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價值與資本浮現
馬克思怎麼論「資本」?從最常見的現象觀察做起。《資本論》第一卷開頭提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P39),若要討論資本,他選擇以「商品」作為論述的開始。
馬克思觀察「商品」,渴望分析「商品」背後關於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商品」是具體看得見的物,在這些物的背後,有著需要挖掘研究的本質,如果說得清楚,我們就能認識「資本」、及其影響發展下的全球化社會。具體「物」的背後之所以能看到「人」的關係互動,是因為資本社會中「商品」的製造與交換,必須經由「社會分工」完成(P45),從「商品」的具體特殊現象能深入分析資本社會特殊的社會關係,從而描繪資本社會特殊的運作邏輯與過程。也就是說,認識的起點,是對具體與特殊的物、事、人開始;而不是憑空想像一個理論,再用理論詮釋所有的現象。
資本社會能有「商品」這樣具體的物,是因為有「市場」這樣的存在,諸多「商品」能交換、並擴大成全球化的複雜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存在,是「商品」得以交換與堆積的理由。馬克思使用他特殊的描繪方法告訴我們這樣的現象是怎麼產生的。由於是從「商品」此一特殊性的辨析了解其背後社會分工與交換所形成的關係,馬克思首先要告訴我們,為什麼「商品」得以交換?
他用了「價值」、「使用價值」、「交換價值」等三個詞彙。「商品」是物,對一般人而言,首先它必須有「使用價值」,也就是指這個「商品」是有用的(P40),人們才願意交換它,這只是前提。這些有用的「商品」在市場交換,會呈現一種「表現形式」(P41),或是指呈現一種現象樣態,使得「商品」之間表現為量的關係或比例,即「交換價值」的形式;例如2個A商品=1個B商品,於是我們可以將1個B商品換2個A商品。因此「商品」得以交換的理由,是因為我們賦予了商品「價值」。商品因為有「價值」,人們才願意在市場交換。
「價值」不等於「使用價值」,「交換價值」是商品「價值」於交換時的表現樣態。
「使用價值」是單一商品作為物的、質的有用性;
「價值」是市場經濟中商品間得以交換的量的關係、及其可以交換的理由。
「商品」被人們生產出來、賦予「價值」,於是人們願意在市場進行交換,一旦「商品」被交換而進入消費階段,「商品」發揮了「使用價值」,而被使用。在市場、交換、流通的領域,「商品」因為擁有「價值」,使得人們彼此願意交換。流通領域的交換將越來越複雜,馬克思漸進式的描繪出來:
1、簡單的交換價值形式:2A商品=1B商品。二者間商品的簡單交換,2個A商品相對具有1個B商品的價值,1個B商品是2個A商品的等值物。
2、擴大的交換價值形式:2A商品=1B商品、或=3C商品、或=4D商品。多商品的交換型態。
3、一般化的交換價值形式:(2A商品、1B商品、3C商品、4D商品)=1E商品。以一個商品成為交換衡量的標準與基礎,進行多商品的交換。
4、貨幣化的交換價值形式:(2A商品、1B商品、3C商品、4D商品)=1盎司黃金。以更好的商品,如黃金,使其成為貨幣形式,促成複雜多樣的、商品之間的交換。
馬克思如此描繪,有其用意,其彰顯「商品」交換的本質理由,是「價值」,而非「價格」。「價格」是貨幣交換形式逐漸發達後的產物。馬克思為什麼不用「價格」,而是用「價值」作為出發點去進行「商品」的分析與探討?因為他從批判政治經濟學出發,發現「價格」沒有辦法解釋「商品」背後的社會關係。「商品」的「價值」在進入流通領域才表現為「價格」,在商品交換現象純粹進行地情況下,只引起上述描繪的等價物交換情況(P147),流通領域只反映現象本身(P113),貨幣在流通領域內流動,沒有辦法解釋其背後的社會關係。
如前述,「商品」被賦予「價值」,於是人們願意在市場進行交換,至此,「商品」是基於社會需求而平等交換,「在平等的地方,沒有利益可言」(P147),那資本社會是如何成就一個不斷追逐利潤的社會?
馬克思於是運用辯證法挖掘內在矛盾,並進行分析,彰顯資本社會的問題。
我們還是從「商品」討論起,如所述,「商品」有「使用價值」,但我們在市場交換商品時,往往側重的是商品表現出來的價值量,是「價值」。因此「商品」具有二重屬性,一方面於消費層面是「使用價值」,一方面於交換層面是「價值」。而這兩種屬性卻彼此對立,即「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對立,使「商品」具有內在矛盾的性質。
怎麼說?
