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年度翻譯書.文學類 評審報告

Openbook閱讀誌
·
·
IPFS
·
文學類決選評審團,左起:郭光宇、郝妮爾、李瑞騰、廖偉棠、王榆鈞

撰文|郝妮爾(作家)

2022年入圍中文創作與翻譯類決審的書單中,「文學類」作品共有48本。其中有多部作品都迫使人重新思考「文學的邊界」為何?甚至——所謂的邊界真實存在嗎?抑或我們只是在一次次的過程中,跨過自身想像的界線,拋擲正統的定義,以這份書單給予不同的答案呢?

本次決選書單中,存在著大量的跨度:主題上橫越了音樂、時代、國土,乃至性別與性的想像;形式上也容納進更多圖文類的交融對話。評審過程中,我們一再詢問的並非「這本書也可以被歸類於『文學』嗎?」,而是單純審度作品為閱讀帶來的驚奇享受為何。

畢竟此般橫跨而自由的創作型態,同樣浸泡到了讀者的思維意識之中,與閱讀純文字相比,更多創作形式的加入,使我們思想也如何跨度了。

另一方面,2022年看似是諸般情景的尾聲——世界疫情狀況趨緩,台灣處在逐步解封的景況之中,今年度收攏的作品也有多本如斯「沉澱」之作,如一種「後災難」時期的消化與思考,反思大時代過後的日常能夠怎麼起步。

同時,這一年,也是新到讓人眼睛發亮的一年。有評審笑稱:「看今年的書單,總覺得怪誕的年輕天才特別多。」諸多青年作者橫空出世,毫不受限的自由狀態,讓人對此些創作抱以萬般期待。

以下分享會議現場的觀察與彙整。

➤災難後的日常,與日常中誕生的新星

雖說從歷史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時間軸的震盪來談,台灣的「白色恐怖」以及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兩者無法等而視之,然而兩個不同世代、不同生命經驗的創作者,卻恰好在今年匯聚成一條溫柔之歌,在作品中深思:歷史災難的震盪過後,人們還能夠如何回歸日常?

對此疑問,賴香吟《白色畫像》、顧玉玲《餘地》、沐雨《煙街》、梁莉姿《日常運動》各站在不同的光譜上陳述。

如前所述,面向的景況雖各有不同,不過創作者在強烈的震盪後,懷抱的情懷是相近的:傷痕成為日常,日常中帶有無法別過頭去的歷史軌跡。此般交疊,似乎交出了傷痕文學的另一種筆觸:未必要正襟危坐掐緊眉頭的言說,而可化為多種形式、多種情感的鋪陳。

其中,特別以《白色畫像》為例,評審讚賞作者打磨得圓潤而精緻的語言,讀來如音樂般鏗鏘富有節奏感;《煙街》亦然,自書名所暗示的粵語口音,帶出香港人離港後的身分撕裂感,讀來韻味難消。

除此之外,多位評審一致稱奇本年度年輕創作者群集而至。有些是初試啼聲,第一部作品即亮眼可期,有些則過去已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今年推出的新作亦值得討論,是以作品面貌看來更加自由不受限制。

評審提出觀察,廿歲出頭、未及而立的這群創作者,似乎早已不在乎性、性別乃至生死間的跨度,甚至對於文類的選擇亦都自由大方。王和平《色情白噪音》與高妍《綠之歌》融入音樂性的思考;何玟珒《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玖芎《我把自己埋進土裡》討論身體與性的自由掌握;或者陳柏煜《科學家》加入評論、採訪乃至散文寫作的彙整融合,各有可觀之處,未來的創作發展令人期待。至於曹馭博《夜的大赦》,評審盛讚其突破四平八穩的台灣詩傳統,多篇跨越雷池似的兇猛性格,危險而精彩。

➤創作的跨步:身份、主題、文體的交融

談到跨度,今年翻譯類的入圍書單有多本圖文作品。《紅色褲襪男》、《無人島漂流100日日記》、《影之島》、《藍調之王》四本被特別拿出來討論。

有評審表示,加入圖文審視,其實很難與純文字敘述的作品搭配在一起做比較,如中文創作中的《綠之歌》亦然,難免疑惑這樣評比的可行性?

