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房间多了一丛玫瑰
我的房间刚刚多了一大束玫瑰,白色的,和桔梗,也是白色的,花香很浓。他具体是怎么存在我房 间的?无非就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我认为还是不要过多去纠结他“如何转移”的过 程,总是有合理性,多与少、存在与不存在的合理性各不相同,因为此间的不同就区别对待,不公 平。一朵玫瑰,或者一束玫瑰,此地或彼地,是他的一生,为此剥夺生存,不能说不公平了,是残忍和冷血。
生活已经艰难,生存却是更为困苦。性少数群体的生存在何时何地得到过片刻的喘息?是影视作品 吗?是文学作品吗?是彼岸和远洋的土地吗?好像都不是、都没有,无非是一种自欺欺人梦幻泡 影,⻅过的人要么沉醉其中,过分的相信当权者,相信资本和地主,要么就是用一生或者短暂的生 命去打破这种泡影,并试图告诉世人要清醒。很明显,“相信者”轻松自在,好好生活,“打破者”却 愤怒审慎,艰难生存。这时很多人想开始对比,两种选择的利弊,记住这个“利弊”,世人老是愿意 探讨自身的“利弊”,就像老师霸凌了学生,同班同学为老师和学校说话,可以保研,可以无事发 生,自得其乐;为学生说话却容易陷入麻烦境地,被生存之地的当权者威胁,被为施暴者说话的人 剥离出集体,成为下一个被霸凌的对象。
我很难受。若我自身陷入高彦的状况之中,在我发出控诉并以生命为证之后,我身边朝夕相处的同 伴开始倒戈,还有何处能够安身呢?还有何人不是精致利己主义者呢?我不清楚,也不自信,我对 人都持有怀疑,我对生存始终报以谨慎。就像不久发生的大巴⻋侧翻事件一样,我们此时就在这样 一辆疾驰在高速路的⻋上,司机被包裹,当权者命令洪亮,一不小心就带着整⻋人坠入深底,沉默 的旁人看都不看一眼,事件如石子入海,轻飘飘,生命轻飘飘,“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成为沉 默旁人轻飘飘的一句。
一年来,很多人放弃了生命,我们总是隔不了多久,就唱起玫瑰少年,从20年前的叶永志唱到如 今,有改变吗?或许有,但是可能不多。不久前我的社交软件上出现了一个帖子,对lgbt群体言语过 激的帖子,我点进去,总共有2394条评论,我每一条都看了一遍,我开始想,为什么大数据给我推 这样一个帖子,看个社交软件都要被追着抨击吗?后来我把每一条评论都念出来,录了下来,一句 句的读出来,这是多数吗?这些话语是多数的国人想法吗?我想是的,多数人都不包容,不共情, 我对此真的不抱有过多的乐观。少年逝去,“沉默”顺了施暴者和当权者的意,不接受、悲伤、反抗 、高声呐喊、低声宣读“不正常”“不公平”都是逝去者的意义。对于少年逝去,我会为自己毫无情绪 波动的时刻感到恐惧,并不是说要做很具体的事情,只是说出自己感受就或许能够像蝴蝶振翅一 样,引起飓⻛,难受、不开心都在表明自己对于不公平、不正常事件的反抗。每一次事件发生后, 我就陷入庞大的悲伤,无人可说,有时候会看到很多和你同群体的人依旧嘻嘻哈哈、为施暴者共 情、为施暴者的行为寻找合理性,就会感受到,理解自己的人少之又少,又何况是理解一整个群体 的人呢?“割席”也并不是能安然生存百世的方式,割席者顺从着施暴者和当权者的利益,不知何时 就要被同样的方式被搞死。
看到一件不合理、不正常的事情,有很多的人讲着“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也是那句“知其不可奈何 而安之若命”,为何要顺从,对于不合理、不正常事件,你顺从就能得到正常、合理的生存空间吗? 不会。只会越来越狭窄。利己者老是意识不到自己也在高速的巴士上,随时都有可能侧翻。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