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漫读(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孔子学什么教什么?

江上小堂
·
·
IPFS

电子书:《论语漫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开篇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后面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含义丰富又意蕴深远,我得分两次来说。

孔门弟子将这句话放在《论语》开篇,足见其重要性。孔子教弟子、弟子来求学,都是为了做官。学习是做官的基础和途径。子夏说得很清楚,“学而优则仕”。这是往小处说。往大处说,孔子的志向是为社会的运行建立一个稳定的秩序。学为做官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做官而将孔子的思想贯彻到国家与社会治理中去,以建立一个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所以开章即言。

这句话的意思很直白。“学”是记住理解,模仿照做;“习”是练习。繁体“習”,会意字,本义是幼鸟扇动翅膀羽毛反复尝试以学会飞行;“说”通“悦”,是内心由然而生的愉快。拿学知识来说,比如老师教了一个数学定理,我们先记忆理解,然后通过做题练习,做错了再改正;多做几次,通过自己努力,最终掌握定理的运用解出答案,会很有成就感,顿时心中充满了喜悦。又如学技能,学骑车游泳等,刚开始会跌倒呛水,但坚持不断练习,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熟练到技艺精进,每一次进步,我们的内心都会心生喜悦。

学习与思考的乐趣比感官愉快更纯粹。儿童都具有获得这种乐趣的能力。但只有极少数天份极高又乐此不彼的人才能长期保持而达到非常高的境界,如牛顿、爱因斯坦那样沉醉于思维之中的科学家。这是上赐与的珍贵礼物。大多数人逐渐地就会丧失这份乐趣。孔子无疑终身保持着学习与思考的乐趣,《论语》中散见许多孔子好学的记述。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所以,这句话是孔子经验之谈。他勤学好学;活到老,学到老;并能从中体验到极大的欢欣愉悦。虽然如此,但孔子学与教的内容却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那么孔子自己学什么,又教学生什么呢?两大块,理论知识就是仁义道德的说教;实践知识主要就是儒家的礼仪和与音乐,养性的和行礼的音乐;可能还教教驾和射,驾车和射箭。这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相比,局限就比较大。他们既探寻自然规律,探寻人的本源,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探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孔子呢,就只探寻人与人的关系,对自然对人的本源缺乏兴趣。

孔子有三不教,或者说三不言。一是不言“怪力乱神”。对于人们感到惊奇害怕的自然现象,日蚀地震之类的,不予理睬;

二是不会种植技术。《论语》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对种庄稼的本领满是不屑。而粮食却是诸夏主要的食物来源。孔子一点也不关心,很不应该。

三是不懂军事。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大概意思就是,卫灵公问孔子有关排兵布政的事。孔子则说:祭祀的事情,我知道一些;军旅的事情,请恕我没有学过。

这并不是苛求孔子,要求他门门通。事实上,在人类刚开始认识世界时,是不会像现在这样分门别类的,而是混同一体的,应该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孔子、儒家以及其它诸子百家,都忽略了探索认识人和自然及其相互关系,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司马迁虽然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但实际上并没有花功夫在前者上。

不用说,这正是中国没有产生宗教、哲学和科学的主要原因。孔子的学说,就局限于伦理学和政治学,教导人们遵守他提出的社会规范和教导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以实现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他这套东西,主导了中国社会2000多年,但效果很不好。既无法促进社会进步,让人们生活得更自由和更富足,也无法长久维持一个稳定的秩序。

2017年1月15日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江上小堂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來。微信公众号:江上小堂之长吟野望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