商品的「價值」具相對性,商品與商品之間的「價值」比對,隨著商品的堆積與擴大,是無止境的延續,且每一個商品價值都排斥另一個、都必須比對,好像是一種偶然的、純粹相對的東西(P40),商品間透過相對價值與等價形式的展現,體現商品的價值,因此絕對不可能有完全充分美好的表現形式(P65)。
一方面「價值」與「使用價值」在質上出現矛盾,一方面就「交換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上,「價格」也可能與「價值」在量上有所不同,因為「價格」可以完全不是「價值」的展現(P98)。
「商品」是生產出來的,是人類勞動的成果。因此「商品」與「勞動」有關係。如果「商品」有二重屬性,且彼此對立,那麼「勞動」是否也能相應的體現內在矛盾的二重性?
那麼「商品」與「勞動」也需辯證分析:
1、若「物」沒有用,「勞動」就沒有用,也不可能在流通領域形成「價值」。
2、若「物」有用,有「使用價值」,是人類勞動結果,但不一定成為「商品」拿去市場交換。
3、「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的二重性,體現勞動也具有用性。若撇開有用性,勞動就只體現勞動力的耗費、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P47、49),形成抽象的勞動屬性,幫忙形塑商品的「價值」。有用的勞動滿足整體的社會需要,私人勞動的相互交換讓勞動者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不同勞動的實際差別被抽去,只體現抽象勞動的共同性質,即量上的展現、勞動量的展現,馬克思用了一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解釋那種勞動量的計算(P43)。
因此,在有「商品」的資本社會底下,「勞動」也有二重性。
商品:價值VS.使用價值。
勞動:勞動力Vs.有用勞動。
二重性之中,「商品」與「勞動」的「價值」面被放大,產生進一步變化。「貨幣」作為交換價值的形式,原是為了平等促進商品流通,然後呢?「貨幣」從形式手段,轉變成被追求目的,有些人想要不斷地對「貨幣」進行佔有,其主動追求「貨幣」的動力,也把「貨幣」的使用轉化成「資本」的使用。資本的總公式為{貨幣–商品–貨幣}(P138),馬克思說是為了貴賣而買,也就是希望永無止境的謀取利潤,持續擴大佔有貨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
因為我們處在在一個不斷充斥「商品」的社會,在逐漸取得社會公認的形式下(P67),馬克思說我們是生活在商品拜物教的社會底下。
那我們就這樣說吧!
商品拜物教社會,使得人們不斷追求「價值」,但「價值」追求的起點,是在不斷持續的社會過程中實現,即在交換中實現(P82)。於是我們追求的「價值」只是展現在自身所擁有的「商品」或是「貨幣」量的多寡,每個「商品」與「貨幣」背後呈現的是價值的對象性,價值的對象性是僅能從「商品」與「貨幣」認同才能體現出來的社會關係。
於是馬克思說,仿佛我們每天都必須膜拜這些「商品」或「貨幣」才能心安(P50)。
由於對「商品」與「貨幣」的追逐,人們開始自主不斷積累擴增貨幣的增殖過程(P145)。如前所述,我們知道交換是商品拜物教的起始點,非常重要!但在流通領域不會產生增殖,除非交換過程有很長的中間環節,要不然流通或商品交換不創造價值(P153)。於是「商品」的「價值」中能產生增殖的情況,就只能關聯於人的勞動。因為「商品」與「勞動」的關聯性,使得「勞動」有了第二種屬性,能夠計算勞動力,才有了馬克思所說的「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
人類的生存,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有用的勞動、二是依靠自然(P46),但當人類走向資本、走向商品拜物教的社會,人類生存面臨必須依附於「商品」的「價值」追求,也必須生產「商品」,才能生存下去。而「價值」的增殖,就是「剩餘價值」,其來源正是自由的工人。我們在商品拜物教社會,可以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通常是因為自由到一無所有,也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勞動力不賣出去,只能等於零(P157)。
馬克思說:人們彼此只是作為商品的代表,及商品佔有者而存在、彼此對立(P83.84)。人們在自己社會生產過程中的單純原子般的關係,人們自己的生產關係不以他們有意識的個人活動為轉移的物的形式,首先就是通過他們的勞動產品普遍採取商品形式這一點而表現出來(P90)。
於是勞動力的耗費過程,同時是商品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然後資本浮現了!因為「商品」、「貨幣」、「自由工人」之間的流通(P1581),佔有貨幣的資本家開始昂首前行,自由的工人尾隨於後。這有美好的結果嗎?危機的誕生就是結果嗎?因為交換擴大與加深的歷史過程,彰顯物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對立矛盾,也隱含勞動二重屬性的對立(P85),對立中的商品型態變化過程所形成的內在矛盾,就會產生危機(P108)。
這是馬克思在資本論1卷前2篇運用辯證法描繪出資本浮現的故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