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for Joy

山地
·
·
IPFS
·
快樂之所以稀少,正因為我們的日子都浪費在自找的苦痛中。
攝於2021年的10月,西貢的海上。留意我圖與文不符的。


文:山地

談喜樂,跟談哀傷或憐憫一樣,好吊詭的,叫人心情好矛盾。

生而為人,都渴求能開懷大笑,萬事勝意,身心俱「爽皮」;但在教會浸淫多年,我們知道喜樂層次甚高,非皮肉的歡愉,或物質的滿足,是苦痛中也要喜樂的屬靈果子。但這種境界,若流於「嘴砲」,太容易變成了高大空的語言,反過來成了道德控訴,培養一大批羞於快樂,卻也逃避苦難,潛意識找spiritual bypass的信徒。

怎樣在苦難的今天,如經上說,常常地喜樂?這是我一年前開始問的問題,也就買下了The Book of Joy:Lasting Happiness in a Changing World。因為談喜樂的,是兩個飽經憂患的人:達賴喇嘛和圖圖大主教(他們的背景不贅了)。他們在2015年,為賀達賴八十大壽,聚首一星期,談喜樂的性質、窒礙,歸結出喜樂的八大支柱,以此為給生命的賀禮。


也許是編輯的編排使然,或是我主觀感受,相較於圖圖信仰的嚴謹與嚴肅,達賴是一種寛廣與幽默。這種擴闊,對於掙扎中的信徒而言,誠然是一份禮物;起碼,於我,是一份釋懷。

釋懷之一,達賴不以喜樂為德性追求目標,而是生存的必需。他沒忌諱happy這字,當編輯問他為何「談喜樂」時,他直截地說,「因為所有人由出生那一刻起,人生都有同一共同目標,就是避免苦難,尋找快樂。」在他看來,人就是簡單地值得去快樂,可是快樂常如飛過的蝴蝶,稍稍停留就離開。所以,怎樣快樂地生存,Joy as the way of being,是他關心的人類生存問題。

釋懷之二,他認定對快樂之渴望,是人類基本的天性;追求快樂,只是回到孩童時的original state of mind,有學者稱之為set point of happiness 。問題是怎樣回復,是專注自己還是他人,是感受隔絕還是看見連繫?我們的視點、態度、對事物的反應,都影響我們有多快樂。

當圖圖談到苦難之源,在於self-centered:痛苦是專注在自己的得與失、好與壞、快樂與不快樂;反而與他者共苦,照顧他人福祉,才是快樂之泉。因為我們的生命就如一朵花,花是因有他者存在而綻放。達賴同意,但沒有排拒自我,反為自我加上了Wise Selfishness的註腳。「愚蠢的自私,是只顧自己,甚至剝削他人,事實上,照顧他人最終叫自己快樂,我稱這做有智慧的自私。」

一個人能有智慧地自私,是目光擴闊,心胸廣闊,看見自己是社群一員真相,也敢於彼此交托,踐行這真理。愚蠢的自私,是把焦點對準自己,焦慮自己不夠出眾,擔心被比下去,害怕自己受傷,壓力也就可以無限放大。對於達𡃤而言,快樂之所以稀少,正因為我們的日子都浪費在自找的苦痛中。

苦痛既可自找,快樂也可以,這是釋懷之三,但如何尋找快樂?達賴跟圖圖有八點共識,四點指向態度:神廣闊的視點、接受限制的謙卑、自嘲的幽默、對不完美現實的接納;四點指向心的質素:放過自己的原諒、活在當下的感恩、對自己的憐憫、對他者的慷慨。

假如我們都可以擁抱生命這一切所有的及所無的,自己的也是他者的;常常喜樂,為何不可以?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山地山地,前Breakazine總編,做咗十年了,後轉試做新project,2019年跟友人一起創辦「創傷同學會」,2021年下半年,見時勢太惡,想由ABC起重新學做人,每星期迫自己看一本書。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一個不值一提的故事

留下來的人|由mentorship到fellowship

山地包|為什麼我愛上做酸種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