然而這樣的疑惑在會議時,也漸漸找到可循之路,且恰好可作為這個世代對於文學的一種想法,那便是——藉由閱讀過程所得到的詩意感受,即是一種文學的狀態。

這層感受說來當然抽象,然而在閱讀中,我們被圖與文所打動的結論,其實很難回頭分析出此刻使人動容的是創作者細膩的繪畫或者是文字敘述。《紅色褲襪男》幾乎全以圖畫撐起劇情,而《無人島漂流100日日記》則以特殊的剖面圖展現島嶼的生活面貌,兩者都怪得奇異,隱隱然衝破人們對於閱讀的想像。但要說全然以圖畫撐起故事的嗎?卻又無法讓人忽視故事裡畫龍點睛的文字敘述。

另一個值得討論的是,有些圖文書相對輕薄,可否直接以一首長詩來取代?例如《影之島》。然而討論到底,評審們無法不承認,文類雖然可以彼此跨越、互相對話,卻無法相互取代。繪畫有其獨特的筆觸,是再精工的詩句也未必能夠觸碰到讀者的技藝。

除了圖文的共存共震以外,本次也有大量音樂性的文字加入。有些是藏在字裡行間,如前面提過的《白色畫像》,敘述本身即富有音感,使人不由自主渴望朗誦出來;另外還可看見如柳丹秋《波間弦話》之屬,作者以架空的史觀,重新鋪展了日本傳統三味線的迷人之處,讓人想一邊讀一邊將內文提到的樂章找來一聽。

其餘像是《色情白噪音》、《夜官巡場》、《沒有媽媽的超市》,更是創作者本身即是音樂家的代表,張嘉祥的《夜官巡場》更是在各章節加入專輯QRcode,供讀者搭配音聲閱讀。

若問音樂家執筆,是否會使文字更具有韻律感?這部分當然還得回到創作者本身的文字功力,不過在「思想」上的確更能窺視其迷人之處,像是替讀者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思維空間。

音樂專長以外的創作者,亦多有之。《人工少女》作者龔萬輝出身美術系,讓整部小說的畫面感多有深意;或如《內景唐人街》作者游朝凱(Charles Yu)為法律系出身、亦有編劇經驗,因此採取類似劇本體的形式,重新咀嚼美國華人的處境,最末更以精彩的法庭戲漂亮收尾,看得非常過癮。

創作者自身橫跨多種身分的特質,在在為作品疊上饒富興味的畫面感。

➤小事的大寫,大事的小寫

前面討論過,混合性的題材與創作者身分的多樣性,總會造成奇異的閱讀體驗。本次亦有多部作品,給予評審另一種獨特的觀看享受,那便是創作者如何從細小的日常中挖掘出意義非凡的大事件,又或者是,過去我們認為應該大書特書的主題,此刻又如何被節制、翻轉地呈現?

以小事大寫,談日常中的非常,例子如《一切皆有可能》。從平凡的小鎮出發,視角探入一戶戶不同人家,將看似無趣的生活埋入詭異的情感。雖然整本小說都似在講述生命的艱難與疼痛,但回過頭依舊在其中看見一絲希望,情感刻畫功力深厚。

另外如《江戶城裡的異鄉人》,挖掘出日本住持女兒跌宕的旅程,從一封封信件中拼出一位女子的一生;又或者是蕭熠的《四遊記》,一位台灣留學生於美國的異鄉記,文字亦輕巧討喜。

與之相反的,刻意將大事小寫的作品,可以隱匿《病從所願:我知道病是怎麼來的》為例。病重卻不深寫疾病,轉而面向浪貓、生活瑣事,在大疫不停、大病未歇的年代,本書備感療癒。又或如零雨的詩集《女兒》,談及母後之事,情意收放凝練,評審讚嘆,觀其詩句,沉潛如「整個世界都靜了下來」。

