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
記得前幾天去誠品的時候這本書還在暢銷排行榜上,真的紅了好久!
直到最近比較有空才來拜讀,但說實在的其實前半部我都沒甚麼共鳴,反應多數跟書中的年輕人一樣,甚至覺得如果照著書中的邏輯待人處事可能會沒朋友,因為實在太過理性,太忽略感情面了。
書中不斷強調發生過甚麼事對你接下來的人生沒有影響;別人要怎麼做你也無法干預,所以顧好當下的自己最重要。在現今社群媒體這麼發達的社會裡,我們很難不去注意別人的生活,當然從中也會有比較、忌妒的狀態的情況出現。所以書中所倡導的概念某種程度應該是能給予些安慰及當頭棒喝的。
但書中吸引我的反而是最後面的幾個章節:
信任
如果不斷擔心「遭到背叛」,只注意到受傷時的痛苦,就會害怕信任,終將無法和任何人建立深厚的關係。如果是膚淺的泛泛之交,關係破裂時的痛苦就比較小;相對的,這種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所帶來的喜悅應該也比較少。
能夠藉著「信任他人」擁有踏入深厚關係的勇氣,在人際關係或人生中的快樂也能增加許多。至於這個「勇氣」從哪裡來,也在書中有講到是來自「積極正面的斷念」,了解自己做得到與做不到的地方,因為「背叛」是他人的課題,基本上你管不著也管不到,所以不要聚焦在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只關注在可以改變的地方,也因此有了勇氣去信任他人。
捫心自問其實我很難信任別人,從另個角度來看我是很害怕受傷,所以選擇不敞開心胸。如果一段關係注定分手,那我為什麼要讓自己陷入會受傷的情境中,所以我會選擇不開始;不只是感情,友情也是一樣,加上我習慣看很遠,只要讓我預判我可能會受傷我就敬而遠之。所以我交心的朋友很少,甚至沒有天天line來line去的朋友(但我覺得這跟相處模式有關啦),但有時真的會找不到想分享的對象。這種感受很孤單,也很想改變。
這是我要學習的功課
自我價值
這應該是當代人最常探索也最常感的沮喪的詞了吧。書中的解釋我覺得其實蠻好的,答案很純粹,卻也常忘記。
“當一個人覺得我對共同體來說是有益的時候,就能感受到價值”,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評價,而是自己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而”貢獻”與”感謝”有著正向關係。
當然我覺得這個答案也有賴於自己想法的轉變,亞洲社會提倡”謙虛”,總教育我們要謙卑有禮,常見到有人受稱讚後會習慣說:沒有啦!我沒有這麼厲害/都是大家的功勞等等;相較西方教育是推崇”個人主義”,他們很善於接受稱讚也以自己有這項能力為榮。但任何東西過猶不及總是不好,亞洲社會總能看見年輕人沒自信的一面,而在美國常有overestimate的情況出現。
但我覺得多鼓勵人可以改變這狀況。在之前的工作中常會與美國人接觸,他們真的很樂於鼓勵他人,即便是在解一個很大的issue,團隊士氣低落,但他們總會跟我們說一句:well done! 讓我們知道其實我們的努力有人看見,然後重新點燃團隊氣氛。
書中有提到「只要存在,就有價值」,不以”行為”為層級,而是以”存在”來判斷貢獻這件事。像是生病的爺爺,雖然他可能沒辦法做什麼,但光是他的”存在”就足以是家人的心靈支柱並讓人覺得感謝。
人生是由無數個剎那的點組成的
"如果為「此時、此刻」點上閃亮的聚光燈,應該是看不見過去,也看不見未來吧",如果認真地活在「此時、此刻」,根本不會想到甚麼過去與未來
所以不要用直線去衡量自己已經到哪裡了,而是要看每一個剎那是如何度過了。
作者提倡的觀念是不要去做未來規劃,只要盡可能活好當下每個剎那就好,也就是"實現式人生"。因為只要做了未來規劃,你就會覺得當下的時間不過是在等待未來,而不去珍惜每個當下,胡亂的過
我是個非常愛規劃的人,其實這也跟第一點說到的原因有關。這好像是半天生的,就算我不刻意規劃,但腦中自動就會排列作何優先順序,想著計劃怎麼進行、該達到甚麼樣的目的。是我的有點也是我的缺點,拜他所賜,合作的同事們都說我做事很有效率,我總是知道事情處理的輕重緩急也知道甚麼時候該做甚麼事
但它同時也給我帶來不少困擾,曾經有兩個不同的人在相近的時間跟我說:你要學會活在當下、體驗當下,甚至建議我來個沒有計畫的旅行。因為我甚麼事都習慣計畫,如果發現苗頭不對或沒有成效就想結束掉它,所以很容易操之過急、三分鐘熱度。現在想想我就是完全忽略"當下",不去想此時此刻我的感受、該怎麼解決這情況,只想著未來會不如預期所以我現在要終止一切以免浪費時間,沒想到去因此失去的更多
關於這點我還在努力找平衡中,也是我這次裸辭人生中想體驗的,一切都沒有計畫,完全是心而為。目前的感受是有時候東西不是不給你,是時候還沒到。多等待一下,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