講過一個歷史:當年英國人只是看中香港島的一個瀑布,即在華富村的附近。但因為中國打敗仗要割地賠償時,因為地圖太小,英國人只好在地圖上一圈,就圈了整個香港島。
儘管女王第二次訪港時,作者尚未出生,但身為香港人的 ta 還是加入了獻花悼念的隊伍。作者剖析港人心聲——也許悼念的對象,並不只是英女王,而是一個時代。
從《這是我家》到《洋紫荊》—— by @TakTHHO
對比主權移交後的官方慶典活動,當年香港人不必要做甚麼英式歌劇,唱的只是地道的廣東歌曲,沒有必要刻意逢迎英女皇的喜好,恐怕當時她也聽不懂表演的歌詞。
1986年10月,女王第二次訪港。在紅館舉辦的《英女皇訪港青年精英大滙演》上,鍾鎮濤、區瑞強、張學友、張國榮四位歌手表演了《這是我家》一曲。作者分析歌詞,認為其意味著與主權移交後的官方慶典活動大不相同——當時港人不需刻意逢迎,只需唱好廣東歌便可。 梁啟智也在《香港第一課》中評價這首歌,「在英女皇的面前一大群的香港人高唱自己能夠如何貢獻中華民族。但在這特定的時空背景,卻明顯有助穩定民心。此時的香港人既認為香港和中國大陸有別,卻同時不否認兩者之間的情感紐帶。」
城市雜事3 |英女王駕臨古晉—— by @天藍
布洛克王朝從1841年開始,經歷過3個白人拉惹,一直到1946年將主權交給英國。從1946年至1963年,砂拉越就成為英屬直轄殖民地。1963年9月16日砂拉越與馬來亞、沙巴及新加坡組成馬來西亞聯邦,結束英國的統治。
來自砂拉越的作者回顧了女王於1972年抵達砂拉越首府古晉,展開訪問的軼事。曾經是英屬直轄殖民地的砂拉越與馬來西亞,所受到英國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遺留下來的英國風格的建築物上,更展現在相近的議會制度之上。
【英女皇95歲生日】從童年至老年 鏡頭勾勒傳奇一生—— by @顯影PhotogStory
芸芸攝影師中,有三位不同年代的攝影師,Marcus Adams、Cecil Beaton與Annie Leibovitz,分別為她的童年、加冕、老年歲月留下倩影。
文章通過三位知名攝影師的影像作品,回顧了女王從出生到老年的一生。
英游记系列之 女王,女王,有何用?—— by @张家渝
美国政治学者李普塞特把从贵族君主政体向民主共和国过渡的国家梳理了下,“在这种过渡时期,凡主要的保守团体的符号和地位没有受到威胁,即使它们失去了大部分权力,民主反而更有把握的多。于是我们有这样奇怪的事实:欧洲和英语系12个稳定民主国家,有10个是君主政体。”
從蘇格蘭人的憤憤不平,到性手槍(Sex Pistols)公開表示不滿的《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女王的存在到底有什意義,她又憑藉什麼贏得這麼多英國人的喜愛呢?文章通過幾件女王的軼事,記錄了作者對女王存在的思考。
韋森:國王、上帝和法治之間的權力遊戲—— by @大家備份
在人類歷史上這部極其重要的憲政民主政治理論的經典文獻中,盧瑟福曾明確提出,英國國王也要服從上帝的律法,並對人民這一權力的源頭負責:「人民賦予國王的權力是有限的,而人民保留的權力則是無限的,並以此約束和限制著國王的權力。因此,與人民的權力相比,國王的權力更小。」
文章疏理了西方思想史中王權、神權與法律之間關係的演變,分析西方社會中法治(the Rule of Law)的理念如何在「王權神授」的觀念下逐漸蘊生而成。從《大憲章》到光榮革命後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英國一系列憲章性的法律限制了國王與政府的權力,保障了人民自由,憲政制度也逐漸根深蒂固。
英王或英皇?沿起印度,備受爭議的名銜—— by @可可與海
1876年5月1日,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提議授予維多利亞女王「印度女皇」名銜,獲女王接受。當年,這個提議頗具爭議,經下議院激烈辯論,曾被抨擊將歐陸的帝國主義植入英國君主立憲制度,以及具軍事統治意味。
在香港,如英皇道(King’s Road),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等許多英文意思是「英王」的地名,仍會採用「英皇」的譯法。實際上,英皇之稱來源於1876年宣佈成為印度女皇的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英王/ 女王(King/ Queen)與英皇(Emperor/ imperator),中文翻譯一字之差的背後,卻有著十九世紀英帝國擴張時候的殖民故事。
原獨要聞|很遺憾女王沒有試圖改善澳洲原住民處境・關於女王的毛利舊聞影片—— by @原獨俱樂部
如今已經年近 90 歲的一名尤塔尤塔人回憶當時表示,女王的遊行隊伍經過之處,有原住民所居住的臨時小屋,當局以粗麻布遮住這些小屋,以免被女王看見。當局也以樹枝覆蓋女王車隊通過的高速公路沿線柵欄,以免女王看見那後面有居住在帳篷中的原住民。她說,以前似乎自然而然接受這一切,但隨著年齡增長,「我對此感覺不太好。」
被大英帝國搶奪了土地的澳洲原住民,對女王是什麼樣的觀點呢?文章展現了女王工作「吉祥物」的一面,不表達任何政治觀點,未必是真正的「中立」。
當那些見證了上一個時代的人離我們而去,我們與上一個時代的鮮活聯繫也被逐漸切斷。你怎樣看待伊莉莎白二世與她的時代?歡迎你寫出你的所思所想,也歡迎你在評論區 Tag 與此議題相關的文章或寫作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