至於簡莉穎的劇本集《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點題之作幾可說是現代台灣愛滋病文學的代表,同樣描寫疾病,卻著眼日常的笑鬧、現實生活中的情感背叛,甚而談論生者的愛與悵恨。面對劇本等文類,需要自行腦補諸多細節畫面,對一般讀者來說帶有先天的門檻。評審在稱許《叛徒馬密》之餘,也期待劇本專書未來能夠持續推展,使大眾培養出一雙能閱讀劇本的眼睛和思維。

➤經典的另一種長相

最後,淺談經典的長相。

此處所謂經典,指向創作者身分上的成就,或主題與文類選用上所展現的樣貌。經典的價值也許不應著眼於「不變」,相反的,正因創作者與作品之間依舊不斷在嘗試新的可能性,這才使得經典活了起來,能持續與當代進行對話。

以創作者來談,本次最讓人印象深刻者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朵卡萩(Olga Tokarczuk),她的每部作品都怪得有滋有味,今年的《怪誕故事集》收羅數則短篇,精悍異質,不減風采。《哥本哈根三部曲》則為上世紀丹麥女作家迪特萊弗森(Tove Ditlevsen)的自傳式剖白,近年才被美國出版社挖掘見世而聲聞國際,雖相隔數十年,於今讀來,字字句句皆樸實卻又熠熠發光。

另外,像是劉宇昆的《隱娘》,處理非我族類的憐憫、移民的難題,並再次以科幻精彩結構包裹。有評審笑稱諸如此類著作,最後有無被選入獎項或許已不是重點,它本身便具備著無可抹滅的價值。

再以主題來說,每年都有出色的自然文學書寫,但郭彥仁(郭熊)的《走進布農的山》則讓人別開生面,有種返璞歸真的清新筆觸,過目難忘。而夏曼.藍波安《沒有信箱的男人》,則無論主題或形式上都有所開創,跳脫長篇小說的線性結構,以神話串起部落的歷史,甚而在語境選用上都找到自成一格的狀態,有評審盛讚:「這本已經超越文學性,應視為一本傳世名著。」

綜觀而言,48部傑作僅能選取寥寥數本的難題,應是每年參與決選之評審甜蜜的噩夢。今年,我們與這批創作者一同跨步——跨過時代運動的躁動期,開始面向如斷代史的書寫厚度,並從作品中看到邊界的擴大。中文創作不單聚焦於海島本身的描述,更包含了旅外乃至橫跨時空的書寫範疇,使我們能一再從這些書單中看見台灣文學的多樣性。

整場討論過程中,其實早就超越去思考哪一本書「寫得最好」,很多時候評審亦卸下自己專業身分,沉浸於作為讀者的快樂與享受之中了。●(原文於2022-11-29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2022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 得獎作品如下:

➤2022Openbook好書獎.年度翻譯書 得獎作品如下:

年度中文創作/年度翻譯書 【文學類】決選評審

左起:王榆鈞、廖偉棠、李瑞騰、郝妮爾、郭光宇
  • 王榆鈞(音樂創作者、歌者)
  • 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人文藝術中心主任)
  • 郝妮爾(作家、向予書苑負責人)
  • 郭光宇(高我催眠師、藝文評介)
  • 廖偉棠(詩人、作家)

2022Openbook好書獎

來看看超過180位讀者的年度好書吧!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Openbook閱讀誌臺灣非營利專業書評媒體。Openbook編輯部將提供原生報導,文化觀察,人物採訪與國內外重大出版消息。 https://linktr.ee/openbooktaiw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人物》古生物偵探帶你進入台灣更新世公園:專訪《好久・不見》作者蔡政修

話題》話語的魔力:在21世紀重新認識佛洛伊德

專訪》為了關注書店的故事:訪《深夜圖書館的宵夜》原田比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