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新聞》圖片可以說的故事
這張圖圖片表現理解這件事情的架構,以色塊的寬度表現「量」,上下的順序表現不同的處理程序,事業廢棄物產生之後,首先是確定能不能「再利用」,不能「再利用」的,進入「處理」的體系,焚化、固化…等不同的方式達到減污、減量的效果,最後減不下來的,才進入「最終處置」的掩埋。圖的構想,是在一開始試著了解事廢處理的這個架構就產生出來,也是整篇文章最後完成的。
垃圾政策所要做到的,是儘量讓所有的垃圾留在圖片的上端,回到製程裡「再利用」,不要掉到「處理」的層次,或者從「處理」的過程讓它再成為可以利用的資源,不要跑到「掩埋」。
另一個重點,就是「處理」和「處置」的機制,目前在「處理」這一塊,各公營大型焚化爐,仍然是最大一塊(可見這一個統計), 除此之外,就是民營的北、中、南3個「綜合處理中心」,以及事廢處理業者。在經過「處理」的程序之後,剩下需要「掩埋」的量,式這裡要討論的重點。
不過,我並沒有找到官方完整的數據,所看到的,都是業者加工加料出來的,像是遠見雜誌這篇(疑似置入行銷)的〈失控中的事業廢棄物 全台淪為非法棄置場〉,以及爭取設置台南龍崎掩埋場,「歐欣」的Q&A (我想也是抄這篇報導的),要討論掩買場的設置,卻沒有需求量的評估,是依件蠻誇張的事情,最後的數據,是直接跟環保署廢管處做確認,得出「每年90噸上下」的數字,與業者誇飾的2百多萬到接近3百萬公噸,有很大的差距。
其實,開始的疑問也是從這裡來的,從「申報清理量」的數據 ,可以看到每年進入「處理」體系的量是3百多萬公噸,難道「處理」的效果就只有這樣?而這個圖片拼起來之後,對比可寧衛掩埋場的量能,就可以看到它們所畫出的,是一個要逐漸吞食事廢「最終處置」市場的企圖。
而在「馬頭山(年70萬公噸)」或「龍崎(年50萬公噸)」這些已經超過一年掩埋需求量的巨大場址出現後,會不會產生由「供給」刺激需求,而對前面談到,進一步使得「再利用」比例提升的這個工作,產生不利的影響?如此,也在處理支持垃圾場興建的人,認為這是「必要之惡」的看法。
我一直覺得一張好的圖片,跟文字同樣有準確的敘事效果(各自有其能力的長處與短處),不過就跟每個人在文字的掌握能力需要「磨」是一樣的,工作方法都還需要摸索,也一直覺得這樣的圖片,不只是文字的「配圖」,或者反過來說〈明天馬頭山環評 一起看見事業廢棄物〉 是這張圖片的「圖說」。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