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68):仁与恕,一以贯之 — 一个是核心概念,一个是认知方法

江上小堂
·
·
IPFS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第四)。

一次给学生讲学,孔子直呼曾参说,“曾参呀!我的学问一以贯之!”孔子这话既像打算传授曾子自己的为学精要,等着曾子发问是什么“一以贯之”?又像是向曾子求证,自己的学问是否是一以贯之?

曾子回答说,“在下明白!”不仅肯定老师的学问是一以贯之,而且知晓孔子的学问以什么“一以贯之”。所以,不再多问。孔子也就没有必要再多言。两人似乎心有灵犀,心领神会。

但其余学生不明白,又不好意思当面问孔子,可能怕丢丑。这种情况很常见,学习差的学生宁愿向学霸请教,也不愿向老师请教,怕被老师认为不聪明或不认真听课,甚至挨老师的训斥。孔子下课出门后,其它同学就围过来问曾子,老师刚才讲的是什么意思呀?曾子就解释道,“老师的学问,归根结底,一以贯之就是忠恕而已!”。

这是孔子对自己的学说非常重要的一个阐述。

首先,孔子自认为自己的学说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除这句话外,孔子还说过类似的话。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第十五)。孔子告诉子贡,不要以为他的知识通过多学而得来的,不是这样,而是有个东西贯穿起来的。言下之意,有些知识不是通过向他人学习,而是按照一个原理或方法通过思考体悟出来的。

其次,这个“一以贯之”的东西,曾子体会是“忠”和“恕”。那孔子自己是不是这样认为的呢?可以说,曾子的认识差不离。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十五)。

子贡向孔子请教,是否有一个字可以终身践行的呢?孔子回答道,“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贡这个问题等于问孔子,是否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你的学问,孔子自认为是恕,恕就是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曾子理解“恕”是孔子的“一以贯之”没错。“恕”就是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

冉雍也曾向孔子请教仁,孔子对他的回答中也包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颜渊第十二)。

众所公认,“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里仁为美”(里仁第四)。“仁”是内在的,“仁”的内涵是“爱人”(颜渊第十二),而“忠孝悌”是“仁”的外显,是对“仁”施行,但分个轻重。曾子理解“忠”是孔子的“一以贯之”,虽然有些表面,也不全面,但也差不离。可能曾子更重视或强调“忠”。

这里有个问题,“忠恕”或“仁恕”是两个概念,应当是“二以贯之”,不应当是“一以贯之”。古人对此也很疑惑,众说纷纭,但都不能自圆其说。

“仁”和“恕”分别是两个范畴的东西。任何一个学说或体系的建立都需要有基本概念或核心的概念和认知方法。“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其它的概念都可以通过“仁”推演而来;而“恕”则是孔子构建其学说的认知方法。即通过“恕”这种体悟的方式来推演扩展其理论体系。如孔子自言,他的认识并不都是通过学习而得到的,而是通过“恕”这种方法体悟到的。我不想这样,他人也一定不会想这样;我想这样,他人也一定想这样。这样,个人的体悟就具有了普遍性。孔子就是这样通过获取一些前人的知识再加上自己的体悟建立自己的学说的。孔子所谓“仁恕”,一个是核心概念,一个是方法,都是“一以贯之”。

这就与发源于西方的科学体系不同,科学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归纳或逻辑推理而扩展的。通过观察大量的经验而归纳总结出规律,或者通过基本的概念,前提条件或假设以形式逻辑来推理。

显然,科学理论和体系更可靠,更能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并不断得到发展。而通过个人的体悟而推演出来的,就不那么可靠。

另外,从子贡所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可以看出“恕”不仅是孔子的认知方法,也是孔子的实践方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被认为是一条道德上的金科玉律,现代仍然适用;甚至被上升到蕴含“人人平等”的概念。其实不然,关键在于“己所不欲”的是什么?按照这个公式,如果自己不愿意得到自由,不愿意被他人平等对待,那也不愿意让他人得到自由,让他人受到平等对待,也是成立的。事实上,孔子并不想被他人平等对待,不想学生或下属对自己不忠不顺服,想让学生放弃自我,依附自己;自己也愿意在君主面前放弃自我,并没有萌发出权利平等的思想。所以,这个公式并非绝对正确和普适,关键还是在于“己所不欲”和“己所欲”是什么?

2020年2月24日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江上小堂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來。微信公众号:江上小堂之长吟野望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